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狡喝多了,面前给他斟酒的女人那么漂亮,他真想摸一摸。天遂人愿,此时醺风吹灭了烛火,大家一片惊叹,唐狡不由自主伸手拽住了女人的胳膊。他没想到女人反应快,更没想到女人没有尖叫,而是反手摘掉了他帽子上的簪缨。
唐狡心凉到了底,酒也差不多醒了。他调戏的这个女人是上司的宠妃——他的上司是楚王。他几乎可以想象,蜡烛点燃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只有自己的帽子上没有簪缨,然后,自己的脑袋也得搬家。
出人意料的是,女人向楚王嘀咕完了以后,楚王下令讓所有人摘掉帽子。于是,大家都光着头,继续下面的宴席。没人提妃子被调戏的事情,在座的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唐狡明白,是楚王放过了他。
这顿饭后不久,楚国与郑国开战。唐狡自请为先锋,摧城拔寨,为楚王卖了死命。霸主晋国发兵救郑,被楚国成功地击溃。楚国报了城濮之战的旧仇,还成了新的霸主。这个宽宏大量又喜爱吃喝的楚王,就是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他一辈子干了不少漂亮事,“摘缨会”是其中之一,估计也是最漂亮的一顿饭,蜡烛重新点起的时候,几乎可以看到楚国未来的辉煌。
在战乱频繁的年代,以饭局改变历史,似乎是常用手法。最擅长此道的是秦国。商鞅伐魏,两军相见,商鞅设下饭局,吃着吃着翻了脸,擒获魏军主将公子昂,大破魏军,魏国从此一蹶不振。武关会盟,秦国又在饭局上扣押了楚怀王,后来又攻下楚国国都,屈原投江。不过这一招有一次失灵了。在渑池会上,秦王命令屡败的赵王鼓瑟,试图从心理上打倒赵国,谁知道却被胆大的蔺相如抓住,以“颈血溅大王”为威胁,逼着秦王击缶,这才拉平了双方。酒席上双方斗智斗勇也斗嘴,赵国终不屈服,这才有了后来的将相和,有了长达七年的秦赵抗衡。
一顿饭建立一个朝代的事情,还发生在晋朝。那时西晋覆亡,士家大族衣冠渡江,到了江南,群龙无首,坐以待毙。还是曾经当过朝廷重臣的王导有主意,在建业郊外新亭的士大夫饭局上,他对着哭哭啼啼的大臣们说:“哭什么啊,我们应该帮助皇室恢复神州嘛。”在他的倡导下,大家才拥立了晋元帝,有了东晋。
王导经常有饭局的。还记得西晋石崇夸富,让美人劝酒,谁不喝就杀那个劝酒的姑娘么?那天死活不喝导致三个姑娘被杀的犟头,叫王敦,是王导堂哥,而当时王导就坐在王敦旁边。目睹三个女孩被杀,王导很不落忍,劝王敦喝酒,王敦说:“他杀他家的人,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哥俩的性格从酒局上就看出来了。后来王导平安做官很长时间,王敦却谋反起兵,死后还被戮尸示众。
到了宋朝,饭局依旧起着改变历史的作用,不过文明了些,吃饭不带杀人了。宋太祖请石守信高怀德一干大将吃饭,边吃边和他们探讨如何避免失眠,最后把失眠的原因归结到担心“黄袍加身”重演上。大家都是明白人,赶紧交权。杯酒释兵权以后,宋朝的基业稳固下来,唐末几百年来的内乱,才算停止。
到了宋真宗朝,还有一次惊心动魄的饭局,不过这顿饭只有一个人吃,而且也是吃给别人看的。当时辽兵大举入侵,宋真宗无奈亲征,被宰相寇准连哄带咋呼带到澶州北城。寇准夸口五天解决战事,宋真宗不放心,派人盯着寇准在干什么——寇准正在城楼上大吃大喝,歌舞欢宴呢。这饭吃得城下的辽兵心里含糊,最后答应了宋朝的讲和条件,结下澶渊之盟,辽宋之间,获得了近百年的和平。
很多人念叨宋朝的好,说宋朝不杀文人,文化经济都昌明。宋朝的饭局也不那么严肃了。真正把“饭”与“局”结合起来的变成一个词的,据说就是宋朝——吃饭布局。但因为饭局相连,饭未必香,心思恐怕也都不在吃上。历史就在这样的饭局中向前走去了。
(摘自《滨海时报》 图/商海春)
唐狡心凉到了底,酒也差不多醒了。他调戏的这个女人是上司的宠妃——他的上司是楚王。他几乎可以想象,蜡烛点燃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只有自己的帽子上没有簪缨,然后,自己的脑袋也得搬家。
出人意料的是,女人向楚王嘀咕完了以后,楚王下令讓所有人摘掉帽子。于是,大家都光着头,继续下面的宴席。没人提妃子被调戏的事情,在座的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唐狡明白,是楚王放过了他。
这顿饭后不久,楚国与郑国开战。唐狡自请为先锋,摧城拔寨,为楚王卖了死命。霸主晋国发兵救郑,被楚国成功地击溃。楚国报了城濮之战的旧仇,还成了新的霸主。这个宽宏大量又喜爱吃喝的楚王,就是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他一辈子干了不少漂亮事,“摘缨会”是其中之一,估计也是最漂亮的一顿饭,蜡烛重新点起的时候,几乎可以看到楚国未来的辉煌。
在战乱频繁的年代,以饭局改变历史,似乎是常用手法。最擅长此道的是秦国。商鞅伐魏,两军相见,商鞅设下饭局,吃着吃着翻了脸,擒获魏军主将公子昂,大破魏军,魏国从此一蹶不振。武关会盟,秦国又在饭局上扣押了楚怀王,后来又攻下楚国国都,屈原投江。不过这一招有一次失灵了。在渑池会上,秦王命令屡败的赵王鼓瑟,试图从心理上打倒赵国,谁知道却被胆大的蔺相如抓住,以“颈血溅大王”为威胁,逼着秦王击缶,这才拉平了双方。酒席上双方斗智斗勇也斗嘴,赵国终不屈服,这才有了后来的将相和,有了长达七年的秦赵抗衡。
一顿饭建立一个朝代的事情,还发生在晋朝。那时西晋覆亡,士家大族衣冠渡江,到了江南,群龙无首,坐以待毙。还是曾经当过朝廷重臣的王导有主意,在建业郊外新亭的士大夫饭局上,他对着哭哭啼啼的大臣们说:“哭什么啊,我们应该帮助皇室恢复神州嘛。”在他的倡导下,大家才拥立了晋元帝,有了东晋。
王导经常有饭局的。还记得西晋石崇夸富,让美人劝酒,谁不喝就杀那个劝酒的姑娘么?那天死活不喝导致三个姑娘被杀的犟头,叫王敦,是王导堂哥,而当时王导就坐在王敦旁边。目睹三个女孩被杀,王导很不落忍,劝王敦喝酒,王敦说:“他杀他家的人,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哥俩的性格从酒局上就看出来了。后来王导平安做官很长时间,王敦却谋反起兵,死后还被戮尸示众。
到了宋朝,饭局依旧起着改变历史的作用,不过文明了些,吃饭不带杀人了。宋太祖请石守信高怀德一干大将吃饭,边吃边和他们探讨如何避免失眠,最后把失眠的原因归结到担心“黄袍加身”重演上。大家都是明白人,赶紧交权。杯酒释兵权以后,宋朝的基业稳固下来,唐末几百年来的内乱,才算停止。
到了宋真宗朝,还有一次惊心动魄的饭局,不过这顿饭只有一个人吃,而且也是吃给别人看的。当时辽兵大举入侵,宋真宗无奈亲征,被宰相寇准连哄带咋呼带到澶州北城。寇准夸口五天解决战事,宋真宗不放心,派人盯着寇准在干什么——寇准正在城楼上大吃大喝,歌舞欢宴呢。这饭吃得城下的辽兵心里含糊,最后答应了宋朝的讲和条件,结下澶渊之盟,辽宋之间,获得了近百年的和平。
很多人念叨宋朝的好,说宋朝不杀文人,文化经济都昌明。宋朝的饭局也不那么严肃了。真正把“饭”与“局”结合起来的变成一个词的,据说就是宋朝——吃饭布局。但因为饭局相连,饭未必香,心思恐怕也都不在吃上。历史就在这样的饭局中向前走去了。
(摘自《滨海时报》 图/商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