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常见蜱传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蜱作为虫媒传染病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其携带的病原体给人类健康、野生动物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导致我国蜱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分子检测技术的提高,使得人们对蜱传病原体及其引起的疾病认识越来越深。近年来,随着新发蜱传疾病的不断报道,引起了人们对蜱传疾病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近年来较为流行的6种蜱传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特征、传播媒介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建立快速检测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VEEV)的方法。方法针对VEEV nsp1基因序列,设计了5套特异性引物进行筛选,再对反应温度进行优化,最后进行特异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在全球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特别是在年龄小于2岁的儿童中。目前仍没有安全有效疫苗和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可供使用。了解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可为研发新型抗RSV药物提供靶点。近年来,靶向融合蛋白阻止病毒进入和靶向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抑制病毒复制是RSV抑制剂及单克隆抗体研究热点。此外,以宿主因子为靶点研发抗RSV
目的了解四川省2018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IgG抗体P水平。方法抽取四川省9个区县,分7个年龄组选择1 901名健康人抽取血标本,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中麻疹、风疹、流腮IgG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901名监测对象麻疹、风疹、流腮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69%、71.59%、63.12%,抗体平均几何浓度(GMC)分别为1 289.92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在全球感染超过2亿人,发病率不断上升,给资源贫乏的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效的HCV诊断对治疗选择和治疗监测有指导意义。HCV感染检测技术包括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主要用于HCV感染筛查,操作简便,但窗口期长,不能判断病毒活动期或是既往感染。核酸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是确定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传统的变温核酸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
目的评价温度、紫外线以及3种消毒剂对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的灭活效果,确定H9N2病毒的灭活条件。方法含有1010.67TCID50/ml病毒悬液分别在50 ℃、56 ℃、60 ℃、65 ℃温度下作用10~60 min;紫外线(UV)照射从10 min至80 min,每间隔10 min取样。物理条件作用的病毒残留活性在MDCK细胞上测定,通过Reed-Muench方法计算组织半数感染剂量(TCI
目的了解上海市在2018—2019流感监测年度中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及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利用血凝抑制试验,对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上海市分离的84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进行了抗原性分析,并对其中65株病毒的H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2018—2019流感监测年度上海市主要流行6B.1分支的A(H1
期刊
目的评估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对临床病毒学的定量影响。方法分别收集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0—2018年如下记录:每年新增全基因组病毒记录数量;每年新增病毒发现文章数量;每年新增病毒准种文章数量;每年新增病毒感染基因标志物文章数量。然后应用中断时间序列法分析上述记录的变化趋势。结果自2
目的评价热力灭活和3种常见化学消毒剂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的灭活效果,为肠道病毒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活动后的消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消毒剂浓度下,按照不同的作用时间处理一定滴度的EV-A71病毒,将灭活处理后的病毒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逐日观察并记录细胞病变效应,最后计算病毒处理液的病毒滴度。结果EV-A71病毒在56 ℃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