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模式

来源 :昆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嵛》是由烟台市牟平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季刊,自2012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五年的历程。五年来,《昆嵛》从闪亮登场到笃定前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与模式,在此略做归纳。
  八位一体,立体传播
  《昆嵛》自2012年下半年筹备创刊,2013年正式出刊,目前,除纸质版《昆嵛》外,还在龙源期刊网(www.qikan.com.cn)、博看网(www.bookan.com.cn)同步推出,胶东在线文化频道设有《昆嵛》专刊,智慧·牟平网设有书香牟平《昆嵛》专栏,还有新浪《昆嵛》文艺博客、昆嵛文化传媒微信公众号、《山东诗歌报》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八位一体,立体传播。
  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纸质期刊仍然是人们习惯的阅读载体,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的传播拉近了时空距离,对各级各类期刊的传播速度起到了“调平”作用,只要一放到网上,瞬间传遍四面八方,这对传统期刊杂志来说,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昆嵛》正是紧随信息化时代,牵手网络,在不长的时间内声名远播。
  专题活动,助力创作
  活动带来活力,《昆嵛》的掌门人深谙此道,并巧妙地策划和利用各种活动,为办刊服务。每年《昆嵛》都会组织作家、读友、编辑开展采风活动,如2013年“寻找山东最美鄉村”龙泉采风活动,寻访作家王小波故居采风活动;2014年水道镇采风活动;2015年第七届“养马岛读书节”采风活动,牟平口腔医院采风活动,牟平粮食局采风活动;2016年第八届“养马岛读书节”采风活动,莫言故居采风活动,“重走英雄路”杨子荣(1947-2017)牺牲七十周年采风纪念活动。采风活动为作家们提供了相互沟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对激发创作灵感、搜集创作素材都有积极的作用,每次活动都能创作出一批采风作品。
  征文比赛,赛文识人
  如2013年“齐河”杯博客诗歌大赛;2014年路遥中篇小说《人生》接龙大赛,“秦龙生态原浆”杯女作者散文大赛;2016年烟台龙泉全国主题诗歌大赛征文活动,“烟台齐和红外科技公司理疗通”杯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散文家擂台有奖大赛;2017年纪念王小波诞辰65周年“首届水道青虎山散文奖”征文,首届“彭氏菜根香杯”“我的家风故事”原创散文故事大赛征文。每次征文比赛都会吸引众多作者投稿,来稿的作者除烟台本地外,还有省内、省外的,他们带来不同风格、不同韵味的作品,对丰富《昆嵛》内容、扩大《昆嵛》影响、宣传牟平、宣传烟台都有很好的作用。
  名家名人,效应凸显
  《昆嵛》自创刊伊始,就与名人名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冯德英、邓刚、尤凤伟、毕淑敏、李延国、鲍尔吉·原野、张炜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都登过《昆嵛》的版面。已故著名学者、作家王小波的作品,对他的研究、评价,对他在水道青虎山故居的寻访等,在《昆嵛》上均有涉及,让我们对王小波的认识更进一步。最近焦红军主席正在策划树立王小波雕像,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昆嵛》登载过杨先让(原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教授,著名画家、作家,牟平人)、杨悦浦(原《美术家通讯》主编、编审,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招远人)、谢玉堂(原山东省副省长,栖霞人)等名人的作品,这些名人怀着对家乡的无限深情,把作品交于《昆嵛》,作品耐看耐读,同时也提升了《昆嵛》的影响力。
  不拘一格,唯文是举
  《昆嵛》是一个接地气的刊物,奉行“乡土、思想、文化、原创”的办刊理念,选用了很多来自农民、工人、学生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源自丰富的生活体验,抒发真性情。如程吉童(当时是在校大学生)的《在黄河上》《怀念母亲》,北芳(农民)的《参观牟氏庄园的纠结》,王运兴(农民)的《石洞有鱼》,孙玉玲(农民)的《严冬里的春天》,王光磊(工人)的《又见农家腊酒浑——腊月返乡纪事》,蔡洪卫(工人)的《吃的那点事》,等等,显示了《昆嵛》不拘一格、广纳良文、唯文是举的宽广胸怀。
  打破地域,冲出胶东
  《昆嵛》奉行开门办刊的理念,采用的作品不限于牟平、烟台当地,不限于胶东、山东,而是放眼全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昆嵛》所用作品来自北京、辽宁、江西、黑龙江、山西、河北、重庆、云南、浙江、四川、江苏、西藏、新疆、福建、安徽、广东、甘肃、山东等地,彰显了《昆嵛》海纳百川的情怀。
  甘于奉献,隔空喊话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昆嵛》创刊至今只有五年,其蓬勃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一个甘于奉献、足智多谋的带头人焦红军主席,他不仅是一个创作成果颇丰的作家,也是一个善断多谋的管理者,在他麾下,有认真细心的编辑孙汉宁、徐丽、吕芳等人,有刘向东、李克利这样的诗人、执行主编,这些业余编辑、主编甘于奉献,令人敬佩。
  焦主席具有隔空喊话的能力,从他的文评和微信中可见一斑,他与“哈尔滨朗诵网”主编常世伟、“翰墨文香苑”特约主播响琳并不认识,至今未曾谋面,可是,焦主席把多篇美文交与二位,经过他们声情并茂的演播,为作品增色不少。
  据我了解,焦主席与很多作家、文友只是通过邮件、微信、电话等方式交流沟通,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交流的效果,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搞定的。
  行笔至此,想起了莱西作协副主席李克利在《我和<昆嵛>》一文中说到的:“《昆嵛》是文学的一块净土,纯洁,纯粹,纯净,以质取稿,不收作者任何费用,是作者和读者的世外桃源和精神家园。”
  《昆嵛》已形成了她独特的办刊风格、办刊模式,《昆嵛》的创新还会继续下去,真心希望《昆嵛》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远海的呼唤(外二首)  面对近来外军舰、军机不断侵扰我远离大陆母体的南海及其岛礁,还有此前被外贼侵占的岛屿,心中甚感愤懑,特作此诗,以抒胸臆,抚慰心伤。  ——题记  有一片海在遥远的地方  那是一片远离母体的海  那是一片水温较高的海  那是一片资源丰富的海  那是一片遭受掠夺的海  那是一片距离赤道线很近的海  那是一片被热带季风裹挟的海  那是我心中的圣海  我曾经守卫的领海  和那片海在一
期刊
旧诗囊(四首)  鸟群  好多年了,它们每晚都从我屋后经过  发出低沉,而又神秘的鸣叫  它们舒展的翅膀与空气摩擦  在星空下唰——唰——格外清晰  有时候它们也会在我房顶逗留片刻  坚硬的长喙使劲剥啄着青黑的瓦楞  似在焦急地寻找什么  它们的爪子、眼睛  会时不时地进出火星  牵引下幽冥的电闪  有时候,它们也会轻易来到梦里  眼睛像两束直射出很远的手电  不断地向黑暗处交叉探寻着什么  它们
期刊
尽管已是人至中年,千帆过尽,可是少年往事犹在心中清晰。那一年,我和哥哥也就是七八岁的年纪。一个隆冬季节的夜晚,爸爸在学校里值班,妈妈去对门邻居家串门,家里只剩下我和哥哥。我们两个在暖烘烘的土炕上玩耍。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期,我家在城里,可那时在北方城市人家的家里,一方土炕仍然是家里人活动的主要地方。那时候,家里不生火炉,更没有暖气,无事或有事,大家总喜欢聚在炕上,休憩或谈事、做事。比如拉家常,比
期刊
有人说,当你对自己保留下来的某个老物件爱不释手的时候,当你时不时地总爱回忆你年少、年轻时的点点滴滴时,说明你已经老了。我并不这样认为,有些记忆是需要尘封的,有些是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因为她曾是某个时期刻在我们心底鲜活的印记。  一  思绪回到了三十三年前的初秋,有这样一幅情景:母亲在往灶台的锅下添柴做饭,父亲站在梯子上,把编好的一串串玉米棒子放在墙头上让它们自然风干,院子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在认
期刊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终生的幸福来自于家庭。而我有幸的,自始至终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在这个家庭中,给予我最大影响的是父亲。成长至今,几乎所有的人生态度都来自于父亲。  父亲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家里的藏书和父亲的博学在无形中,牵引着我自幼时便喜爱读书。如果说,书是人生里最大的财富,那么,父亲给予我的引导便是我幸福的起点。  自小时候起,父亲就一直教育我“知识就是力量”。他说,爱读书,会读书的
期刊
时光回到六十年前,夏日炎炎,某个小升初的考场,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手握钢笔,正构思着命题作文:记一位红领巾的故事。一幅画面,呈现在少年眼前: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位脖颈上系着鲜艳红领巾、头扎粗粗的牛角辫的高个子女孩,身上斜挎着用毛巾做的书包,奔跑在河坝上。  那天早晨,女孩先去河岸打了一篮子猪草背回家,匆匆吃了口红薯,眼瞅着上学要迟到了,女孩不顾身后喊着要她把红薯吃完的母亲,夺门而出。学校离家大约有一
期刊
如果你在603公交车上偶遇这个浓眉大眼的胶东汉子,你一定不会因他朴素的衣着所注目,也不会为他的谈吐所吸引,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踏实而低调的人。但他一旦开口,你就会被他眉宇间散发出来的坚定气场所打动: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就是牟平区皮肤病结核病精神病防治院院长姜杰。  牟平区皮肤病结核病精神病防治院,占地2.7亩,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偏隅于牟平城区南文兴路702号,看似很不起眼的一个大院,却以区
期刊
母校(外四首)  深冬的一个夜晚,从梅花山公园  步行回家,儿子和我肩并肩  这个读大二的小伙子,个头比我都高了  我的脚步很重,他的脚步很轻  路上经过三所学校,在每座学校的大门口  儿子都会驻足凝视,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也许是想他十二年的青葱岁月  我想起青涩的苹果,青草的发育,想起  我的母校:李家疃小学被月湖小学兼并  义谭店中学拆迁,改名城关中学  财会中专变成了超市。几年前同学聚会 
期刊
原谅(外五首)  一个影子折叠起来  抱起下垂的两只胳膊  在那个街角  路灯盯住脚下一动不动  月光送來一线温柔  影子怀里低眉  一声叹息  双影拥着月光穿过街道  忽长忽圆  饮品  绿茶,花荼,普洱,铁观音  飘着茶香  藏红花,玫瑰花,蜂蜜,咖啡  冒着香甜  多种维生素胶囊  瓶子里喧闹  杯子张着嘴,听着  十几个专家的建议  一杯热气腾腾  慢慢变凉  情殇  情人  我不知如何用
期刊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  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  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  在阳春三月,当我到牟平参加《半岛散文家文丛》新书发布会暨昆嵛论坛·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研讨会时,我突然想起《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这首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而《昆嵛》岂不正是那个愿意陪我们一起虚度时光的佳人?!  文坛很热闹,文学却很寂寞!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很有意思的句子。就我而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