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眼病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15295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眼病(ischemic ophthalmopathy,IOP)患者患眼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观察患眼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临床确诊的IOP患者53例(53只眼)纳入IOP组研究,并按照病种不同又分为NAION、RAO、IOS三个亚组.同时,将同病区非IOP患者同侧眼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IOP组与对照组分别行FF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RCT)、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短动脉(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等变化,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OP组与对照组就其项目进行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IOP组A-RCT较对照组延长,OA、CRA、PCA的PSV血流速度降低,RI增高.结论 IOP患者患眼各动脉血流速度降低,阻力增大,进一步导致眼部血流量下降,所以IOP患者患眼发病早期均存在低灌注。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62岁.因"左眼视物不清3月"于2008年12月9日就诊我院.高血压史3年.入院眼科查体: VosFC/50cm.NCTos15.0mmHg,左眼角膜无水肿,前房未见异常,晶体皮质轻混,玻璃体血性混浊,眼底隐约见颞上大片稠厚出血灶.眼科B超诊断考虑:左眼玻璃体积血,左眼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予以保守治疗一周后,玻璃体积血无明显改善,拟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
期刊
目的 分析角膜异物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对福建泉港区近2年角膜异物患者635例(650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异物性质、治疗、并发症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635例(650只眼)角膜异物中男性582例(91.65%),平均年龄(33±7.5)岁,31±40岁为发病集中年龄(46.61%),职业以工人为主(58.42%),异物中铁屑为主,占385例(60.63%),183例(28.82%)1d内就
目的 探讨视网膜下猪囊尾蚴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方法 对由眼底彩色照相、眼部B超证实的视网膜下猪囊尾蚴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分析其结果,并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动脉期可见病灶表面视网膜血管开始充盈,病灶并未遮蔽或轻微遮蔽脉络膜的背景荧光.静脉期病灶表面视网膜血管继续充盈,毛细血管网清晰可见,勾勒出与眼底病灶轮廓一致的隆起病灶.晚期虫体组织表面呈弥漫性强荧光,表
例1女,64岁.因左眼视物模糊变形1个月,于2009年4月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无眼部外伤及神经系统病史,右眼外伤后未治疗50年,否认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20年.眼部查体:右眼无光感;左眼视力0.15,矫正0.2.右眼眼压Tn,左眼眼压14 mmHg.裂隙灯检查:右眼角膜瓷白色,余情况窥不清;左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目镜检查:见黄斑区一约1/3PD大小圆孔,视网膜平伏。
期刊
目的 探讨首发症状为玻璃体积血病例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眼B超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发症状为玻璃体积血病例121例121只眼,经FFA与眼B超检查,明确诊断玻璃体积血原因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与视网膜裂孔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1例中,诊断为BRVO合并视网膜新生血管76例,占62.81%.其中颞上BRVO 39例,占51.32%;颞下BRVO 12例,占15.79
患者男,65岁.2008年3月右眼突然视物不清于外院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自服中药后好转.2009年10月25日右眼视力下降,在外院诊断为"右眼玻璃体积血",口服中药治疗,视物不清稍有好转,3天前右眼触痛,视力下降,于2009年10月31日住院.既往体健,全身情况良好.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1.0.右眼结膜充血不明显,角膜清,前房深,大量浮游物,下方可见絮状渗出,瞳孔中度药物性散大
期刊
目的 探讨双目望远镜助视器在视力残疾学龄儿童低视力康复中的生活质量变化.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的93例低视力及盲患儿验配2.8倍双目望远镜的资料,分析视力改善情况,了解脱残率、脱盲率.在低视力康复前和康复后3~6个月分别接受了“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估,选取量表A维度分析.结果 使用双目望远镜后视力均得到明显改善,与使用之前视力比较差
目的 观察ICL植入术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在同济医院眼屈光治疗中心就诊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的患者8例14只眼,使用ICL植入术进行手术矫正.测量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前房角(0°和180°方位)、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和ICL拱高等指标,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 探讨内眼手术患者中发生梅毒的阳性率,并通过梅毒患者房水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寻找梅毒是否通过房水传播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4年以来准备接受内眼手术的4075例患者进行常规的传染四项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TP抗体),艾滋病抗体(HIV抗体)四项指标,并统计梅毒发生的阳性率;应用特异性抗体试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结试验(TPHA)和
目的 分析78例周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裂孔分布和位置情况.方法 周边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8例(78只眼)行巩膜扣带术,术中测量记录裂孔位置、裂孔后缘至角巩膜缘距离、形态、大小、与变性带关系、与斜肌关系等.结果 78只眼共查见裂孔113个,分布于颞上方裂孔最多占63.72%,马蹄形裂孔64个(54.64%),圆孔49个(43.36%),34.62%患眼有超过一个裂孔,裂孔距角巩膜缘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