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能力。本文就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几点思考。
  1.转换教师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在信息社会,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率。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竞争者。
  2.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反复循环,逐步深化。教学要提高课堂效果,必须优化设计。我主张“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反复循环,逐步深化”,即在教学中要充分研究大纲、教材,了解自己的学生,针对自己学生的状况,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在设计中要整个学期、甚至是整个学年或者是整个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课程一起设计,要敢于打破教材、大纲,根据学生状况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然后分成小的目标加以实施,将计划落到实处;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又有重复,这种重复不是单一的重复教学内容,而是通过新的主题强化学过的知识技能;定期总结提高认识,深化教与学的过程。例如,在高中学习用Authorware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内容是:第一节、显示图标;第二节、运动图标;第三节、影视图标;第四节、声音图标……在教学中,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我进行了整体设计,即将各个孤立的知识点通过“月亮绕着地球转”这一主题组织起来。第一课时,学生看到的教师作品是一幅静态的“月亮绕着地球转”图,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软件、教师点拨、学生讨论等方式进行模仿、学习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学会显示图标;第二课时,学生看到的作品是月亮在绕着地球不停地旋转的动画,从而引出运动图标;第三课时,学生看到的作品不但月亮在绕着地球不停地旋转,而且地球也在自转,从而引出了影视图标;第四课时,学生不但看到月亮在绕着地球不停地旋转,地球也在自转,而且还听到了月亮、地球旋转的声音,从而引出了声音图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下一节课都是对以前学习的重复、延伸,从而使知识得以巩固、内化。在讲完图标后,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了对图标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而且学到了如何获取图形、图像、声音、影视等多媒体信息,如何分析、处理這些信息等。
  可以看到,通过“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反复循环,逐步深化”,课堂得到了优化,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了提高。
  3.理论联系实际,学做合一,在应用中提高。在教学中应当从实际出发,围绕应用组织教学,坚决舍弃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做合一,在应用中提高。
  3.1教学中“以用带学”、“以用促学”。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法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致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狂轰烂炸,把他们本来高昂的兴趣吓跑了,使他们感到信息技术这门课深不可测,从而产生畏学、厌学。如果我们从用入手,在教学中采用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这是否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教“路径”的概念时,一般教师按照先讲解路径的概念,再举例讲解路径概念;最后,学生练习体会路径的含义。如果在讲解它时,先以学生学过的文件的打开与保存入手,通过解决学生日常出现的常找不到自己的文件这一问题入手,引出路径的概念,我想它的教学效果会比第一种方法好得多。
  3.2用好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用好现有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硬件资源,将学习信息、目标、内容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作品等放在网上,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作品对学生起引导、激励作用;学生可以把它作为学习、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
  用好现有的软件资源,包括多媒体控制平台如top2000、易思等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如《开天劈地》、《电脑学校2000》等对于课堂调控、教学内容的形象直观起到有益的帮助。
  3.3要学以致用。学习的信息技术要加以应用,不但在本学科上用,而且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内化。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参照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开展了想象性拓展练习,然而却没有收获到预想的精彩结局。反思之后,笔者明白了这一节课为了达到自己的预设目标,反而忽略了学生固有的体验,走进了新课程的误区,并由此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关键词】新课改 误区 反思    Who has jumped into the “well”  ------Turning over to thin
期刊
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確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随着中考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角
期刊
【摘要】斜坡理论与山寨文化的共同点都是要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其不同则是一个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合法正当的手段从内在方面来实现其目标,一个是打擦边球,用抄袭、剽窃、模仿等方法来实现其目标。山寨文化的两面性是我们应该进行甄别和批判的。  【关键词】斜坡理论 山寨文化 冲突 融合 批判    The conflict and unification of the slope theory w
期刊
人的思维在不断训练中是可以提高的。这种在训练中不断提高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爱恩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打破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儿童的思维是单纯的直线思维,教学中就要把学生的直线思维发展为思维的多样性。运用集体讨论法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意味着相互往好处想,教师往好处想自己的学生,学生往好处想自己的教师。你们相互已不往好处想——这是最可怕的。你们失去了信赖,你们不再相信对方——这哪里是什么教育?这哪里是什么教育学?”本文试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信任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任 自信心 不良行为 潜能 奇迹    商鞅变法之初,发觉秦国人对政府法令总是不信而阳奉阴违,于是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識。  【关键词】课堂教学 培养 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要求。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的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根
期刊
怎样科学、相对准确有效地填报志愿,这是一门大学问,很不容易。因为填报志愿的影响因素太多,未知因素也很多,谁也不能全部掌握,只有根据自己的实力,根据学校的情况,采取仔细慎重的态度去报。但也不能说填志愿就是瞎蒙,填志愿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王极盛教授认为,填报志愿是双向选择,考生选择学校,学校也选择考生。对考生而言,填报志愿时,首先要做到“知己”。怎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什么呢?  1.知己:考生要着重了解
期刊
【摘要】研究生教学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摸准供求关系,进行课程调整,挖掘自身的潜力,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需求 调整 整合 挖掘    To readjust curriculum content continuously based on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mand. Unearthing
期刊
【摘要】我们为什么称孩子为“小朋友”?“小朋友”顾名思义就是小的朋友。他们除了需要尊重和真诚之外,还需要我们教师的爱。  【关键词】孩子 朋友 尊重 关爱    Make our children grow in our care and love   Li Xiangrong   【Abstract】Why do we call children “little boy or girl”? “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