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需要教师们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其中,体育作为初中阶段一门必修的学科,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责任,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而本文便是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训练方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出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有效性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单位时间内收获教学的最大效益,这里的效益在传统的教学中多指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到了新课改的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效益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的整合、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要更多的从这些方面去思考,才能實现真正的有效教学,也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且持续的发展。
一、优化课堂结构
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训练形式之间的结合并不固定,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调整,并在实际的操作中做到灵活的掌握和应用。确实,教学不能限于一种教学手段,也不能限于固定的课堂结构,毕竟无论是从学生的主观意愿来讲,还是从教学内容客观的变化来看,固定的教学结构不能完全满足课堂的需求,也会使课堂因为一味强调形式化而丧失了趣味性,所以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至于如何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从教学的任务出发,即明确教学的内容,明确每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要学会的技能,从而结合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进行设计;其次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即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多层次、多变化、多向性的进行设计和安排,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是要构建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基础,所以也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一点。
二、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手段,贯穿于初中体育的课堂之中,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确实,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方式一直都是循环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之中,这种方式虽说能够稳步推进教学进度,但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违背。因此,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提升教学有效性中必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至于如何改变,一个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教学过程变为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的一个过程,让双方能够实现“教”与“学”的相互成长,而非教师单方向的传授。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已经有不少的学者投身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之中,其中不乏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积极的进行借鉴和参考,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出最为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优化训练方式
训练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对传统的训练方式进行优化也是教师必然要思考的一点。确实,体育的训练是对人身体机能的一种锻炼,而随着训练超出身体的负荷之后,学生便会出现厌烦、抵触、畏惧等一系列消极的心理,但在传统的体育训练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些因素,只会将单调乏味的训练持续下去,其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因此,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训练的方式进行优化。至于如何优化,一个思考的方向就是提升体育训练的趣味性,在单调乏味的训练中融入一些游戏。例如,在进行跑步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沙包,然后四个人一组,每组通过将沙包绑在某位同学腿上的方式将沙包运送到终点,期间四个人可以相互协作,这样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可以因为一个沙包的融入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可谓一举两得。
四、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教学评价进行完善,也是教师必然要思考的一个方向。确实,教学评价应该改变以往那种以结果为依据的评定方式,要多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留心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此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评,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可以让学生在对其它小组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小组的不足之处,进而促进学生自动的改正错误。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从更多的层面去思考、去探索,才能全方位的灌输新课改理念,也才能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最终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并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克卫.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9)
[2]高兴福.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体育高效教学的思路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有效性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单位时间内收获教学的最大效益,这里的效益在传统的教学中多指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到了新课改的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效益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的整合、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要更多的从这些方面去思考,才能實现真正的有效教学,也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且持续的发展。
一、优化课堂结构
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训练形式之间的结合并不固定,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调整,并在实际的操作中做到灵活的掌握和应用。确实,教学不能限于一种教学手段,也不能限于固定的课堂结构,毕竟无论是从学生的主观意愿来讲,还是从教学内容客观的变化来看,固定的教学结构不能完全满足课堂的需求,也会使课堂因为一味强调形式化而丧失了趣味性,所以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至于如何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从教学的任务出发,即明确教学的内容,明确每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要学会的技能,从而结合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进行设计;其次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即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多层次、多变化、多向性的进行设计和安排,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是要构建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基础,所以也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一点。
二、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手段,贯穿于初中体育的课堂之中,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确实,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方式一直都是循环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之中,这种方式虽说能够稳步推进教学进度,但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违背。因此,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提升教学有效性中必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至于如何改变,一个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教学过程变为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的一个过程,让双方能够实现“教”与“学”的相互成长,而非教师单方向的传授。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已经有不少的学者投身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之中,其中不乏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积极的进行借鉴和参考,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出最为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优化训练方式
训练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对传统的训练方式进行优化也是教师必然要思考的一点。确实,体育的训练是对人身体机能的一种锻炼,而随着训练超出身体的负荷之后,学生便会出现厌烦、抵触、畏惧等一系列消极的心理,但在传统的体育训练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些因素,只会将单调乏味的训练持续下去,其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因此,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训练的方式进行优化。至于如何优化,一个思考的方向就是提升体育训练的趣味性,在单调乏味的训练中融入一些游戏。例如,在进行跑步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沙包,然后四个人一组,每组通过将沙包绑在某位同学腿上的方式将沙包运送到终点,期间四个人可以相互协作,这样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可以因为一个沙包的融入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可谓一举两得。
四、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教学评价进行完善,也是教师必然要思考的一个方向。确实,教学评价应该改变以往那种以结果为依据的评定方式,要多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留心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此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评,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可以让学生在对其它小组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小组的不足之处,进而促进学生自动的改正错误。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从更多的层面去思考、去探索,才能全方位的灌输新课改理念,也才能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最终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并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克卫.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9)
[2]高兴福.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体育高效教学的思路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