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与绘画是众多艺术形式中极其重要的两种表现形式。音乐与绘画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相通相融的。它们都是传达美、表现生活中最真实情感的载体,因此二者虽质不同,但却道合。
关键词:音乐;绘画;交融;比较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69-1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曾经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下最伟大的绘画”。又有人云“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与绘画就像是艺术领域里的双生花,相随相伴,虽样式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借鉴,互相影响。而古典主义音乐又是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古典主义音乐,曾经盛行于1730-1820年的欧洲。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该乐派曾经产生过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分别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不仅继承了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同时又更朴实、更含蓄、更利落、更有度,兼有浓郁的皇家贵族气质,理性满布。所以说,古典主义音乐没有那么多华美的修饰,但却将最美的旋律与最干净的和弦完美的地呈现出来。
古典主义音乐后期代表贝多芬被称为音乐中的建筑师,我想称其为乐坛上的达·芬奇似乎也不为过。他对奏鸣曲有着重大的贡献。奏鸣曲式是适用于表现交响性或戏剧性乐曲的结构,而贝多芬却极大地扩展了它。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奏鸣曲式是由呈示、展开、再现三个部分组成的。呈示部是乐思的陈说部,其主、副部对比鲜明,兼有衔接部与结尾。看似不重要的衔接、结尾部分被贝多芬有意识地扩大,并常将可供发展的无尽能量包含其中;而贝多芬最擅长的则是展开部了,他的与众不同就是能将一个最小的乐思发展成为惊世巨篇;他还用谐谑曲乐章取代了海顿、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乐章,使它更具动感,并率先在谐谑曲乐章中加入戏剧元素,深化其内涵。正如莱奥纳尔多·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图1)中将基兰达约支撑屋顶的梁托换为敞开透亮的大门一样。坐着的基督被框入背后敞开透亮的大门之中也绝非偶然。这个布局使画面的两条水平线被打破,为了营造新的情感效果,达·芬奇保留了桌子,这是为了让各组人物都可以在桌子边自由活动。而为了获取最佳的人像效果,达·芬奇动用了所有我们可以看到的元素。房间的透视、墙壁的装饰物的形状、甚至是墙面的形状,这一切都服务于他所想要的造型与画面效果。房间的纵深感便跃然于眼前。
《最后的晚餐》以它纯粹而又严谨的表现力,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幅画举世闻名,被认为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富盛名的作品。与许多其他类似题材相比,《最后的晚餐》精巧的设计、严谨的布局、对现实的严格把控、迷人的细节,无疑使它成为空前绝后的佳作。此图内容取材于《新约全书》的一节:逾越节的晚上,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共进晚餐。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幅画表现的就是这句话在众门徒中间激起的闪电般的反应。他们非常吃惊,有的站起身来,有的转身,都在努力表白自己。只有犹大做贼心虚,身子向后仰,手里紧紧抓住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钱的钱袋子,眼睛惊恐地看着耶稣。
这里你是否看到了贝多芬的影子?当“欢乐”的主题即将第一次出现时,乐队戛然而止,形成了突然的寂静,它赋予歌曲进入一个神秘和神圣的特征。就是如此:这个主题本身就是一个神———达·芬奇笔下的耶稣———“欢乐”从天而降,笼罩着一种超自然的宁静,它轻轻地吹拂抚慰痛苦;而当它钻进复苏的心灵,初次接触是那样温柔,就像贝多芬的友人一样“看到他的温柔的眼神,我们想哭泣”。当主题随后转入人声,显示出先由低音部出现的带有一点严肃并有一点压抑的特征。“欢乐”渐渐地控制了生命。
在贝多芬笔下,可以看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即使在感情最为激烈的时候,他曲式比例的均衡仍然存在;而有时为了抒发情感的需要,他又完全不按常规设置乐章,如在应是快板的第一乐章设置柔板、广板,而在应是抒情慢板的第二乐章用了谐谑曲等,足以表明他的作曲技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我们的达·芬奇又如何呢?一幅多人物组合的、神态各异的场面,被达·芬奇置放于整面墙上,所有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在画面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贝多芬和达·芬奇堪称西方艺术史中的两朵瑰丽的奇葩。在这种如此博大的艺术中,没有主要与次要之分,“灵魂凸现是艺术的首要目标和灵魂”。而他们无疑将此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等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
[2]石映照.古典音乐笔记[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9.
[3]张敢编著.外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4][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巨人三传(插图版)[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
[5][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古典艺术[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9.
[6][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4
作者简介:
陈文楠,女,河南平顶山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综合材料绘画。
关键词:音乐;绘画;交融;比较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69-1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曾经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下最伟大的绘画”。又有人云“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与绘画就像是艺术领域里的双生花,相随相伴,虽样式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借鉴,互相影响。而古典主义音乐又是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古典主义音乐,曾经盛行于1730-1820年的欧洲。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该乐派曾经产生过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分别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不仅继承了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同时又更朴实、更含蓄、更利落、更有度,兼有浓郁的皇家贵族气质,理性满布。所以说,古典主义音乐没有那么多华美的修饰,但却将最美的旋律与最干净的和弦完美的地呈现出来。
古典主义音乐后期代表贝多芬被称为音乐中的建筑师,我想称其为乐坛上的达·芬奇似乎也不为过。他对奏鸣曲有着重大的贡献。奏鸣曲式是适用于表现交响性或戏剧性乐曲的结构,而贝多芬却极大地扩展了它。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奏鸣曲式是由呈示、展开、再现三个部分组成的。呈示部是乐思的陈说部,其主、副部对比鲜明,兼有衔接部与结尾。看似不重要的衔接、结尾部分被贝多芬有意识地扩大,并常将可供发展的无尽能量包含其中;而贝多芬最擅长的则是展开部了,他的与众不同就是能将一个最小的乐思发展成为惊世巨篇;他还用谐谑曲乐章取代了海顿、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乐章,使它更具动感,并率先在谐谑曲乐章中加入戏剧元素,深化其内涵。正如莱奥纳尔多·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图1)中将基兰达约支撑屋顶的梁托换为敞开透亮的大门一样。坐着的基督被框入背后敞开透亮的大门之中也绝非偶然。这个布局使画面的两条水平线被打破,为了营造新的情感效果,达·芬奇保留了桌子,这是为了让各组人物都可以在桌子边自由活动。而为了获取最佳的人像效果,达·芬奇动用了所有我们可以看到的元素。房间的透视、墙壁的装饰物的形状、甚至是墙面的形状,这一切都服务于他所想要的造型与画面效果。房间的纵深感便跃然于眼前。
《最后的晚餐》以它纯粹而又严谨的表现力,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幅画举世闻名,被认为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富盛名的作品。与许多其他类似题材相比,《最后的晚餐》精巧的设计、严谨的布局、对现实的严格把控、迷人的细节,无疑使它成为空前绝后的佳作。此图内容取材于《新约全书》的一节:逾越节的晚上,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共进晚餐。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幅画表现的就是这句话在众门徒中间激起的闪电般的反应。他们非常吃惊,有的站起身来,有的转身,都在努力表白自己。只有犹大做贼心虚,身子向后仰,手里紧紧抓住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钱的钱袋子,眼睛惊恐地看着耶稣。
这里你是否看到了贝多芬的影子?当“欢乐”的主题即将第一次出现时,乐队戛然而止,形成了突然的寂静,它赋予歌曲进入一个神秘和神圣的特征。就是如此:这个主题本身就是一个神———达·芬奇笔下的耶稣———“欢乐”从天而降,笼罩着一种超自然的宁静,它轻轻地吹拂抚慰痛苦;而当它钻进复苏的心灵,初次接触是那样温柔,就像贝多芬的友人一样“看到他的温柔的眼神,我们想哭泣”。当主题随后转入人声,显示出先由低音部出现的带有一点严肃并有一点压抑的特征。“欢乐”渐渐地控制了生命。
在贝多芬笔下,可以看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即使在感情最为激烈的时候,他曲式比例的均衡仍然存在;而有时为了抒发情感的需要,他又完全不按常规设置乐章,如在应是快板的第一乐章设置柔板、广板,而在应是抒情慢板的第二乐章用了谐谑曲等,足以表明他的作曲技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我们的达·芬奇又如何呢?一幅多人物组合的、神态各异的场面,被达·芬奇置放于整面墙上,所有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在画面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贝多芬和达·芬奇堪称西方艺术史中的两朵瑰丽的奇葩。在这种如此博大的艺术中,没有主要与次要之分,“灵魂凸现是艺术的首要目标和灵魂”。而他们无疑将此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等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
[2]石映照.古典音乐笔记[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9.
[3]张敢编著.外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4][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巨人三传(插图版)[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
[5][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古典艺术[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9.
[6][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4
作者简介:
陈文楠,女,河南平顶山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综合材料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