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nary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让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教学中的教育性表现在教材内容中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有人可能会认为:社会科学的教材确有大量的思想教育内容,自然科学的教材不一定如此。
  关键词:高中化学 渗透 德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备以及物质间反应的规律等等,乍看起来,化学教学与德育工作似乎毫无关系,是两码事。其实仔细观察与思考,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方面的联系。只要善于捕捉机会,见缝插针,就能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也有相应的提高。以下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化学虽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果能结合化学课上的生动实例,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而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组织教学,潜移默化地熏陶,则不但不会影响化学教学,反而能促进化学教学。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形成正确的微粒观。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同素异形体中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质不同;硫酸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通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影响因素是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的学习,加深对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是影响因素的辨证思想的理解。总之,只要有机地、适当地结合化学课的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把知识融汇贯通,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二、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在我们这个小镇的人们每逢有婚丧嫁娶、开业庆典、新房落成等大事时必然大放鞭炮。我们学校处于镇中心,上课经常被猛烈的鞭炮声打断。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化学课上展开了题为“燃放鞭炮的危害”的讨论。同学们发言十分踊跃,最后我作小结指出,燃放鞭炮有以下几点害处:①燃放鞭炮造成噪音污染;②燃放鞭炮产生刺鼻的二氧化硫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③大量的鞭渣有碍环境卫生;④容易炸伤人及造成火灾。小结完毕,我又要求同学们回去向家长或周围的人宣讲燃放鞭炮的这些危害,劝告他们不放或少放鞭炮。这些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捕捉教育战机,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外活动时,在与学生交往与接触中,我们必须时时擦亮慧眼,及时捕捉教育战机,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适时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一般来说,犯错的学生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当时一时冲动或不理智,如打架、骂人等。而有些错误的言行举止则是社会生活中长期耳濡目染形成的坏习惯,比如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教师在发现后不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而应及时恰当的进行帮助教育,以期收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四、在化学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
  德育中的道德教育主要只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教育。
  学会与他人共处与合作,是21世纪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当代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娇惯,家庭的溺爱,生活环境优越,因此很容易滋长以自我为中心的娇纵习惯,缺乏合作精神,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如在解答开放性习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互为补充。使学生有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并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认识到与他人合作能使自己思想更广阔、更深刻。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活动或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合,一起设计实验,一起进行实验,一起分析,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式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克服自私和妒忌,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的基础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许多优势。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愿望,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学的三个环节:“导入——教学过程——教学小结”缺一不可。不过有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导入这一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可有可无。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导入的作用在教改的今天更有必要,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导入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的思绪积极地引入课堂,活跃课堂,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
期刊
内容摘要: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由于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关键词:多媒体 应用 整合    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
期刊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现代工具课程,课程的实施突出以学为主,突出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教师通常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结合任务和问题,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如教材、帮助软件、学习网站等教学媒体或借助伙伴的集体智慧等进行自主活动和探究学习,进行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试
期刊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词掌握得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外语能力的发展和运用。所以利用 记忆规律,科学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防止遗忘,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体会到理解识记和及时复习有助于英语单词的记忆,本文试图按照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 此项课题的实验设计,以研究二者对记忆英语单词的作用和意义;并对科学地、合理地记忆、复习单词的方法 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内容摘要: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尽量结合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地理课的质量。由于对本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所认识和了解,长大后还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乡土
期刊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教育改革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率先迈出改革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走出教学模式的误区,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让快乐教学,自主学习真正的在我们这片沃土生根、发芽。这是正定七中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希望。  关键词:改革 启示 希望    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应是教师观念的改革,教师是课堂的决策者与执
期刊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是中学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对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组织好初中物理教学呢?  关键词:物理 兴趣 启发思维     初中物理是中学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初中学生在物理课中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受到观察、实验的初步训练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这对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组织好初中物理教学呢?     一、培养兴趣、激发情感     在初中物理教学
期刊
“问题教学法”,即利用成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增进或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其思考能力的目的。该教学法适用于重述、关联和实现的三个学习阶段。“问题教学法”的引用,为我们启发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指明了明确的方向。身为问题设置者,我们在教学准备中必须认真去设计各种问题,以达到使学生有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去思考和参与讨论等的目的。笔者认为抓住以下几点做法来培养学生“生疑”——发现问题的本
期刊
理解理论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理解理论认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理解”。“理解”既包括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意义构造”,也包括师生达到这一目的的理解性活动;主要是指理解性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各要素都必须围绕并服从“理解”这个根本的理念,教学的所有途径、方式和内容必须遵循“理解”的教育规律——这是“理解”理论的真谛所在。英语教学中,理解的涵义是什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
期刊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理当拥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着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着所仰慕的伟人的教诲,吹拂着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滋补着精神的营养,吸收着进取的动力。要让学校充满着这样的文化气息和道德熏陶氛围,语文活动就肩负了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本文就开展语文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作一些粗略的阐述:  1、优化育人环境,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