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早期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幼儿语言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乃至其他领域的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63-01
在欧美发达国家,孩子们的早期阅读得到了早期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系统地研究早期阅读,而其他一些国家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把儿童智力教育的重点放到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儿童早期阅读被看做是教育的重要发展项目。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早期阅读教育在我国幼教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许多幼儿园出于种种目的开展了早期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由于对儿童早期阅读缺乏科学的认识,许多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出现了偏差。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读书、早期识字、早期诵读等。对于形形色色的理解和行为上的偏差,有人认为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遇到了早期阅读的狭窄瓶颈。
一、阅读活动的实质
阅读活动是阅读者借助视觉器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一种心理特征。阅读能力所反映的活动过程就是感知、加工、贮存、运用几个过程在同一时间里,纵横交错地进行工作的过程。它需要幼儿具备感知能力、加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多种能力的参与才能完成。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人的认知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人的情感、动机、兴趣、爱好也都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再者,由于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即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词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这种文字存在着许多缺点:只表意不表音,不易读出字音;结构复杂,笔划太多。因此,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阅读汉语这样的表意文字对儿童来讲可能比学会阅读英语这种表音文字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阅读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高级活动,对于幼儿来讲并不容易。
二、创建适宜的阅读环境
(一)建立立体阅读墙。
我园大块墙面较多,我们选用了几大块进行阅读墙设置。一是“从小学做人”板块。我们以“感恩、诚信、专注、合作”为主题,选取精彩的、有代表性的画面呈现给幼儿。二是“我最有礼貌”板块。在走廓墙面上,有精典故事中的对话场景,“请”“谢谢”“你好”“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在图画的帮助下跃然墙上。三是“快乐成长”板块。我们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故事背景,精美的画面、生动的情节。在班级之间的公用墙面,我们设置了大幅的经典童话宣传图,孩子一进幼儿园,似乎就进入了童话世界。在故事墙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笔、纸和色彩,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自由描绘长卷。冷硬的墙面在阅读画图的点缀下变得丰富多彩,师幼一起参与互动,有画,有字,有家长记录的阅读卡。立体阅读墙使“阅读无处不在,处处皆可阅读”。
(二)设置自主阅读区。
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设置了自主阅读区域,让孩子在区域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如我们在底楼设置了“书香小径”长廊:利用图片演示阅读规则,孩子们一看就懂;温馨的五彩地毯和靠垫、卡通形象的阅读标记、取放方便的书架,为幼儿课间、放学后等空余时间的自主阅读提供了良好场所,令孩子们留恋忘返。在智慧图书馆、红苑书店、现代书城等游戏区,幼儿可去书架选取自己喜欢的图书,也可去小电脑上查阅自己想要的图书,还可找一个适合自己独立阅读的角落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当他们读到兴奋处,可以去表达区,拿起画笔,画图书角色、画阅读后的联想;也可去表演区,选择道具和同伴一起再现故事情节。
(三)建立亲子图书室。
我们建议家长在自己书房内给孩子設置一个独立空间,为孩子设置一个小小图书馆,方便孩子阅读。
三、培养早期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培养儿童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利用一定的指导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形成,促进儿童从亲子阅读、分享阅读向自主阅读的过渡。
(一)通过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丰富幼儿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幼儿口头语言的丰富性与语音敏感性直接影响幼儿书面语言的认知与理解。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为幼儿接触与掌握书面语言奠定基础。
(二)激发幼儿感知书面语言的动机与兴趣,初步了解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一一对应关系。
使幼儿具有感知书面语言的动机与兴趣,是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阅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是通过幼儿自身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应为幼儿提供属于自己的、书面语言刺激丰富的环境;经常进行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榜样,使幼儿获得阅读的态度倾向及情感与动机。幼儿的学习具有形象性、情境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通过直观的实物形象与汉字相匹配的方法,使幼儿了解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为幼儿创设图文并茂的阅读环境,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活动区角等地摆放的物品,家里的家具、墙壁、生活用品与汉字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认识自己的名字、了解书信的意义等活动的开展,使儿童初步了解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关系。
(三)通过语义策略,提高幼儿阅读知识的识记效果,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力。
在幼儿阅读学习过程中,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对其进行语义编码,提高幼儿识字效果,增强幼儿理解能力。主要可利用以下策略:反复阅读:根据幼儿的年龄不同,采取不同的反
复阅读策略。幼儿小班儿童由于注意力时间短,注意力易分散,理解能力较差,简单机械的重复易造成幼儿的疲劳与厌烦。可选择一些内容相对简单,情节重复出现的阅读材料。对于中大班儿童可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反复阅读。在反复阅读中提高幼儿识记效果,增强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感受力与理解力。多种活动的整合:阅读活动的同时,应整合其他领域的活动,如结合阅读材料内容进行音乐、美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活动,增强幼儿阅读活动的操作性,不仅能引发幼儿兴趣,维持注意力,而且可使幼儿在操作中建立表象,理解能力得到发展。充分利用背景知识: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新的信息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靠幼儿自身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成人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用旧的知识来帮助幼儿理解新的知识,并将新知识进行同化,纳入到自己认知结构中。
参考文献:
[1]凯瑟琳·斯诺.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胡美华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1
[2]佘雯,周丽丽.幼儿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8,(1)
[3]朱鸿菊.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浅探.学前教育研究,2007,(3):28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63-01
在欧美发达国家,孩子们的早期阅读得到了早期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系统地研究早期阅读,而其他一些国家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把儿童智力教育的重点放到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儿童早期阅读被看做是教育的重要发展项目。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早期阅读教育在我国幼教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许多幼儿园出于种种目的开展了早期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由于对儿童早期阅读缺乏科学的认识,许多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出现了偏差。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读书、早期识字、早期诵读等。对于形形色色的理解和行为上的偏差,有人认为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遇到了早期阅读的狭窄瓶颈。
一、阅读活动的实质
阅读活动是阅读者借助视觉器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一种心理特征。阅读能力所反映的活动过程就是感知、加工、贮存、运用几个过程在同一时间里,纵横交错地进行工作的过程。它需要幼儿具备感知能力、加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多种能力的参与才能完成。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人的认知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人的情感、动机、兴趣、爱好也都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再者,由于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即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词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这种文字存在着许多缺点:只表意不表音,不易读出字音;结构复杂,笔划太多。因此,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阅读汉语这样的表意文字对儿童来讲可能比学会阅读英语这种表音文字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阅读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高级活动,对于幼儿来讲并不容易。
二、创建适宜的阅读环境
(一)建立立体阅读墙。
我园大块墙面较多,我们选用了几大块进行阅读墙设置。一是“从小学做人”板块。我们以“感恩、诚信、专注、合作”为主题,选取精彩的、有代表性的画面呈现给幼儿。二是“我最有礼貌”板块。在走廓墙面上,有精典故事中的对话场景,“请”“谢谢”“你好”“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在图画的帮助下跃然墙上。三是“快乐成长”板块。我们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故事背景,精美的画面、生动的情节。在班级之间的公用墙面,我们设置了大幅的经典童话宣传图,孩子一进幼儿园,似乎就进入了童话世界。在故事墙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笔、纸和色彩,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自由描绘长卷。冷硬的墙面在阅读画图的点缀下变得丰富多彩,师幼一起参与互动,有画,有字,有家长记录的阅读卡。立体阅读墙使“阅读无处不在,处处皆可阅读”。
(二)设置自主阅读区。
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设置了自主阅读区域,让孩子在区域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如我们在底楼设置了“书香小径”长廊:利用图片演示阅读规则,孩子们一看就懂;温馨的五彩地毯和靠垫、卡通形象的阅读标记、取放方便的书架,为幼儿课间、放学后等空余时间的自主阅读提供了良好场所,令孩子们留恋忘返。在智慧图书馆、红苑书店、现代书城等游戏区,幼儿可去书架选取自己喜欢的图书,也可去小电脑上查阅自己想要的图书,还可找一个适合自己独立阅读的角落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当他们读到兴奋处,可以去表达区,拿起画笔,画图书角色、画阅读后的联想;也可去表演区,选择道具和同伴一起再现故事情节。
(三)建立亲子图书室。
我们建议家长在自己书房内给孩子設置一个独立空间,为孩子设置一个小小图书馆,方便孩子阅读。
三、培养早期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培养儿童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利用一定的指导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形成,促进儿童从亲子阅读、分享阅读向自主阅读的过渡。
(一)通过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丰富幼儿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幼儿口头语言的丰富性与语音敏感性直接影响幼儿书面语言的认知与理解。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为幼儿接触与掌握书面语言奠定基础。
(二)激发幼儿感知书面语言的动机与兴趣,初步了解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一一对应关系。
使幼儿具有感知书面语言的动机与兴趣,是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阅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是通过幼儿自身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应为幼儿提供属于自己的、书面语言刺激丰富的环境;经常进行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榜样,使幼儿获得阅读的态度倾向及情感与动机。幼儿的学习具有形象性、情境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通过直观的实物形象与汉字相匹配的方法,使幼儿了解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为幼儿创设图文并茂的阅读环境,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活动区角等地摆放的物品,家里的家具、墙壁、生活用品与汉字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认识自己的名字、了解书信的意义等活动的开展,使儿童初步了解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关系。
(三)通过语义策略,提高幼儿阅读知识的识记效果,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力。
在幼儿阅读学习过程中,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对其进行语义编码,提高幼儿识字效果,增强幼儿理解能力。主要可利用以下策略:反复阅读:根据幼儿的年龄不同,采取不同的反
复阅读策略。幼儿小班儿童由于注意力时间短,注意力易分散,理解能力较差,简单机械的重复易造成幼儿的疲劳与厌烦。可选择一些内容相对简单,情节重复出现的阅读材料。对于中大班儿童可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反复阅读。在反复阅读中提高幼儿识记效果,增强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感受力与理解力。多种活动的整合:阅读活动的同时,应整合其他领域的活动,如结合阅读材料内容进行音乐、美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活动,增强幼儿阅读活动的操作性,不仅能引发幼儿兴趣,维持注意力,而且可使幼儿在操作中建立表象,理解能力得到发展。充分利用背景知识: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新的信息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靠幼儿自身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成人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用旧的知识来帮助幼儿理解新的知识,并将新知识进行同化,纳入到自己认知结构中。
参考文献:
[1]凯瑟琳·斯诺.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胡美华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1
[2]佘雯,周丽丽.幼儿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8,(1)
[3]朱鸿菊.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浅探.学前教育研究,200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