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语文是富有诗意的,课堂是有生命的,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人文与情感的流淌,是学生与教师、作者乃至编者之间多元的对话。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实现语文知识与学生情感的统一,从而让语文课堂真正彰显诗意的精彩。
一、平等对话,构建诗意课堂的心理场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然而受传统思维影响,“师道尊严”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课堂,甚至还有很多教师也跨不过这个台阶,总认为学生太活跃是对教师尊严的一种挑衅。其实,学习是互动的,学生的学习更需要他们内在的感悟,以及内心的主动,毕竟现在处于信息爆炸时代,方法创新已成为当今教学的重点。
比如针对写秋天的作文指导课,笔者认为秋天的素材很丰富,但是学生却很茫然,无从下笔,笔者非常恼怒,狠狠批评了他们一顿,结果他们更“不会”写了。后来笔者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发现秋天的主题的确太多,或许正因素材太多,学生才无从下笔,笔者感到后悔。下一节指导课,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教学,而是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与学生一起到校园里去寻秋。有的小组选择了花坛,有的小组选择了操场,也有的小组选择了周边的风景树等等,结果学生非常活跃,写出来的文章也很精彩,有学生写道:“树叶的外形与心脏一样。”“颜色像火跳跃一般。”……在这一节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不仅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而且还让学生跳出了课堂空间的界限,从而生成了课堂精彩,彰显了诗意课堂。
二、深挖教材,捕捉诗意课堂的生长点
教材寸土寸金,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无数专家验证过的,是最适合学生阅读的。而这里涉及的“诗意的课堂”恰恰是要把最适合学生、最贴近学生的内涵深挖出来,从而让课堂呈现一种多元互动。如果教师不认真研读文本,仅仅停留于文本表面的字词语句,那么整个课堂必然会呈现出一种“粗糙”,或者只有一种“热闹”,缺乏诗意的流淌。
比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篇课文,很多老师都会对樟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进行研读,但这仅仅是表象。樟树到处都有,为何作者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样通过提问,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开头与结尾,或者补充一些关于宋庆龄的事迹,让学生明白,写树就是写人,写樟树的高贵也就是写宋庆龄品质的高贵。这样层层引导,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还能引导学生对宋庆龄深入了解,从而形成多元互动,彰显课堂诗意。
其实,教材就是一座宝库,需要教师精心挖掘。很多时候,文本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甚至有可能是一幅插图,或者是后面的一道习题,都可以成为探寻诗意课堂的生长点。教师需要对其加以挖掘,仔细打磨,然后才有可能生成课堂的精彩。
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中的插图,是徐悲鸿自己画的奔马写意国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一句进行探究,从而感知徐悲鸿的勤奋;《泉城》《九寨沟》等课文,不仅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包含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桂花雨》这一篇课文题目中的“雨”这个字,不仅写出了摇桂花时那种桂花飘落密集的情景,更写出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和喜爱,等等。
这里,笔者认为,要让语文课堂彰显诗意精彩,前提是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作者与编者意图,尽可能围绕关键内容进行深挖探究,从而为造就诗意课堂奠定基础。
三、关注发展,突显诗意课堂的交汇处
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让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毕竟,课堂的效果最终需要通过学生来体现。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不能生搬硬套,结果导致“水土不服”。毕竟学生之间存在性格、基础、能力还有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教师需要重视这些差距,根据不同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教学。
比如《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笔者就曾把目光关注到了学生的发展上,针对“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一句,笔者曾经进行了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找一找我们身边“打破常规”的事例。一开始,学生不太懂,也不知道说什么,后来笔者偶然间发现有个后进生把书脊作为直尺使用,就大加赞赏,说这就是“不一样的思维”“打破常规的做法”。这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有学生说把雪碧瓶剪开养田螺,有学生说用易拉罐做笔筒,也有调皮学生说拿钢笔做飞镖,结果引来一阵哄笑……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学生的答案不够精彩,或者说是创意不足,但这些都是他们从自身出发,结合自身想象,从而得出的结论,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他们思考的结果。同样,课堂在他们的回答中也生成了精彩。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对话的课堂。只有真正做到让文本与学生的心灵相通,才能做到诗意课堂的真正彰显。课堂是学生的,教师要让课堂生成精彩,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必须用智慧去激发学生,在情境中引领他们寻找语文世界的精神家园,从而让整个课堂彰显诗意,流淌生命。
作者简介: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一、平等对话,构建诗意课堂的心理场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然而受传统思维影响,“师道尊严”还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课堂,甚至还有很多教师也跨不过这个台阶,总认为学生太活跃是对教师尊严的一种挑衅。其实,学习是互动的,学生的学习更需要他们内在的感悟,以及内心的主动,毕竟现在处于信息爆炸时代,方法创新已成为当今教学的重点。
比如针对写秋天的作文指导课,笔者认为秋天的素材很丰富,但是学生却很茫然,无从下笔,笔者非常恼怒,狠狠批评了他们一顿,结果他们更“不会”写了。后来笔者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发现秋天的主题的确太多,或许正因素材太多,学生才无从下笔,笔者感到后悔。下一节指导课,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教学,而是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与学生一起到校园里去寻秋。有的小组选择了花坛,有的小组选择了操场,也有的小组选择了周边的风景树等等,结果学生非常活跃,写出来的文章也很精彩,有学生写道:“树叶的外形与心脏一样。”“颜色像火跳跃一般。”……在这一节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不仅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而且还让学生跳出了课堂空间的界限,从而生成了课堂精彩,彰显了诗意课堂。
二、深挖教材,捕捉诗意课堂的生长点
教材寸土寸金,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无数专家验证过的,是最适合学生阅读的。而这里涉及的“诗意的课堂”恰恰是要把最适合学生、最贴近学生的内涵深挖出来,从而让课堂呈现一种多元互动。如果教师不认真研读文本,仅仅停留于文本表面的字词语句,那么整个课堂必然会呈现出一种“粗糙”,或者只有一种“热闹”,缺乏诗意的流淌。
比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篇课文,很多老师都会对樟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进行研读,但这仅仅是表象。樟树到处都有,为何作者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样通过提问,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开头与结尾,或者补充一些关于宋庆龄的事迹,让学生明白,写树就是写人,写樟树的高贵也就是写宋庆龄品质的高贵。这样层层引导,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还能引导学生对宋庆龄深入了解,从而形成多元互动,彰显课堂诗意。
其实,教材就是一座宝库,需要教师精心挖掘。很多时候,文本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甚至有可能是一幅插图,或者是后面的一道习题,都可以成为探寻诗意课堂的生长点。教师需要对其加以挖掘,仔细打磨,然后才有可能生成课堂的精彩。
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中的插图,是徐悲鸿自己画的奔马写意国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一句进行探究,从而感知徐悲鸿的勤奋;《泉城》《九寨沟》等课文,不仅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包含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桂花雨》这一篇课文题目中的“雨”这个字,不仅写出了摇桂花时那种桂花飘落密集的情景,更写出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和喜爱,等等。
这里,笔者认为,要让语文课堂彰显诗意精彩,前提是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作者与编者意图,尽可能围绕关键内容进行深挖探究,从而为造就诗意课堂奠定基础。
三、关注发展,突显诗意课堂的交汇处
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让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毕竟,课堂的效果最终需要通过学生来体现。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不能生搬硬套,结果导致“水土不服”。毕竟学生之间存在性格、基础、能力还有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教师需要重视这些差距,根据不同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教学。
比如《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笔者就曾把目光关注到了学生的发展上,针对“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一句,笔者曾经进行了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找一找我们身边“打破常规”的事例。一开始,学生不太懂,也不知道说什么,后来笔者偶然间发现有个后进生把书脊作为直尺使用,就大加赞赏,说这就是“不一样的思维”“打破常规的做法”。这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有学生说把雪碧瓶剪开养田螺,有学生说用易拉罐做笔筒,也有调皮学生说拿钢笔做飞镖,结果引来一阵哄笑……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学生的答案不够精彩,或者说是创意不足,但这些都是他们从自身出发,结合自身想象,从而得出的结论,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他们思考的结果。同样,课堂在他们的回答中也生成了精彩。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对话的课堂。只有真正做到让文本与学生的心灵相通,才能做到诗意课堂的真正彰显。课堂是学生的,教师要让课堂生成精彩,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必须用智慧去激发学生,在情境中引领他们寻找语文世界的精神家园,从而让整个课堂彰显诗意,流淌生命。
作者简介: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