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一种教育教育活动,对大学生大学目标的确定、职业目标的形成和实现,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措施,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课程建设
目前,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来说,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以及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就业形势的变化,社会的导向以及学生的需求等方面,調整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认识还不够清晰,对职业环境认识不清,职业期望过高,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实施方案等问题。因此,无论是从客观还是主观上都反映了在高校课程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大学生大学学习目标的确定、职业目标的形成和实现,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只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客观地分析,才能提出一些符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实效和要求的可行性措施,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一、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设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通常只是以讲座的形式给毕业班学生开展,也有部分高校在大学四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课程,在教学改革之后仍然大多高校是给高年级的大三、大四学生开设此门课程,然而很多高校大四的学生都已经走上了实习岗位,或者开始忙于找工作,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度呈现出明显的临时性,突击性的特征。因此,正是由于课程开展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发挥不了它本来该起的作用,对学生也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仍然很茫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认识不清,更别提有明确的规划了。
2、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目前,担任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授课教师多是高校里兼职教师,或者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辅导员兼任,专业教师很少,虽然有的学校对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授课老师或者辅导员进行了统一的培训,但是这些接受培训的授课教师专业知识背景、经验以及理论修养相对参差不齐,且很多老师还有本职工作要开展。因此,针对就业指导仅仅局限于就业形势、求职技巧、以及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分析讲解,授课形势单调,教学过程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够清晰,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大大削弱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就业指导教学效果不佳。
3、课程重视程度仍不足
教学改革之后,虽然一些高校对职业规划课程的改革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高校基本都开设了此课程,但是大多高校尚未将它作为一门专业的课程来研究。全国高校已经普遍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但是大学高校只是将目光锁定在就业率方面,对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意义认识不足,也不够重视,使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全国很少有高校成立了专门的课程教研室,也没有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和有效的质量反馈系统,教学计划实施缺少严谨科学的态度,教学内容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缺失,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方面随意性较大,未能将课程建设提高的规范化、系统化。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策略
1、课程开设全程性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在不同的年级,设定不同的目标,进行不同的指导。针对大一的学生,应尽快帮助他们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身份的转变,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对大学里的学习、生活做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规划,树立一个职业奋斗目标;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应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的同时,做好求职的准备和心理调适;而对于大四毕业生来说,应以就业服务为主,进行一些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以及求职技巧的培训,从而使大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顺利就业。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越早开设越好,这样可以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以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和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所学的专业,另外,也可以促使大学生从刚进入高校就开始关注就业,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明确自己长期发展的职业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进行选择、获得并且适应自己将来发展的职业。
2、教师队伍专业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需要一支专业化的教学队伍。该课程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性和时效性很强,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效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前提,是推进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保证。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高校也应该对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人员身份给予明确的界定,将其同专业教师等同对待,促进该课程教师的职业发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校还应该选拔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送出去进行系统地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管理水平,增加就业指导能力。
3、教学管理规范化
首先,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注重教学质量反馈,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与其他教学工作同等对待,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也使教师和学生重视这门课。同时该课程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基础,同时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面试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重要,所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全程的,专业的,规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才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顺利踏上理想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 曹丽颖.从提高农业院校就业率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学理论研究,2010,3:136.
[2] 隆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5:21.
[3] 包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9.
[4] 贺向红.加强毕业学生就业指导树立高职学生就业观念[J].职业教育,2010,1:176.
[5] 刘政红.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120.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课程建设
目前,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来说,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以及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就业形势的变化,社会的导向以及学生的需求等方面,調整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认识还不够清晰,对职业环境认识不清,职业期望过高,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实施方案等问题。因此,无论是从客观还是主观上都反映了在高校课程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大学生大学学习目标的确定、职业目标的形成和实现,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只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客观地分析,才能提出一些符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实效和要求的可行性措施,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一、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设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通常只是以讲座的形式给毕业班学生开展,也有部分高校在大学四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课程,在教学改革之后仍然大多高校是给高年级的大三、大四学生开设此门课程,然而很多高校大四的学生都已经走上了实习岗位,或者开始忙于找工作,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度呈现出明显的临时性,突击性的特征。因此,正是由于课程开展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发挥不了它本来该起的作用,对学生也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仍然很茫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认识不清,更别提有明确的规划了。
2、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目前,担任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授课教师多是高校里兼职教师,或者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辅导员兼任,专业教师很少,虽然有的学校对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授课老师或者辅导员进行了统一的培训,但是这些接受培训的授课教师专业知识背景、经验以及理论修养相对参差不齐,且很多老师还有本职工作要开展。因此,针对就业指导仅仅局限于就业形势、求职技巧、以及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分析讲解,授课形势单调,教学过程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够清晰,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大大削弱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就业指导教学效果不佳。
3、课程重视程度仍不足
教学改革之后,虽然一些高校对职业规划课程的改革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高校基本都开设了此课程,但是大多高校尚未将它作为一门专业的课程来研究。全国高校已经普遍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但是大学高校只是将目光锁定在就业率方面,对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意义认识不足,也不够重视,使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全国很少有高校成立了专门的课程教研室,也没有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和有效的质量反馈系统,教学计划实施缺少严谨科学的态度,教学内容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缺失,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方面随意性较大,未能将课程建设提高的规范化、系统化。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策略
1、课程开设全程性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在不同的年级,设定不同的目标,进行不同的指导。针对大一的学生,应尽快帮助他们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身份的转变,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对大学里的学习、生活做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规划,树立一个职业奋斗目标;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应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的同时,做好求职的准备和心理调适;而对于大四毕业生来说,应以就业服务为主,进行一些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以及求职技巧的培训,从而使大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顺利就业。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越早开设越好,这样可以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以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和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所学的专业,另外,也可以促使大学生从刚进入高校就开始关注就业,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明确自己长期发展的职业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进行选择、获得并且适应自己将来发展的职业。
2、教师队伍专业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需要一支专业化的教学队伍。该课程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性和时效性很强,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效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前提,是推进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保证。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高校也应该对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人员身份给予明确的界定,将其同专业教师等同对待,促进该课程教师的职业发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校还应该选拔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送出去进行系统地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管理水平,增加就业指导能力。
3、教学管理规范化
首先,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注重教学质量反馈,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与其他教学工作同等对待,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也使教师和学生重视这门课。同时该课程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基础,同时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面试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重要,所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全程的,专业的,规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才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顺利踏上理想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 曹丽颖.从提高农业院校就业率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学理论研究,2010,3:136.
[2] 隆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5:21.
[3] 包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9.
[4] 贺向红.加强毕业学生就业指导树立高职学生就业观念[J].职业教育,2010,1:176.
[5] 刘政红.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