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是最好的老师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ge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很久不见的朋友过来拜访我,当时正值黄昏。
  窗外瑟瑟秋风,卷起几片黄叶。夕阳像位暮年的老者,用浑浊的目光留恋着这个世间。
  朋友五十多岁,做公司十几年了。他身体健朗,事业有成,儿女双全,父母健在。
  寒暄片刻,聊及近况,朋友感叹:“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
  朋友的感叹我是认同的,“人生皆苦”嘛。只是觉得朋友应该比其他人好一点。在世人眼里,他算是“成功人士”。
  朋友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专生,毕业后分配到某乡政府上班。20世纪90年代初,他南下打工,后来跟人学修BP机,后来自己修手机卖手机,再后来做外贸,赚了点钱,又遭遇金融危机,一下回到解放前。之后,他开工厂,做实业,慢慢做大起来。
  只是没想到他有如此感叹!
  我没问朋友那些不如意之事,估计“可与语人无二三”。就算说了又如何?解决了又如何?新的“不如意”很快又会出现,这就是生活。
  水烧开了,哧哧叫唤,壶嘴喷着白气,玻璃上一片水雾。我把火关了,开始泡茶。
  “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有没有好的方法?”朋友忽然问道。
  “没有。”我回答得很自然。
  朋友愣了一下,看了看我,沉吟片刻,问道:“那你是如何面对那些不如意的?”
  “在逆境中修行吧。”
  “逆境中修行?”朋友有些不理解,又问,“遇到不如意,就打坐念经,化解问题?”
  茶好了,我倒了三杯,端起一杯供于佛台,然后坐下,开始品茶。茶是老茶,初感略涩,但回甘很好,嘴是香的,舌是甜的。
  “能讲讲吗?我认真请教。”朋友做了个合掌的手势。
  我抬头看着他,他一脸诚恳。既然朋友认真请教,我也就不推辞了。
  “古代有位高僧提过‘十不求’,我一直把它当成面对逆境的修行方法。
  “一不求:念身不求无病。身体不生病的时候,贪欲也就会越来越多。古人云:‘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意思是欲望过多了,则心力分散,意志就会薄弱,就会思力不畅达。相反,身体有病时,人不得不放下很多,也容易看透一些事。病越重,越容易看透一些事。所以,无病不一定是好事,有病也不一定是坏事。
  “二不求:处世不求无难。世间之事,谁都想顺风顺水,一旦太顺了,人必然会沾沾自喜、自以为是、骄傲自大、得意忘形。这种心态的产生是不知不觉的,让人防不胜防,很容易引来更大的灾难。”
  我一连说了两条。朋友打断了我,从包里拿出日记本和一支笔,开始记录。
  “你经常做笔记吗?”我问。
  “习惯了,遇到觉得有帮助的,就用笔记下来。”他抬头看了看我,又低头继续写,“没办法,记性差,怕忘了。”
  聊天时会主动拿出日记本做笔记的人,现在很少了。
  几分钟后,他合上笔记本,说:“不好意思,您继续讲吧。”
  “三不求:究心不求无碍。学习的时候,不求自己一学就懂,有点障碍也不是坏事。否则,也容易增长自负的想法,以为自己真有多聪明。另外,心中有烦闷有恼恨,因此吃不好睡不好,这未尝不是好事。至少说明我们心胸还不够,用之前学过的那些道理,能否化解这些障碍呢?道理是拿来实践的,不是用来讲给别人听的。很多人嘴里说得头头是道,遇到障碍就抓瞎了,还时不时说:懂了无数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四不求:立行不求无魔。魔,是指各种破坏,各种挫折,各種诱惑。行,可以指一个人的理想、使命和愿望。愿望越大,魔就会越多。但这些魔是过来磨砺我们的,看我们够不够坚定,毅力够不够大,道心够不够强。所以,遇到魔来了,把它当成前进路上的伴侣,魔也就不再是魔了。
  “五不求:谋事不求易成。事情太容易成功,人就会生狂妄之心,高估自己的能力。做任何事,遇到困难是正常的,没遇到困难才不正常。不求易成,就没有那么高的期望。期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不如意也就越多。”
  朋友时不时记录,估计他积累了不少类似的日记本。时间很有意思,一件微小的事,坚持下去,时间长了,也会变成独一无二的财富。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没这个耐心等待。
  朋友时而问两个问题,时而发表一下感慨。他经历丰富,且心态开放,悟性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六不求:交情不求益我。与人交往总想为自己谋利益,容易亏失道义。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容易看见他人的过错,起怨恨心。其实,快乐都来源于想要利他,而痛苦都来源于想要利己。看看周围那些总想占人便宜的人,过得大多很一般。
  “七不求:于人不求顺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交往之中,哪怕不涉及利益,也会有方式和习惯的不同。与人交往,不要希望别人都顺着自己。若周围的人都顺着自己,容易滋生内心的骄慢。能真正做到随顺他人者,绝不是泛泛之辈。老子曾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种人才真正强大。
  “八不求:施德不求望报。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话:我以前对某某如何,他居然这样对我……这就是‘施德望报’的心态。施德望报,会让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施恩不望报,可以发现自己的贪念,破除自己很多执着。
  “九不求:见利不求沾分。听到好项目,就想参与,看见好处,自己也想分一点。这看似人之常情,实则是嫉妒心和贪心在作怪。很多人上当受骗也是由此而来。不贪利,哪会上当啊。看见有人获得利益,能做到不求沾分吗?能做到真心祝福他吗?这一点很难。”
  我停下来,开始泡茶。
  其实每一条讲起来,我都十分惭愧,因为都像在说我自己。例如不愿吃亏,总想占点便宜;总记得自己对别人的好,哪怕只有一丁点;总想表现自己的聪明和强势,让别人顺着我。以前不理解“无明”是指什么,现在有些明白了,再看看自己之前做的那些决定和事情,以为是对己有利,却不知是造业众多。这就是无明啊!正所谓“痴昧取舍犹黑暗”。
  我最近能找到点泡茶的感觉了。不是茶有多好,而是泡茶本身蕴含智慧。摆上茶具,放好茶叶,拿起水壶,慢慢倒水,不多不少,刚刚好;浸泡数秒,查看汤色,手握茶碗,缓缓出水,凤凰点头,水滴茶尽,落杯而停……看似简单,如果分解,会有数十个步骤,而且每个步骤都要刚刚好。是的,刚刚好,不多不少,难道不神奇吗?人的动作怎能如此精确?
  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啊!朋友写字,一个汉字那么复杂,每一笔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还相互依傍牵连,为何能写得刚刚好?最平常的走路也是如此。提脚,放下,踏实地面,后脚蹬地,再提脚,身体上那么多肌肉协调,一百多斤的身体,不偏不倚地走在路上,好不神奇!
  听说佛陀在世之时,就教过弟子如何把觉知放在当下,走路的时候,也是如此。那时的佛弟子,时时刻刻觉察自己在做什么,走路也是修行。
  我还沉浸在泡茶的觉知时,耳边传来一个声音:“还有最后一不求,您继续。”
  “十不求:被抑不求申明。‘抑’大概是委屈、冤枉、误解的意思。被误解了,能不解释吗?能不起怨恨吗?有人说这做不到啊。当然做不到,慢慢学着做嘛。哪天能做到了,就是修行的进步。
  “这就是十不求,讲完了。”
  “太好了。总结得太好了!”朋友又做了个合掌的手势,说,“谢谢师父开示!我回头好好对照自己,提醒自己。”
  “不敢当。别谢我,是明代高僧妙叶禅师说的。我自己也没做到,跟你分享而已。回头你可以看看原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前几天看见一段话:当我们有‘这些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想法时,试着把这个想法变成‘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些事是想要教会我什么’。这跟刚讲的‘十不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是啊。有个大修行者曾说过,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或者说,逆境是最好的老师。”
  “对啊!逆境是最好的老师。喝茶!”
  泡了十几泡了,茶还很香。
  (摘自山东文艺出版社《人生处处是修行》   作者:鬼脚七)
其他文献
国庆假期各种堵车名场面中,有一项活动可算是人民群众新开发出来的项目——拍别人违章。此举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很多人表示“干得漂亮”“支持举报”“就该治治一些人的臭毛病”,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纯属管閑事”“打小报告的毛病还没改”,等等。  发挥群众力量、给群众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实现互相监督、制约,到底可不可以有?  公交车上有小偷,我们会对善意提醒、怒吼呵斥的司机或乘客报以感激;企业生产假冒伪劣商
期刊
近日,网传一份安徽省安庆宿松县人民医院《关于儿科全体医护人员要求转岗的报告》显示,因7月绩效考核明显偏低,儿科部分医护人员联名向该院领导请求集体转岗,此事件引发关注。  随后,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称,已迅速调整了儿科绩效发放标准,决定给予儿科绩效考核分配倾斜政策,35名儿科医护人员7月份绩效按医院平均水平发放。  当事医院临时调整政策,就这次事件来说,似乎平息了双方矛盾,但纵观儿科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普遍
期刊
对于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来说,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平衡点如何掌握,成为业内外近一段时间以来对体能测试引发一系列“意外事件”的讨论焦点。  10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表示,近段时间以来,部分项目所进行的体能测试仅是督促运动员加强基础体能的措施,不会影响高水平运动员参与奥运会等国际大赛的选拔。  这次回应,明确澄清了之前舆论场上的一个误会——体测与奥运会选拔无关。既然这个顾虑打消
期刊
混乱的军衔  中国有军衔的历史其实很早,从清末开始就有了,随后经过北洋政府时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大革命,已历“三代”。  大革命初期,全国都处于混战状态,地方派系各自为政,军衔体系可以用杂乱无章来形容。不仅没有统一的军衔制度,而且授予军衔的机构不止一家,国民政府可以授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予,总司令部可以授予,甚至连各个地方部队的上级或军政长官都可以授予。  相对于地方,国民革命军(也就是蒋介石
期刊
这一切其实都不是我们的错。  我们没有拿到全A,没有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没有进入心仪的一流大学;我们在21岁的时候迷失了人生方向,错过了一份完美匹配自己才华和激情的理想工作;我们没有在22岁时赚到数百万美元;我们没有在30岁时成为亿万富翁,登上《福布斯》封面;我们到35岁时也没有消灭疟疾,解决中东的冲突问题,成为总统顾问,或者第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这些都不是我们的错。  我们没有在人生刚
期刊
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你童年时,我们将英雄的故事讲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当你少年时,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灵魂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你的外形担忧
期刊
在深圳龙华三和人力资源市场,生活着一群“三和大神”。他们干一天玩三天,白天四处闲逛,晚上睡大街;吃5块钱一碗的“挂逼面”,喝2块钱一大瓶的水,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红双喜,在臭气熏天的网吧里呆到天明。混吃等死,得过且过,挣扎在城市边缘,在生存的极限自我麻痹。他们是城市化浪潮中掉队的人,是被时代遗弃的“零部件”。“留城无望,回村无意”,是他们共同面临的两难困境。  社科院社会学学者“潜伏”三和,历时半年
期刊
本文作者谢其章,祖籍宁波,生于上海,长于北京。藏书家,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专家。著有《创刊号风景》《搜书记》《北京往日抄》《佳本爱好者》《书蠹艳异录》《我的老虎尾巴书房》《春明谈往》等,编有《朴园日记》《东西两场访书记》《北河沿日记》《书肆巡阅使》等。  北京四九城的书摊书肆我大都写过了,这回来写写我与海淀镇书摊书店的故事。海淀镇是区府所在地,也是旧书店群集之地,今已消歇星散的旧书摊当年亦环伺周遭。 
期刊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编程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学生在编程过程中的行为,实质上反映了其对利用计算工具解决问题的认知水平,也映射出其计算思维的发展过程,挖掘三者间的隐含关系有助于通过优化编程任务设计改善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基于认知目标分类和计算思维三维框架构建映射关系,以Scratch可视化编程任务作为研究案例,采用编程操作视频分析与学生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编程行为表征的视角对认知水平与计算思
期刊
知道余光中的名字不算太晚,真正走进他的散文世界却是最近的事。  余光中何许人也?人称当代“文章巨子”,西装革履,风度翩然,两只儒雅的镜片,一头规整的银发,其睿智的神情透出几许沉静几许沧桑,内里却奔腾着压抑不住的古典激情和辉煌耀目的现代意绪,其谋篇造句有如鞭山驭海、擒风拥日。无怪乎20世纪80年代初现代文学大家柯灵得识晚辈余光中的作品,颇为余文的“另辟一境”而神往心折,深感“得开眼界,自此锐意搜求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