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转变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en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制晚报》报道,①北京大学数学系一名入学3个星期的大一新生在宿舍中上吊,该新生是一名“校长实名推荐生”,曾在中秋夜哭着要退学,有同学称他入学后在专业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不少新生反映大学数学很难,“跟高中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北大新生自杀事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人表示不理解,上了北大还自杀。不管该新生自杀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凸显的现象摆在人们面前: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如果适应不好,就会给大学新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不利于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
  1 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
  大学新生,是指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学一年级是大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大学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研究和实践表明,大学一年级是大学阶段学习成绩效率最低、淘汰率最高的一个年级,其原因不是大学新生智力和认识上的问题,而是变化了的新环境中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应所致。②适应是个人对于生活中内在、外在的各项改变均能采取正面的接受态度,之后个人的生活可以恢复或改进原来的状况,是一个动态、逐渐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指大一新生在步入大学之后,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改变,不能及时调整自我、较好适应,个人生活无法恢复或改进、产生不适的现象。这种不适有轻重之分,较轻的不适应影响大学新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严重的不适应会使大学新生走极端,如前面提到的北大新生自杀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陆续进入大学,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生活,成为一道难题,困惑也接踵而至。学习上,应试教育的学习观念让许多大学新生在入学后不知所措,也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更不能通过频繁的考试来体现自身的价值;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学习方法在大学里已行不通,让大学新生不知该如何学习,更加不知如何去考试,变得无比焦虑。生活上,许多人从未长期离开过家,来到大学难免想家、情绪低落,饮食、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更加剧了大学新生的无助感,如果遇到舍友作息时间差异很大,更要面对失眠的漫漫长夜,自理能力也让大学新生头痛不已。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学新生显得茫然,有的广泛交友,将大量时间花在聚会上,荒废学业;有的由于种种差异而变得自卑自闭、独来独往。
  于是,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层出不穷,每年开学总会有一些新生因不适应而自杀的报道,北大新生自杀事件更加引起了人们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高度关注。那么,为什么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会频频出现呢?大学新生为何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呢?从身份认同理论中,可以找到答案。
  2 身份认同与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
  身份认同(identity)指人的一种统一状态,相同性、一致性,确定我们是谁,回答自我是什么或怎么样等重要问题,人是身份和行为的统一体,身份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身份认同“既是‘存在’又是‘变化’的问题”,③不是固定不变,“主体在不同时间获得不同身份,因此我们的身份总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④受到时间的影响,随时光而转变。
  因此,身份认同是个体在情境中所获得的一种意义,而且不断变化,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身份认同,也就赋予人不同的思想、行动等,一旦身份认同出现偏离,更严重是身份认同危机,人的思想、行动就会异化,表现出与环境的不适应等,甚至走极端,如自杀。
  如此,就可以看出,大学新生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处于快速成长期,其身份认同处于变化的过程,如果其身份认同出现偏离就会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不适应的问题。
  3 转变身份,适应大学
  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如何解决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解决,需要外部力量如老师、家长等的正确引导,使大学新生尽快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从而具有转变身份的意识;更需要大学新生自我的努力,主动转变身份,积极应对不适,从而把握美好的大学时光,具体可以分为:环境转变、学习转变、生活转变、关系转变和心理转变等方面。
  (1)环境转变。新生入学之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过去熟悉的都变成了陌生。因此,在入学的时候,新生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通过多种途径如上网等方式,了解新环境的风土人情等,从而迅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同时,大学新生要在新的环境中,认识自我,树立理想。人生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高中毕业,进入大学,自我不断觉醒,大学新生应加强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身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从自我出发,从自我做起,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理想。
  (2)学习转变。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然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转变不好也会酿成悲剧,集美大学一新生就因入学后学习不适应而选择轻生。⑤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与中学截然不同,许多刚入学的新生仍保持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按照老师的布置按部就班地学习和复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处于一种“没人管”的自主学习状态,不知所措,据海南大学调查,75%的新生认为学习上最棘手的是不会学习或学习效果不佳,入学半年之后,仍有30%的学生感到学习方法不当。⑥因此,大学新生要认识到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不同,认识到大学学习的独立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转变学习观念,学会自主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学习不再单单为了考试,不再为了过高考的独木桥,学习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事关未来。
  (3)生活转变。大学新生在生活上转变不好,也会发生悲剧,广州某大学一名入学仅一周的新生,因“饭菜不合胃口、不能忍受这种生活”,从学校的7楼纵身跳下,当场殒命。⑦在高中阶段,生活主要是老师和家长照管,很少接触社会和集体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踏出家门,进入大学,许多新生,特别是独生子女,不得不面对生活上的转变,告别依赖型的家庭生活,转变为独立性的集体生活,需要自己安排衣食起居,学会生活自理。然而,不少大学新生不会洗衣服,不会理财,不习惯集体宿舍,不习惯食堂饭菜。因此,大学新生要抱着体验生活的心态,学会独立自理,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能一味依赖父母、老师。
  (4)关系转变。对于离开家庭的大学新生来说,朋友显得尤为重要。广州大学城某大学一名大一男生,用镜子锋利的玻璃片切割颈部动脉自杀,原因是刚刚入校,没有朋友,感到孤单。⑧一些大学新生是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中学时忙于考试,疏于人际交往,导致一些同学进入大学后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不适。在如何处理与老师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等人际问题中手足无措。大学新生在交往过程中,要尊敬师长,以诚待人,走出自我,有选择性地交朋友,把握互动性原则、利他性原则、群体价值保护原则;给人以良好第一印象,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做到关心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进入大学,进入一个关系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朋友,相互支持帮助,共同面对喜怒哀乐。
  (5)心理转变。心理转变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小梁来自偏远山区,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然而学费、生活费等巨大的数字让原本就负债累累的家雪上加霜,开学后,小梁见到城里同学的生活,自卑不已,抬不起头。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加快,特别是大学新生刚到新的环境,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难免会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适应,出现心理落差、忧郁、焦虑、孤独、嫉妒和自卑等负面情绪。在感到不适、出现问题时,应及时调试,请求帮助,顺利解决,从而做到心理健康。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有各方面的表现,主要原因是身份认同的偏离,从而导致了北大新生自杀等悲剧的发生。大学新生可以在老师、家长等的正确引导下,增强身份意识,调整心态,转变身份,在环境、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等方面适度调整转变,从而迅速适应大学环境,很好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抓住美好的大学时光。
  (3)生活转变。大学新生在生活上转变不好,也会发生悲剧,广州某大学一名入学仅一周的新生,因“饭菜不合胃口、不能忍受这种生活”,从学校的7楼纵身跳下,当场殒命。⑦在高中阶段,生活主要是老师和家长照管,很少接触社会和集体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踏出家门,进入大学,许多新生,特别是独生子女,不得不面对生活上的转变,告别依赖型的家庭生活,转变为独立性的集体生活,需要自己安排衣食起居,学会生活自理。然而,不少大学新生不会洗衣服,不会理财,不习惯集体宿舍,不习惯食堂饭菜。因此,大学新生要抱着体验生活的心态,学会独立自理,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能一味依赖父母、老师。
  (4)关系转变。对于离开家庭的大学新生来说,朋友显得尤为重要。广州大学城某大学一名大一男生,用镜子锋利的玻璃片切割颈部动脉自杀,原因是刚刚入校,没有朋友,感到孤单。⑧一些大学新生是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中学时忙于考试,疏于人际交往,导致一些同学进入大学后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不适。在如何处理与老师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等人际问题中手足无措。大学新生在交往过程中,要尊敬师长,以诚待人,走出自我,有选择性地交朋友,把握互动性原则、利他性原则、群体价值保护原则;给人以良好第一印象,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做到关心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进入大学,进入一个关系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朋友,相互支持帮助,共同面对喜怒哀乐。
  (5)心理转变。心理转变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小梁来自偏远山区,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然而学费、生活费等巨大的数字让原本就负债累累的家雪上加霜,开学后,小梁见到城里同学的生活,自卑不已,抬不起头。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加快,特别是大学新生刚到新的环境,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难免会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适应,出现心理落差、忧郁、焦虑、孤独、嫉妒和自卑等负面情绪。在感到不适、出现问题时,应及时调试,请求帮助,顺利解决,从而做到心理健康。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有各方面的表现,主要原因是身份认同的偏离,从而导致了北大新生自杀等悲剧的发生。大学新生可以在老师、家长等的正确引导下,增强身份意识,调整心态,转变身份,在环境、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等方面适度调整转变,从而迅速适应大学环境,很好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抓住美好的大学时光。
  
  注释
  ① 北大自缢新生恢复心跳[N].法制晚报,2011-9-16.
  ② 段志光.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1.
  ③ 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1.
  ④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2).
  ⑤ 厦门集美大学大一新生宿舍内上吊自杀,为何?[EB/OL].http://www.517gf.com/FirstPage/ShowNews/?newId=2378,2011-12-20.
  ⑥ 卢晓中主编.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40.
  ⑦ 大一新生,跳楼自杀[EB/OL].http://www.sdwm.cn/bumen/khshow.php?tid=19309,2011-12-15.
  ⑧ 大一新生感孤独遂割脉.[EB/OL].http://www.exam8.com/school/life/200709
   /624047.html,2011-12-10.
  ⑨ 张积家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93-294.
其他文献
0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杨再励,2002)。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各学术界对于健康主题的研究甚多,将健康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确切提出的却鲜有所见。针对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即受过良好的教育、正处于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这使得对该群体健康价值观以及行为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1 研究设计 
期刊
1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与界定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始为西方国家民族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旨在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国家社会背景下,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文化的教育。这个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社会对抗时期的产物,现已逐渐成为一场存在于欧洲大陆的各个国家和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的国际运动。”①由于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起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富国先富民,富民先富教育。可见,教育牵涉到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兴衰,制约着经济的发达与落后。虽然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部分私立学校的兴办,每年毕业的师范类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相对的带动了全国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在西南地区的边远城市如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区的教育发展仍然很缓慢,特别是农村的山区教育发展更是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的方面来说有两条重要原因:一是自然地理条件;二是人文因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将管理激励与约束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通过合理配置组织管理资源,激发、引导和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实现管理制度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平衡,是实现这一任务与要求的途径之一。  1 管理激励与约束理论概述  管理激励与约束理论是从管理的两个方面展开的,即一方面是激励,而相对应另一方面是约束。“激励是组织中使组织
期刊
目前,各地方类本科院校通常采用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以充实学生管理队伍。兼职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学生工作的开展,学生职业的规划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面对近年来高校的整合和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兼职班主任工作面临一系列问题。  1 地方本科院校兼职班主任的角色困境  1.1 定位困惑  一些同行常常认为兼职班主任的地位是尴尬的,从客观条件是看,因为是“兼职”,上层学校有专门
期刊
建设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应以培育特色营销人员,服务于地方特色经济为核心理念。通过特色课程体系和教材的建设,以特色师资为根本,最终培养出符合特色经济需求的特色营销人员。笔者结合鄂东职业技术学院特色营销专业的实践,探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成效。  1 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营销特色专业的建设应当了解区域经济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向导,服务区域特色经济”的办学方针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是班级的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班主任肩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任,承担着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  1 努力完善班级常规制度  1.1 “建制”的由来  凡事有依据,学生的行为更规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班级建制”。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热情高,积极向上,但是这种情绪不稳定、不持
期刊
1 教师身教的涵义  作为我国古代教育的集大成者,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①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关于教师身教的朴素观点,同样,也点明了教师身教作用的重大意义所在。所谓教师身教,就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中,通过个人的道德综合素养、价值观念、仪表态度、行为表现等各个方面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从而成为青年学生政治上的向导、理论学习上的良师、心灵情感上的益友、道德
期刊
近些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大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型本科院校引进了大量的年轻教师。在这些青年教师中,有很多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大学门—高等院校门,他们的理论知识较丰富,但是实践能力和经验较缺乏。①地方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其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这就必然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以适应地方经济和现代企业的需要。②目前有些地方院校比如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就要求没有工
期刊
1 我校农机维护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  农机维护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农村、基层农机部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个体农机专业户和农业机械化第一线,从事农业机械化管理、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及农业机械新产品试验,从事汽车、农用运输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