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学习意识。本文针对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
生本教育理念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要求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出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课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开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发展的教学活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要深入贯彻并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致力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一、注重课堂体验,建立情感共鸣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其课堂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讲“我们小点儿声”时,笔者先引出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在公共场合有没有大声喧哗,这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生就会想到大声喧哗是不对的。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提升学生遇到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交流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體地位,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要经常开展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可以营造活跃、轻松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实现学习效率的共同提升。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学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师可以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走廊等公共场所,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张贴与法律法规有关的宣传海报。这样的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实施探究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共进。教师将学生置于团队中,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共同为团队做贡献,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例如,在讲“我们不乱扔”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笔者组织了以下探究合作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境危机。通过课外观察,课上讨论,学生了解到身边很多地方都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污染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人人都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怎样保护大自然”,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师此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要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课堂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征红.细化重点环节 提升体验层次——刍议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生活教育,2011(10).
[2]程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
生本教育理念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要求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出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课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开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发展的教学活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要深入贯彻并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致力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一、注重课堂体验,建立情感共鸣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其课堂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讲“我们小点儿声”时,笔者先引出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在公共场合有没有大声喧哗,这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生就会想到大声喧哗是不对的。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提升学生遇到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交流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體地位,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要经常开展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可以营造活跃、轻松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实现学习效率的共同提升。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学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师可以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走廊等公共场所,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张贴与法律法规有关的宣传海报。这样的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实施探究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共进。教师将学生置于团队中,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共同为团队做贡献,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例如,在讲“我们不乱扔”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笔者组织了以下探究合作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境危机。通过课外观察,课上讨论,学生了解到身边很多地方都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污染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人人都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怎样保护大自然”,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师此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要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课堂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征红.细化重点环节 提升体验层次——刍议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生活教育,2011(10).
[2]程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