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随着一个个新建住宅楼拔地而起,那些80年代建成的老楼,如同一个个年迈的老人,被这个飞速发展的北京甩到了后面。周围越来越多的新楼如同英俊帅气的年轻人,将这些年迈的老人围在了里面。而这些老楼当年拔地而起时,在一座座低矮的平房面前鹤立鸡群,它们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标志性的荣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和那些有着时尚名称、光亮外表的新社区相比,老楼显得“灰头土脸”。从人性化设计、舒适方便角度看,老楼与现代人们的需求显得格格不入。但就是在北京的这些老楼里,住着近千万的老人,这些老楼承载着几代人对北京太多的回忆。
“再好再大的房子,其实也就是个‘窝’”
改革开放以前,为增加城市运输能力,北京市就建立了几个运输单位,规模最大的要数北京市运输三厂,如今在苏州桥西北边上,正准备建立新楼盘的一片空地就是这个厂子旧址的一部分。
“我进厂子时才12岁,上世纪80年代是这个厂子最辉煌的时期,记得每个星期一大早,几千辆运输车同时发动,然后开往各地去拉货,那阵势还真有点出兵打仗的味道。”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武奶奶总是笑容满面。老两口都在北京市运输三厂干了一辈子,由于老伴姓武,所以厂里的年轻人都称她一声武奶奶。
改革开放后不久,1995年,北京市开始首批为事业单位职工分房,由于武奶奶入厂时间早,工作踏实,人缘又好,单位领导分给她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老两口和三个孩子住进了新居。
这套三居室,她在这里住了将近20年,仅装修过两次,在儿女的一再劝说下,才把房子贴了瓷砖,铺了木地板。“我们那时候,家里不兴装修,不像现在这一个精装修,那一个‘拎包入住’,再好再大的房子,其实也就是个窝。”武奶奶一脸无奈地讲述着北京这几年的变化。
一家五口,在这房子里住了几年后,女儿南嫁到了广州,大儿子买商品房搬出去了,现在唯有小儿子还陪在老两口身边,依旧住在这7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里。
人与楼一同衰老
“50后”一代人,大多数人对于生活的定义很朴实,只要让全家人能有个安稳的“窝”,就算当理想照进现实时,这个“窝”不是很完美,但他们依旧眷恋这里。分给武奶奶家的三居室,在六层板楼的顶层,那种楼又叫“平板楼”。因为楼顶上再没有任何遮阳设施,住在顶层的武奶奶特别不喜欢过夏天,顶层的楼板很薄,当阳光直晒楼板时,会将整个屋子变成个“蒸笼”。儿子在家时,常常整宿地开着空调,老两口房间里尽管也装了空调,但因为年岁大了,开一会儿空调身体就吃不消,所以每到夏天,他们很少在家呆着,周围的公园、老年活动中心成了他们夏日里“避暑降温”最好的地方。“空调总开着,既对自己身体不好,又给国家浪费电。”武奶奶解释道。
住在老楼里,对于老人来说,不仅要忍耐酷暑,还要挑战地球引力。大多数的老人一天都要从晨练开始,武奶奶也不例外。由于老楼周围有很多公园,像颐和园、圆明园、紫竹院等,70多岁的她,每天6点刚过,就“整装待发”和楼里的其他姐妹组成了六七个人的老年晨练团,一周七天他们把这些公园全部“溜达”一遍。逛完公园还不算结束,几个人还要再去菜市场转转,为家里买点东西,但除了过年过节他们可以多买点吃的东西外,平日里她们都要精打细算,不敢买太多。倒不是他们不想多买,而是因为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提着那些水果、蔬菜,爬六层高的楼,如同负重几十斤登香山,腿脚、腰板都不听使唤了。每次手里不提东西时,武奶奶每上一层还要背着手休息一会儿。去年,因为多买了几斤菠菜,想试着自己提回家,刚爬到三层就累得直不起腰了,还是邻居把老太太背回了家,在家缓了近一个月才能下楼。
用10年扫出来的14节台阶
老楼不像新楼,没有物业,也就没有工作人员每天去护理、打扫楼道。每栋老楼如同一位位古稀老人,饱经风霜过后,时间总会在他们脸上不知不觉地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几十年的老楼不仅在墙体外壁出现了道道裂痕,楼道内雪白的墙壁和整洁的楼梯也因各家历次的装修,被破损得面目全无。武奶奶家的楼,每层只有两家住户,虽然住在顶层的两家人都很爱干净,楼道卫生保持得还不错,可武奶奶依旧每天下午三四点钟,从家里拿出墩布、水桶清理楼道。最开始时,她想从一层一直擦到五层,尝试过几回,实在是力不从心,最后把清扫的范围定在了五层到六层,总共14节台阶。就这样无冬历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10年过去了,原本黑乎乎的石灰台阶,被擦得如同洒了一层油,光亮耀眼。
有人说: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事。武奶奶刚开始擦楼道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非议,认为她这是事多,爱干净。就连她小儿子都不支持她,觉得她费力不讨好。小儿子曾经为了不让母亲当这个“活雷锋”,偷偷地把墩布扔了,可没想到第二天武奶奶自己又买了一把回来,接着擦。
“我干这个不图名不图利,就是想给自己找个乐,尽管楼道是公共场所,可毕竟在这楼住好几十年,再公共的地方也成了自己家的一部分了……”本不想多说的武奶奶,在我一再追问下,才说了这些话。
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请几个同学来自己家里玩。刚一上楼,几个年轻人就抱怨楼高没电梯,而且还特别脏,可一到五层楼,一个同学就发现了光滑的14节台阶,当邻居孩子向几个同学解释这一切后,大家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目光,都认为能挨着这样的邻居真的很荣幸。和14节台阶相关的故事,武奶奶向我讲了好几个,这是其中的一小段,但却深深地印在我心里。
尽管老楼的墙壁无法变回原貌,台阶也不能修复完整,但在这些老人的眼里,老楼依旧雪白、整洁地矗立在他们心里,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在保护着老楼,守在老楼的身边。
2011年,北京市政府出钱,开始为这些老楼翻新加固,但愿这些老楼能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继续矗立几十年,而这些老人依旧能守护在它们身边。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
“再好再大的房子,其实也就是个‘窝’”
改革开放以前,为增加城市运输能力,北京市就建立了几个运输单位,规模最大的要数北京市运输三厂,如今在苏州桥西北边上,正准备建立新楼盘的一片空地就是这个厂子旧址的一部分。
“我进厂子时才12岁,上世纪80年代是这个厂子最辉煌的时期,记得每个星期一大早,几千辆运输车同时发动,然后开往各地去拉货,那阵势还真有点出兵打仗的味道。”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武奶奶总是笑容满面。老两口都在北京市运输三厂干了一辈子,由于老伴姓武,所以厂里的年轻人都称她一声武奶奶。
改革开放后不久,1995年,北京市开始首批为事业单位职工分房,由于武奶奶入厂时间早,工作踏实,人缘又好,单位领导分给她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老两口和三个孩子住进了新居。
这套三居室,她在这里住了将近20年,仅装修过两次,在儿女的一再劝说下,才把房子贴了瓷砖,铺了木地板。“我们那时候,家里不兴装修,不像现在这一个精装修,那一个‘拎包入住’,再好再大的房子,其实也就是个窝。”武奶奶一脸无奈地讲述着北京这几年的变化。
一家五口,在这房子里住了几年后,女儿南嫁到了广州,大儿子买商品房搬出去了,现在唯有小儿子还陪在老两口身边,依旧住在这7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里。
人与楼一同衰老
“50后”一代人,大多数人对于生活的定义很朴实,只要让全家人能有个安稳的“窝”,就算当理想照进现实时,这个“窝”不是很完美,但他们依旧眷恋这里。分给武奶奶家的三居室,在六层板楼的顶层,那种楼又叫“平板楼”。因为楼顶上再没有任何遮阳设施,住在顶层的武奶奶特别不喜欢过夏天,顶层的楼板很薄,当阳光直晒楼板时,会将整个屋子变成个“蒸笼”。儿子在家时,常常整宿地开着空调,老两口房间里尽管也装了空调,但因为年岁大了,开一会儿空调身体就吃不消,所以每到夏天,他们很少在家呆着,周围的公园、老年活动中心成了他们夏日里“避暑降温”最好的地方。“空调总开着,既对自己身体不好,又给国家浪费电。”武奶奶解释道。
住在老楼里,对于老人来说,不仅要忍耐酷暑,还要挑战地球引力。大多数的老人一天都要从晨练开始,武奶奶也不例外。由于老楼周围有很多公园,像颐和园、圆明园、紫竹院等,70多岁的她,每天6点刚过,就“整装待发”和楼里的其他姐妹组成了六七个人的老年晨练团,一周七天他们把这些公园全部“溜达”一遍。逛完公园还不算结束,几个人还要再去菜市场转转,为家里买点东西,但除了过年过节他们可以多买点吃的东西外,平日里她们都要精打细算,不敢买太多。倒不是他们不想多买,而是因为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提着那些水果、蔬菜,爬六层高的楼,如同负重几十斤登香山,腿脚、腰板都不听使唤了。每次手里不提东西时,武奶奶每上一层还要背着手休息一会儿。去年,因为多买了几斤菠菜,想试着自己提回家,刚爬到三层就累得直不起腰了,还是邻居把老太太背回了家,在家缓了近一个月才能下楼。
用10年扫出来的14节台阶
老楼不像新楼,没有物业,也就没有工作人员每天去护理、打扫楼道。每栋老楼如同一位位古稀老人,饱经风霜过后,时间总会在他们脸上不知不觉地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几十年的老楼不仅在墙体外壁出现了道道裂痕,楼道内雪白的墙壁和整洁的楼梯也因各家历次的装修,被破损得面目全无。武奶奶家的楼,每层只有两家住户,虽然住在顶层的两家人都很爱干净,楼道卫生保持得还不错,可武奶奶依旧每天下午三四点钟,从家里拿出墩布、水桶清理楼道。最开始时,她想从一层一直擦到五层,尝试过几回,实在是力不从心,最后把清扫的范围定在了五层到六层,总共14节台阶。就这样无冬历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10年过去了,原本黑乎乎的石灰台阶,被擦得如同洒了一层油,光亮耀眼。
有人说: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事。武奶奶刚开始擦楼道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非议,认为她这是事多,爱干净。就连她小儿子都不支持她,觉得她费力不讨好。小儿子曾经为了不让母亲当这个“活雷锋”,偷偷地把墩布扔了,可没想到第二天武奶奶自己又买了一把回来,接着擦。
“我干这个不图名不图利,就是想给自己找个乐,尽管楼道是公共场所,可毕竟在这楼住好几十年,再公共的地方也成了自己家的一部分了……”本不想多说的武奶奶,在我一再追问下,才说了这些话。
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请几个同学来自己家里玩。刚一上楼,几个年轻人就抱怨楼高没电梯,而且还特别脏,可一到五层楼,一个同学就发现了光滑的14节台阶,当邻居孩子向几个同学解释这一切后,大家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目光,都认为能挨着这样的邻居真的很荣幸。和14节台阶相关的故事,武奶奶向我讲了好几个,这是其中的一小段,但却深深地印在我心里。
尽管老楼的墙壁无法变回原貌,台阶也不能修复完整,但在这些老人的眼里,老楼依旧雪白、整洁地矗立在他们心里,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在保护着老楼,守在老楼的身边。
2011年,北京市政府出钱,开始为这些老楼翻新加固,但愿这些老楼能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继续矗立几十年,而这些老人依旧能守护在它们身边。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