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糯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糯玉米;生产现状;发展趋势
  糯玉米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适口性、较高的黏滞性和消化率,加温处理后具有较高的膨胀率和透明性。近几年来,已被国内外营养学家一致认为是营养、健康的食品,被欧美、日本等国称为“黄金食品”和“未来食品”。所以,大力推广高产、优质的糯玉米品种,加快糯玉米深加工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刻不容缓。

1 糯玉米的特征特性和用途


  糯玉米上部叶片直挺耸立,下部叶片散开垂披,表面光滑且无明显光泽,颗粒坚硬如同蜡纸一般。区分普通玉米与糯玉米可运用碘液检测法,普通玉米与碘液反应呈现蓝色,糯质玉米呈现紫红色,原因是两者淀粉种类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糯玉米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研究发现玉米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维生素含量为稻米、小麦的5~10倍。由于糯玉米子粒中淀粉完全由支链淀粉构成,并且由糯性控制,使其在食用品质和工业生产中具有特殊的用途。

2 糯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糯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是在糯玉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一,研究时间较短,利用率较低。其二,糯玉米生产加工程度较低,无法满足特定餐厅的需要。其三,我国对于糯玉米需求不高,未能将糯玉米推广为“大众类”的食物,导致了糯玉米的需求降低,不利于糯玉米生产。

3 糯玉米的发展趋势


  结合糯玉米的特点与发展潜力,需要制定和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糯玉米产业的发展,提升糯玉米的产与质量,以供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糯玉米的发展可以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类发展,为糯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动力。

4 糯玉米发展策略


  4.1 综合开发
  糯玉米从籽粒、茎叶到穗轴都可以作为不同的食物能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的需求。目前,较多的生产企业对糯玉米认知不足,无法将糯玉米进行全面的加工与再利用,从而损失了糯玉米本身的价值,限制了糯玉米的推广。
  4.2 产业化经营
  糯玉米在生产过程中贮藏较为困难,贮藏时间超过一天后,其颗粒饱满度下降且失去原有的光泽,甜度与粘度出现流失,品质不断下降。因此,企业应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的可视化链条,避免糯玉米在运输过程中超时间现象。
  4.3 利用优势
  充分利用當地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建立糯质玉米生产基地,定点分期供应青鲜玉米果穗,逐步发展糯质玉米深加工。
  4.4 发展订单农业,形成良性循环
  研究开发不同类型的深加工利用系列产品,走育、繁、推、加、销一体化的路子。按照“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建立稳定的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回收产品,形成良性循环。
  4.5 引导消费,拓宽市场
  市场是糯玉米在销售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内容,在销售糯玉米的过程中需要拓宽市场,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不同的销售手段对糯玉米进行推广,让人们了解糯玉米的特性与品质,以提高糯玉米的销量。
  4.6 分步实施
  糯玉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分步实施,结合土地、天气等自然因素进行生产,以提高品质。如糯玉米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分成三步。第一步,结合区域土壤的特点,利用肥沃且营养的土壤进行种植。第二步,构建多种类种植基地,将不同的糯玉米种类进行分类种植。第三步,利用食品加工厂的冷冻设备保障糯玉米的鲜度,以扩大糯玉米的加工规模,提升糯玉米的产量。
其他文献
通过对47份大白菜在青海地区的适应性及多样性分析,旨在为青海地区秋季大白菜优良品种的推广及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表型分析与SSR分子标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12%~0.64%,其中中心柱长的变异系数最大;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65~1.49,外叶宽的值最高;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2~2.04,叶球形状最具多样性,其中头球形占比27%;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0,累计贡献率达到74.21%;47份大白菜的隶属函数值为0.18~0.
为明确拔节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穗花发育与籽粒淀粉粒分布的影响,以‘宁麦13’、‘华成3366’等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拔节期夜间低温处理,研究低温对小麦籽粒产量、穗花发育与胚乳淀粉粒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低温显著降低小麦籽粒产量,低温处理产量较对照降低46.55%~66.09%。低温处理穗数、穗粒数与籽粒质量分别较对照降低2%~31%、17%~55%与4%~26%。可见,拔节期低温对小麦穗粒数影响最大,籽粒质量次之,穗数最小。拔节期低温显著降低小麦的总小穗数,主要是由顶部败育小穗数与基部败育小穗数
为了评价苦豆子种子的营养价值和急性毒性,按照国家标准法对苦豆子种子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苦豆子种子提取物对小鼠灌胃的急性毒性,以期为苦豆子种子的资源化利用和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营养成分检测显示,苦豆子种子粗蛋白为25.19%、粗脂肪为4.46%、粗纤维为20.22%,同时还含有Ca、P、Mg、K、Cu、Fe、Mn、Ze、Cr和Se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以及丰富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急性毒性试验显示,用苦豆子种子醇浸膏和生物碱分别染毒后,高剂量组小鼠均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而低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人类对地球的改造,自然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连续性暴雨或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出现,加重了玉米生长过程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需要对玉米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具体对策,以有效应对自然环境变化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实现玉米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1 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病虫害  1.1 常见病害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常见
以两组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无限花序近等基因系及4份不同背景的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品系为材料,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比较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在各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无限花序,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能提前终花和成熟、缩短主花序长度、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性、增加分枝数,但对初花期、全株有效角果数、千粒质量、每角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没有影响。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病虫害;对策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因营养丰富,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水平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需要优化大豆种植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实现大豆丰收,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1.1 合理选种播种  为了实现大豆高产,需要根据区域实际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合的品种,目的是依托品种提高大豆
以氮高效品种‘正红311’和氮低效品种‘先玉508’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水培研究低氮胁迫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氮代谢与物质生产差异。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与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地上部、根系和单株干物质与氮积累量及根系氮吸收效率均显著下降,但‘正红311’的各指标降幅均低于‘先玉508’;根冠比、根冠氮分配比和根系氮物质生产力均显著升高,但‘正红311’根冠比、根冠氮分配比的增幅均低于‘先玉508’,而根系氮物质生产力的增幅较
关键词:北方玉米;种植管理;病害;对策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北方种植比较广泛,但如果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管理不当,会发生严重的病害,会给农户带来损失,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下面就对玉米种植和管理技术,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目的是减少病害发生,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 玉米种植与管理  1.1 保证地块质量  在北方,玉米属于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成熟期
为明确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的菌丝型萌发特性,采用控制变量法测定不同因素对菌核菌丝型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5~30℃时菌核均能进行菌丝型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时菌核菌丝型萌发后无法形成菌核;酸性条件利于菌核进行菌丝型萌发和菌核形成;光照时间越长越利于菌核菌丝型萌发及萌发后形成菌核,而紫外光照射2 h对其萌发和菌核的形成无明显抑制作用;菌核的菌丝型萌发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蛋白胨,形成菌核最佳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铵;菌核致死温度为70℃处理10
以豆科牧草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为试验材料,研究6 h内连续刈割后‘炫丽’和‘海发’两品种的叶片和茎秆中抗逆物质异黄酮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和茎秆的异黄酮总含量在刈割后均明显增加。4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品种和部位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鹰嘴豆素A、芒柄花素含量在‘炫丽’叶片、茎秆刈割3 h后显著增加,而在‘海发’的叶片中表现为下降趋势。大豆苷元含量除在‘炫丽’叶片中保持不变,在其余样品中增加,在茎秆中增加显著。染料木素含量最低,刈割后在‘海发’叶片中增加,‘炫丽’茎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