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
摘 要 对影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教师的主导因素、学生的主体因素以及群体内的心理相容性和内聚力等因素都对篮球教学良好心理气氛造成影响,并依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心理气氛。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心理气氛 创设
篮球运动在中国是比较普及的一项运动项目,尤其是在普通高校中更是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而普通高校也把篮球运动列为体育教学的主要项目之一。在普通高校篮球的教学中,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积极互动下实现的,而这种积极互动必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心理气氛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是十分重要的。
一、影响篮球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
(一)教师的主导因素
1.教师的能力水平
教师的能力包括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因此,教师的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训练课中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在教学训练中对篮球技、战术的讲解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而且语言要生动,动作要规范准确,同时还要注意用生动、活泼、多变的教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具备较高的专项运动能力外,教师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训练、运动生理生化以及运动心理学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教学计划来指导学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师的感情投入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情感具有感染性与迁移性的功能,它有扩散与泛化的归律。如果教师认真的对待每一节课,全身心投入,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始终保持积极饱满的情绪,充满激情和热情,善用情感诱导,把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建立在以情感人、以情诱学、以知诱学的基础之上,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
3.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的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教师应该运用各种组织教法,以高超的技能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吸引学生,那么这些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热情。
4.教师的创新素质
教师的创新素质体现在教学训练中为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提高学习中的兴趣,运用一切知识信息,产生出某些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能针对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要教师善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就会主动进入角色,不断产生共鸣,形成师生间的融洽与默契,从而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学生的主体因素
1.学生的动机水平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篮球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研究表明,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机水平,对所学习的运动项目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和热情,在课堂上就会注意力集中,听从老师的安排,积极参与各项练习,因而学习中气氛就好,就能促进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
2.学生的认知因素
学生的认知因素是保证良好心理气氛的基础,学生的认知因素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接受知识能力方面,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将所接受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编码,把新旧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我国古代有“人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的说法,因此在篮球课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3.学生的情感特点
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这些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也将直接影响篮球课教学的效果,富于情感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助于学习者进入兴奋状态,因此,篮球课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情感成分的感染与熏陶。
4.学生的个性因素
面对同一种问题情景,具有不同个性品质的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方式,情绪体验和相应的行为方式,这是创造良好学习气氛对应区别对待的依据。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差异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从学生实际出发,使篮球课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其次在篮球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三)运动群体的心理相容性和内聚力
运动群体内的心理相容性:在练习过程中,球队的每一位成员的任何活动都可以影响其他成员,并引起他们的反应。如果一个人的言语和行动引起他人的肯定反应:如满意、高兴、并给予赞许与支持,则他们之间心理相容,训练时心理气氛好。在篮球教学中,如果学生心理相容、关系融洽,才会有共同语言,学习才有默契,遇到苦难才能同舟共济,组织教学才能同心协力,取得胜利才能共享欢乐。研究表明,在像篮球这样的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心理相容性与良好的教学效果呈正相关。
影响群体训练心理气氛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群体内聚力,内聚力是指使群体成员留在群体内对他们施加影响的全部力量的总和。内聚力是以心理相容性为基础,是群体关系发展到一定的特殊水平,它使全队成员最大限度地为群体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使全体成为一个整体。
二、良好的篮球教学心理气氛的创设
(一)培养和指导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动机有两个来源,由于喜欢篮球运动本身而参加学习的学生就是由于内部原因激发起来的,他们追求的运动目标一旦得以实现,这种实现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和强化,使其心理上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因此,可经常性的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让其觉得学习是有效的。另一重要来源是外部原因,如追求名次和赞许,这些外部原因可以成为强化物来强化学生的行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参加学习可能是由于内部激励,也可以是由于外部奖励,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想方设法使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使其充满刺激和乐趣,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内部奖励,使他们长时间地以高昂稳定的情绪投入到他们热爱的学习中。 (二)经常变换教学手段
篮球技战术的提高和完善,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练习,这种重复会使任何有趣的事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应对篮球教学内容非常清楚,每一堂课安排哪些内容,那些内容如何搭配,采用哪种形式加以组织等,尽量使每一堂课变得生动有趣,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课的准备部分可多安排类似捉鱼,猎鸭子,运球互动等有吸引力的篮球专项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使身体充分动员起来,起到训练前热身的作用。再例如在提高学生罚篮的稳定性练习时,可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把队员分为两组,在打完训练比赛后各选一名代表来进行发球比赛,输队可要求做几组素质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在比较大的运动量和较高的心理压力下心理的承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罚篮的稳定性。
(三)激发学生最佳心理状态
篮球课教学中教师情绪状态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作用,教师的目光、表情及行为表现都能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亲切、信任的目光,热情、鼓励的语言,肯定、表扬的手势,可引起学生愉悦的感觉,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相反,过分严厉的面孔,凶狠的目光,斥责的声调,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一种恐惧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良心境,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
(四)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由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篮球普修课课时相对较少,一般每周2至4个课时,而且班级的学生往往来自于不同的院系或年级,这与经过长期训练的专业队相比,缺少像专业队队员在训练、比赛和平时日常生活等活动和交往中养成的相互支持、团结一致的团队氛围,特别像篮球又是一个集体性项目,个人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集体目标的实现,而集体目标的实现又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良好的团队氛围需要成员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关心,具体良好的心理相容性和内聚力。因此篮球课教学中教师就应当重视影响队内人际关系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情感、性格等心理因素,要使学生明确意识群体的目标和自己在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参考文献:
[1] 季浏,符明秋.当代运动心理学[M].重庆:西安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钱建龙.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 孙守臣.心理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5] 粟桂桓.论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创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75-76.
[6]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 黄晓灵,白智宏.体育教学心理学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3.
摘 要 对影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教师的主导因素、学生的主体因素以及群体内的心理相容性和内聚力等因素都对篮球教学良好心理气氛造成影响,并依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心理气氛。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心理气氛 创设
篮球运动在中国是比较普及的一项运动项目,尤其是在普通高校中更是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而普通高校也把篮球运动列为体育教学的主要项目之一。在普通高校篮球的教学中,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积极互动下实现的,而这种积极互动必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心理气氛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是十分重要的。
一、影响篮球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
(一)教师的主导因素
1.教师的能力水平
教师的能力包括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因此,教师的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训练课中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在教学训练中对篮球技、战术的讲解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而且语言要生动,动作要规范准确,同时还要注意用生动、活泼、多变的教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具备较高的专项运动能力外,教师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训练、运动生理生化以及运动心理学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教学计划来指导学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师的感情投入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情感具有感染性与迁移性的功能,它有扩散与泛化的归律。如果教师认真的对待每一节课,全身心投入,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始终保持积极饱满的情绪,充满激情和热情,善用情感诱导,把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建立在以情感人、以情诱学、以知诱学的基础之上,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
3.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的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教师应该运用各种组织教法,以高超的技能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吸引学生,那么这些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热情。
4.教师的创新素质
教师的创新素质体现在教学训练中为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提高学习中的兴趣,运用一切知识信息,产生出某些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能针对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要教师善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就会主动进入角色,不断产生共鸣,形成师生间的融洽与默契,从而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学生的主体因素
1.学生的动机水平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篮球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研究表明,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机水平,对所学习的运动项目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和热情,在课堂上就会注意力集中,听从老师的安排,积极参与各项练习,因而学习中气氛就好,就能促进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
2.学生的认知因素
学生的认知因素是保证良好心理气氛的基础,学生的认知因素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接受知识能力方面,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将所接受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编码,把新旧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我国古代有“人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的说法,因此在篮球课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3.学生的情感特点
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这些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也将直接影响篮球课教学的效果,富于情感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助于学习者进入兴奋状态,因此,篮球课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情感成分的感染与熏陶。
4.学生的个性因素
面对同一种问题情景,具有不同个性品质的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方式,情绪体验和相应的行为方式,这是创造良好学习气氛对应区别对待的依据。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差异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从学生实际出发,使篮球课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其次在篮球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三)运动群体的心理相容性和内聚力
运动群体内的心理相容性:在练习过程中,球队的每一位成员的任何活动都可以影响其他成员,并引起他们的反应。如果一个人的言语和行动引起他人的肯定反应:如满意、高兴、并给予赞许与支持,则他们之间心理相容,训练时心理气氛好。在篮球教学中,如果学生心理相容、关系融洽,才会有共同语言,学习才有默契,遇到苦难才能同舟共济,组织教学才能同心协力,取得胜利才能共享欢乐。研究表明,在像篮球这样的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心理相容性与良好的教学效果呈正相关。
影响群体训练心理气氛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群体内聚力,内聚力是指使群体成员留在群体内对他们施加影响的全部力量的总和。内聚力是以心理相容性为基础,是群体关系发展到一定的特殊水平,它使全队成员最大限度地为群体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使全体成为一个整体。
二、良好的篮球教学心理气氛的创设
(一)培养和指导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动机有两个来源,由于喜欢篮球运动本身而参加学习的学生就是由于内部原因激发起来的,他们追求的运动目标一旦得以实现,这种实现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和强化,使其心理上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因此,可经常性的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让其觉得学习是有效的。另一重要来源是外部原因,如追求名次和赞许,这些外部原因可以成为强化物来强化学生的行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参加学习可能是由于内部激励,也可以是由于外部奖励,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想方设法使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使其充满刺激和乐趣,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内部奖励,使他们长时间地以高昂稳定的情绪投入到他们热爱的学习中。 (二)经常变换教学手段
篮球技战术的提高和完善,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练习,这种重复会使任何有趣的事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应对篮球教学内容非常清楚,每一堂课安排哪些内容,那些内容如何搭配,采用哪种形式加以组织等,尽量使每一堂课变得生动有趣,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课的准备部分可多安排类似捉鱼,猎鸭子,运球互动等有吸引力的篮球专项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使身体充分动员起来,起到训练前热身的作用。再例如在提高学生罚篮的稳定性练习时,可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把队员分为两组,在打完训练比赛后各选一名代表来进行发球比赛,输队可要求做几组素质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在比较大的运动量和较高的心理压力下心理的承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罚篮的稳定性。
(三)激发学生最佳心理状态
篮球课教学中教师情绪状态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作用,教师的目光、表情及行为表现都能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亲切、信任的目光,热情、鼓励的语言,肯定、表扬的手势,可引起学生愉悦的感觉,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相反,过分严厉的面孔,凶狠的目光,斥责的声调,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一种恐惧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良心境,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
(四)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由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篮球普修课课时相对较少,一般每周2至4个课时,而且班级的学生往往来自于不同的院系或年级,这与经过长期训练的专业队相比,缺少像专业队队员在训练、比赛和平时日常生活等活动和交往中养成的相互支持、团结一致的团队氛围,特别像篮球又是一个集体性项目,个人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集体目标的实现,而集体目标的实现又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良好的团队氛围需要成员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关心,具体良好的心理相容性和内聚力。因此篮球课教学中教师就应当重视影响队内人际关系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情感、性格等心理因素,要使学生明确意识群体的目标和自己在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参考文献:
[1] 季浏,符明秋.当代运动心理学[M].重庆:西安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钱建龙.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 孙守臣.心理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5] 粟桂桓.论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创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75-76.
[6]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 黄晓灵,白智宏.体育教学心理学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