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是一句空话

来源 :中国连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pl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是一种很偷懒的说法,其实很难行得通。
  互联网圈里流行一句话: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我不得不说的是,对于绝大部分的创业者来说,这句话是会把你带到沟里去的。
  大部分的互联网项目属于“免费”项目,且先不说这个项目未来有没有商业模式,单是一个去满足用户当下的体验,就是需要成本的。片面地理解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就意味着两点:一是成本上没有控制;二是产品进度上缺少控制。
  我一直认为,魔鬼不在细节中,而在轻重中,也就是要分清产品功能中的轻重缓急。创业者资源有限,一下子在所有功能上铺开是不可能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互联网是一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江湖,速度有时候比功能是否完整、局部功能是否够“极致”重要得多。
  于是,我们看到了“快速迭代”的开发方式。这种开发方式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在不断收集到用户反馈(或行为数据)后进行修正。有别于过去的封闭式开发,然后一口气拿出一个成型的产品,这种方式并不是一下子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当成一种方向的手法,注意,只是方向。事实上,我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产品可以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比如说媒体类产品,很少有用户喜欢看到广告,但媒体类产品几乎就是依靠广告的。当一个广告出现时——无论它怎么鼓吹自己如何如何精准——总是会让用户反感的。我曾经和来源于佳酿网N个创业者说,有些事你要做在头里,比如说预留广告位,哪怕一开始没有广告主,也要放上广告。一个产品从一开始就有广告,和后来运营着忽然冒出来广告,对于用户而言,感觉完全不同——这其实和人性有关,也和“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典故非常有关。
  无论是将用户当成客户的直接收费模式,还是将用户当成商品的第三方付费模式,根本上,是一个用户与公司之间的博弈关系:用户希望得到更好的服务(注意,未必是更多的功能,有时候有些用户甚至为了简洁化产品而付费),而公司限于商业考虑(成本以及收入)来提供。在这样一种博弈关系中,产品开发者要做的事情是:平衡它。
  平衡,其实是一种哲学,而且这种哲学东西方是相通的。东方儒家哲学中有所谓“中庸之道”,西方则有亚里士多德说出的这样一句语录:精神、美德处于两个极端中的合适位置。
  好了,现在的问题已经演化成:平衡点在哪里?因为平衡比做到极致难得多:尽力打出一拳总是比收放自如地打出一拳来得容易。
  平衡点非常难找,这不是数据能够提供的,也不是看什么书能学来的,这是创业者对自己这个项目所在的业态的手感,对这个业态中的用户根本需求的把握——有时候甚至是故意去释放、扩张这种需求。投资圈所谓的投资就是投人,很重要的一环就在这里:创业者的手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是一种很偷懒的说法,其实很难行得通,但这句话远比“用户体验是一种平衡”来得更为夺人眼球。不过我想不厌其烦地再重复一遍的是:后者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夺人眼球不等于盆满钵满,怎样智慧地将用户体验做到刚刚好,才决定你能否赚吆喝的同时也赚钱。
  其实,什么是用户体验的极致,不是用户说了算,一味惯着用户,什么都是免费大餐;而是市场的引导者说了算,将用户想到的、没想到的,你都先想到并做到了,让用户觉得你很先进,跟着你能提升用户的心理感受,那才够牛,才是真正的极致。
其他文献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谁栽下了她——老槐树。  打我记事起,她就挺拔而独立地倚在我们大院门口的红砖墙边了。童年记忆中,她像一位安静慈祥的老人,笑盈盈地守护着我们,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和无法忘怀的快乐。  老槐树比我们大院的红砖围墙还高,丰满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院墙,甚至延伸到了大门上。她伸展着粗壮的手臂,温柔地环抱着我们的院子,使普普通通的大院显得富有生机而又深邃幽静。  初夏,是她最美的时候。
当今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进行广泛运用,工作人员从原本手工对事务进行处理转变成部分电子计算,最终发展到企业业务的全面信息自动化,企业始终在发展信息化技术。所以,如何保证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交叉在一起,安史之乱正是各种社会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