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0岁的王女士,最近半年来月经量非常多,经常淋漓不断,最初她以为是月经不调,吃了一些调节月经的药,一直不见好转。于是,她来到医院妇科门诊。
经过B超检查,发现她子宫腔内有占位,医生怀疑是子宫肌瘤,最终通过宫腔镜检查,发现她子宫腔内有1.5公分的黏膜下肌瘤,需要手术切除。
“我之前听一个邻居说子宫肌瘤都有鸡蛋大了,也不用问。为什么我的这么小就得切?”王女士很不解地问。
其实,判断子宫肌瘤是否需要切除,和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有时关系不大,关键是要看是否有症状,是否影响到身体的其他机能,是否有恶变的迹象。王女士的子宫肌瘤并不大,但是她有月经量多,淋漓不尽的症状。所以需要手术切除。
只要一碰到瘤、癌等字样,人们总会感到恐惧。由于认识误区,很多患者都以为子宫肌瘤是一种很严重的肿瘤,非得动手术或者切除子宫才能治疗,其实不然。
首先子宫肌瘤虽属于肿瘤,但并不可怕。一般来说,肌瘤5厘米以下转变恶性肿瘤的几率较小,如果没有引起其他的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最好3~6个月B超复查一次,检测肌瘤的生长情况。发现子宫肌瘤,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分别对待。
子宫肌瘤个头不大,没有症状,可以考虑观察、保守治疗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是医生们发现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女性,青春期前少见,女性绝经期后有的会萎缩或消退,所以普遍认为可能与女性性激素有关。所以,一般说来,如果平时没啥感觉,是体检才偶然发现了子宫肌瘤,而且体积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