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加热炉区机械设备问题分析与改进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轧钢加热炉为步进梁蓄热式烧嘴加热炉,自投产以来炉子本体设备能够持续安全、稳定的运行,但像上料台架、提升机、入炉辊道、平移缸等设备却暴露了许多设计缺陷和施工质量方面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有效的改进使其能够正常、安全、稳定的运转。
  关键词:轧钢加热炉 问题分析 设备改进 对比表
  中图分类号:T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011-01
  引言:随着生产的持续进行,我加热炉机械设备存在的诸多问题给生产和维修造成了许多困难。
  一、问题分析
  1.上料台架存在问题与分析
  上料台架属外围供料设备,在生产不需要热送时就会用上料台架进行供料,上料台架上一般可放80吨左右的钢坯。由于上料台架底座的混凝土基础抗震、抗压强度差,随着生产的进行基础逐渐出现裂痕、松动现象,因此经常造成上料台架出现地脚螺栓松动、切断,轨道脱轨等现象
  在试生产阶段还发现,在将钢坯送至热送辊道位置时,由于上料台架的推钢机拨抓压板高于热送辊道辊面,在推钢机返回时压板又将钢坯带回,因此不能将钢坯顺利送到提升机滑道上。
  2.提升机存在问题与分析
  加热炉提升机采用链条式,用提升机大链上的钩子将钢坯提运至入炉辊道上。在提升机试运转时就发现了这样一问题:在提升机导轮通过提升机上底座基础位置时被卡住了。这是由于底座间距在设计时出了问题。
  提升机正式投产以后上底座混凝土基础出现了和上料台架基础一样的问题,由于混凝土基础抗压强度差,不够牢固,随着生产时间延长,造成基础越来越松动,个别严重的连地脚螺栓都被拔了出来。底座松动后提升机大梁也出现了跑偏现象,跑偏后导轮轨道间的距离就发生了改变,提升机大链经常出现卡轮、卡链、断链等情况。
  在提升机设备运转一年后,由于提升机大链松,提升机钩子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调整机构滑块与丝杠间已锈死,不能进行调 ,因此在提钢坯时各链条间受力不均匀,就会出现卡链、断链情况。
  提升机导轮轨道在设计时没能将其延伸至提升机上链轮轴心位置,提升机在将钢坯送至上链轮位置时,导轮脱离轨道就会向外侧闪动一下。如果钢坯较弯的话很容易坠落至下滑道,造成滑道變形、折断。
  3.入炉辊道存在问题与分析
  钢坯由提升机经弧形轨道滑落至入炉轨道上,而钢坯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下滑速度越来越快,轨道与辊道间高度越高,瞬间产生的冲击力就越大。在设备运转一段时间后辊子轴端经常出现开焊、折断等现象,电机地脚也了出现松动、折断现象,并且辊子轴承使用周期短,辊道地脚螺栓几乎每天都需要紧固。
  二、设备改进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生产和维修造成了诸多困难,不但使设备备件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去维修和维护。因此必须解决这些问题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1.上料台架改进
  造成上料台架底座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底座混凝土基础抗压、抗震强度差,如何提高混凝土基础强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将底座与基础、基础与基础连为一体再次灌浆,这样有效的提高了基础的抗压、抗震强度。
  上料台架的拨抓压板在返回时的带钢现象主要是由于压板过高的原因。将压板放在台架内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经反复试验将20mm的铁板作压板最为合适,过厚会卡住拨抓,而过薄强度又不够。
  2.提升机的改进
  我们对每个基础间的距离和导轮距离进行了实际测量,按导轮的运行轨迹在基础上凿出一条轨道,使其能够顺利通过。
  提升机上底座基础与上料台架的底座基础一样都是基础的强度差,不够牢固造成的,因此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和加固上料台架地座基础同样的方法:将基础与基础、基础与底座连为一体再次灌浆。为了进一步加固提升机大梁,在将大梁调正、调平后又用两根300x300的H型钢将所有大梁连为一整体。
  对于提升机调整机构滑块与丝杠生锈问题,我们对其进行了重新更换,更换后的调整机构滑块轨道与以前的相比更易助滑块滑动,丝杠部分更容易调节和保养。
  为了解决提升机掉钢问题,我们采用延长导轮轨道的方法:用180槽钢做延长轨道,延长至链轮中心位置,使其顺利过度到链轮上。对由于掉钢所造成折断、变形的下滑道进行改进更换,将原来的30mm双列滑道改造成50mm的单列滑道。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后提升机没有在出现卡轮、卡链、大梁跑偏、底座松动及掉钢坯等现象的发生。运行状况表明改进后的提升机时相当成功的。
  3.入炉辊道的改进
  入炉辊道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钢坯下滑产生的瞬间冲击力过大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要么降低滑轨与辊道的高度,要么加减震装置。由于钢坯辊道与炉门入口的行走路线已设计好,因此前种方法不可行。所以我们只有采用第二种方法:在辊道架子与底座间加减震弹簧可以有效防止冲击力对辊道设备造成的破坏,另外将电机--减速机改装道平台上,减速机与辊子间用万向联轴器连接,这样电机就不会受冲击力的影响,有效的保护了设备。目前入炉辊道稳定的运行情况表明改进后的入炉辊道非常成功。
  三.结束语
  “我们面前没困难,困难面前由我们”在我维检车间领导和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之下将以前设备故障频发的加热炉改进成设备运转正常、安全、稳定的加热炉。不但大大减少了备件的损耗,而且减少了大量的人力消耗,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冶金学会轧钢技术与学术交流会 论文集》北戴河河北冶金学会. 2005年8月
  2.《轧钢》第二卷第二期 2003年
其他文献
摘 要: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平面上高度水淹,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纵向上受诸多低渗、低压薄差层影响,剩余油识别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地层出砂亏空,套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地层构造、井身质量、作业施工、管外液柱压差、地层及井液腐蚀、高压注水、油水井周围岩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导致套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作业施工难度加大。在井下作业施工中,常遇到用与井下管柱重量相同的提升力而不能提起管柱的现象,叫卡钻。本
期刊
中图分类号:TF046.4  摘要:众所周知,轴承是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轴承看似简单,可在设备上的应用却是无处不在,作为精密元件,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它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在设备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烧结系统环境差、灰尘大、温度高,故轴承的使用和维护就较为特殊,需作为设备点检、检修的重点。  关
期刊
摘要母线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元件,通常连有众多的其他元件,一旦母线故障将使这些元件停电,从而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传统的母差保护在现代的应用中存在许多弊端,本文应用最新的微机综保,通过对大庆石化公司热电厂传统母线保护的改进,来实现母线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系统;元件;保护  中图分类号:TM774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微机母线保护被大量应用,其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其
期刊
摘要:时代进步和信息技术发展,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更多地被人们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更多的使用到电力系统当中。如何进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使电气自动化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是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设计中极其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改造和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目前对于电气自动化的研究,主要对电气自动化的特点、发展,及电气自动化的使用和设计理念等几个方
期刊
中图分类号:TP393.01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广域保护分区的蚁群算法模型,并以站间通信可靠性以及厂站的关联度为目标函数进行计算寻解,将寻找中心站作为蚁群的聚类问题,并利用蚁群信息素寻找最优路径的过程中,以通信可靠性和节点关联度为依据来模拟蚂蚁的禁忌表和信息素更新方式,结合已经分区的中心站的影响。通过模拟子站的蚂蚁的全部遍历而对预设中心站的选择。在中心站确定后保护区域确定,并验证交叉和完
期刊
摘要:为切实抓好、做好工会工作,在工会组织建设和开展有效服务上需要进行有效地创新,操作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创新,就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最大限度地彰显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三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四是要进一步创新,就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工作的活力;五是要进
期刊
摘要:变电站二次设备在线运行状态监测是指对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等)的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对于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均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我国电网规模发展迅猛,随之输电线路也越来越复杂,在线的继电保护装置数量迅增,使得通信通道、节点数量等监测对象明显增加,设备检修维护任务也更加繁重。智能变电站二次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二次设备的监测数量,使系统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本文重点阐述了智能
期刊
摘要: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开采煤炭资源的技术也随着实际生产的要求而逐步提升。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工程的作业量和人工,也是煤矿开采安全性提升的表现。  关键词:井下采煤 采煤工艺 合理选择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001-01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矿藏贮存丰富,是国际上的煤炭
期刊
摘要:机械工人的专业技能之一是车工技能,作为一名机械工作人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针对如何更好的掌握车工技能提出了自己的相关看法,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  关键词:车工 技巧 体会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010-01  车工技能在机械员工的职业技能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多数机械工作人员来说,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学好这项技能
期刊
摘要:在煤矿采煤工作中,工作面顶板事故时有发生,其不仅严重影响煤矿开采的工作进度,甚至还威胁煤矿开采人员的身心安全。因此,如何迅速解决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问题就成为了煤矿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此叙述了煤矿采煤过程中工作面的顶板防治技术及措施。  关键词:煤矿;工作面;顶板;防治技术;  【分类号】:TD327.2  一、直接顶在初次放顶时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1、直接顶在初次放顶时的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