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交替沉淀法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优化制备与表征

来源 :催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0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酸-碱交替沉淀法制备了Cu基甲醇合成催化剂放大样(500 g),并用X射线衍射、低温N2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系统考察了制备条件(搅拌速度、溶液滴加速度、盐和碱溶液浓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酸-碱交替沉淀法制备的Cu基甲醇合成催化剂中,Cu和Zn组分以无定形的CuO-ZnO固溶体存在,使得CuO和ZnO的晶粒减小,导致催化剂的晶粒度较小,粒径尺寸分布较均匀,结晶度相对较低,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采用酸-碱交替沉淀法制备的Cu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具有较高的Cu分散度
其他文献
用NH3-TPD方法研究了相同硅铝比不同相组成的BEA/MOR (β沸石与丝光沸石两相共生分子筛)样品的酸性,并考察了其对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不同相组成的共生
以CO2为抗溶剂介质,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超临界抗溶剂法制备了Al2O3前驱体硝酸铝纳米颗粒,考察了温度和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制备过程的影响,并通过焙烧前驱体硝酸铝制得了纳米Al2O3
本文是 2 0多年前的试验总结 ,作为交流经验。地震预测预报的关键是临震前三要素 (时间、地点、震级 )及地震影响范围的预测预报。要做到临震预报 ,就要观测临震前的直接性前兆信息。地应变变化是临震的直接性前兆信息之一。本文用地震力学观点 ,采用自制地应变传感器观测水平地应变变化 ,找出水平地应变变化与临震的关系 ,从而作出地震临震前三要素的预测预报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地震科学基金课题档案归档范围,就如何做好地震科学基金课题档案管理,从行政监督制约、档案人员的管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并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含量MgO改性的γ-Al2O3,采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NH3的程序升温脱附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表面酸性和氧化还原性质,并对CuCl2-K
黄海及其边缘 ,经历史地震资料整理、地震参数估定与编目 ,截至 1949年 8月 ,共有M≥ 3级地震 2 187次 ,其中M≥ 434级地震 2 5 9次。资料显示大致有三个相对集中活跃区 ,16世纪曾有过历史地震活动高潮。
本文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 ,结合近 1 9年来的资料分析了 1 0号泉水中氦含量变化的映震特征 :氦含量变化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 ,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泉点即流量测值遵循 :背景值—趋势性上升 (或突升 )—最高值—趋势性下降 (或突降 )—恢复至背景值的变化过程。而地震常常发生在氦含量由高变低的过程中。最后初步认定了泉点较好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氦特有的化学特性是该泉氦具有映震灵敏
通过对四川及邻区(云南省境内)的32个地壳形变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测量场地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四川及邻区主要是川滇块体内各活动构造带的断层活动习性、量级和时序变化特征。
期刊
怎样引导学生品味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呢?除了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外,还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