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商讨中确定方案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一般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由学生在商讨中来确立的。与学科课程不一样的是,活动的主题相对灵活,给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它是建立在学生理性调研的基础上,由学生选择贴近生活、心理和能力实际的主题,选择感兴趣的领域;活动从一开始就广泛发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养成关注、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习惯,有效唤起他们自主参与的欲望,把生活体验与学习过程整合起来。在这个阶段活动中,学生以生活为准绳,解读社会现象,认识社会问题,并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运用进去,确定行动主题。
2008年3、4月份时,学校开展“保护环境”活动。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网页,看到2007年3月《姑苏晚报》介绍,苏州每天要发生6起毁绿事件。报道中还提到绿化监察站站长的介绍:在苏州中心城区,人为踩踏绿地,造成破坏的现象一直很严重,“自2001年起苏州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后这样的情况越发突出”。学校的外来人口子女占了75%以上,学生看了这样的报道,触动很大。同年4月份开展的“公民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关注身边事,并试图利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在研究课题的选定时,学生把“绿化带的破坏”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和自己、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
2 在准备中获得动力
在公民教育活动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材料的检索、搜集、整理、提炼等准备工作,其间,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至关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渗透公民教育的理念,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以更好地制定详尽的活动方案。教师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活动中,信息技术学科等多学科知识与探究的关系;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探究的过程,教师只起提示作用,引导学生避免不必要的堆砌和重复,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加工和有机整合,提炼出对要研究的问题有所突破的证据,让学生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这个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从繁杂的感性资料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探求出各种材料所蕴涵的、师生共同期待获取的有关事物的本质。
学校的公民教育活动的主题确立后,学生热情高涨地开始上网寻找相关资料,出调查问卷,走上街头去调查市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通过资料的搜集,学生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对绿化带被破坏造成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在网上搜索信息,找到相关保护绿化的政策。
3 在互动中得到提升
在互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信息技术等手段的运用,积极创造机会,大胆走向社会,认真实践,在行动中提升自身的智慧,在互动中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每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都分6个步骤,活动的结果是持续生成的,其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提出问题、怎样寻找相关政策、展板的制作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交流、沟通和协作。
仅以论证环节为例,学生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根据软件演示,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在听证员提出质疑后,学生做了公正客观的评述,获得听证员的肯定。在听证的过程中,每个成员运用信息技术和人际交往的智慧,将自己独特的经历、体验和感受融入集体,与他人一起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每个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得到提升,集体的水平也获得新的提高。听证会这个环节的设置,超越了其他学科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引发师生对改变学习观念这一问题的思考。
作为一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所追求的不是空中楼阁:在指导学生活动时,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倡导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融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所以富有生命力。它提倡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只是简单地记忆、练习,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提出探究性的问题,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论证,通过交流、合作,获得对问题解决的方案,并付诸行动。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在思考中追问,在行动中探寻。
活动所给予学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到实践中去试一试,自己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人们会有什么样的评价。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结构的拓展——从单学科教学到跨学科融合,也促成学习方式的转变——从灌输式接受到交互式获取。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不遵循常规,不依附权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东大街小学)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一般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由学生在商讨中来确立的。与学科课程不一样的是,活动的主题相对灵活,给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它是建立在学生理性调研的基础上,由学生选择贴近生活、心理和能力实际的主题,选择感兴趣的领域;活动从一开始就广泛发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养成关注、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习惯,有效唤起他们自主参与的欲望,把生活体验与学习过程整合起来。在这个阶段活动中,学生以生活为准绳,解读社会现象,认识社会问题,并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运用进去,确定行动主题。
2008年3、4月份时,学校开展“保护环境”活动。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网页,看到2007年3月《姑苏晚报》介绍,苏州每天要发生6起毁绿事件。报道中还提到绿化监察站站长的介绍:在苏州中心城区,人为踩踏绿地,造成破坏的现象一直很严重,“自2001年起苏州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后这样的情况越发突出”。学校的外来人口子女占了75%以上,学生看了这样的报道,触动很大。同年4月份开展的“公民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关注身边事,并试图利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在研究课题的选定时,学生把“绿化带的破坏”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和自己、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
2 在准备中获得动力
在公民教育活动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材料的检索、搜集、整理、提炼等准备工作,其间,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至关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渗透公民教育的理念,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以更好地制定详尽的活动方案。教师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活动中,信息技术学科等多学科知识与探究的关系;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探究的过程,教师只起提示作用,引导学生避免不必要的堆砌和重复,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加工和有机整合,提炼出对要研究的问题有所突破的证据,让学生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这个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从繁杂的感性资料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探求出各种材料所蕴涵的、师生共同期待获取的有关事物的本质。
学校的公民教育活动的主题确立后,学生热情高涨地开始上网寻找相关资料,出调查问卷,走上街头去调查市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通过资料的搜集,学生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对绿化带被破坏造成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在网上搜索信息,找到相关保护绿化的政策。
3 在互动中得到提升
在互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信息技术等手段的运用,积极创造机会,大胆走向社会,认真实践,在行动中提升自身的智慧,在互动中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每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都分6个步骤,活动的结果是持续生成的,其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提出问题、怎样寻找相关政策、展板的制作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交流、沟通和协作。
仅以论证环节为例,学生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根据软件演示,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在听证员提出质疑后,学生做了公正客观的评述,获得听证员的肯定。在听证的过程中,每个成员运用信息技术和人际交往的智慧,将自己独特的经历、体验和感受融入集体,与他人一起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每个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得到提升,集体的水平也获得新的提高。听证会这个环节的设置,超越了其他学科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引发师生对改变学习观念这一问题的思考。
作为一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所追求的不是空中楼阁:在指导学生活动时,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倡导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融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所以富有生命力。它提倡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只是简单地记忆、练习,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提出探究性的问题,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论证,通过交流、合作,获得对问题解决的方案,并付诸行动。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在思考中追问,在行动中探寻。
活动所给予学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到实践中去试一试,自己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人们会有什么样的评价。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结构的拓展——从单学科教学到跨学科融合,也促成学习方式的转变——从灌输式接受到交互式获取。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不遵循常规,不依附权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东大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