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各种能力的习得,个性的形成等,与遗传、环境、教育息息相关。学龄前孩子所处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因此,家庭与幼儿园是教育的共同体。然而,在社会发展的激烈竞争中,人际关系、生存空间、成就动机隐藏着巨大的动荡因素,这些因素投射到孩子的生活中,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使其在人格上产生这样那样的障碍表征。下面我们就孩子的几个障碍表现来寻求一些启发。
案例一 鹏鹏数数——数理逻辑障碍
实 录:
幼儿园4岁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数的形成”的数学活动。鹏鹏从篮子里逐个取出胶花,神情专注地念道:“1减去1就是2,2减去1就是3,3减去1就是4。”接下来顺着手的来回就更干脆了:“4就是5,5就是6,6就是7……”老师越看眉头越紧,真不知是好笑还是好气。
然而户外自由活动拣树叶时,又是另一番情景:鹏鹏把拣来的大小有别的3片树叶放进篮子时,自言自语唠叨:“这是叶子爸爸(大的),这是叶子妈妈(较大的),这是叶子孩子(小的)。”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老师又给了他大小不一的4片叶子,这回,他边把叶子放到篮子里边说:“这是叶子爸爸(大的),这是叶子妈妈(较大的),这是叶子孩子(较小的),这是叶子宝宝(最小的)。”老师问他 “孩子”与“宝宝”谁大谁小?他说“孩子大,宝宝小”。
分 析:
从鹏鹏的两次活动表现可看出: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先导地位非常明显,能用形象的叶子(会自我对叶子形象化),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形象中所蕴含的数概念(大小)——生活中的对象名称。但他不明白数是靠1的不断添加而形成的,所以在操作中就不能自如地运用“添加”一词。他只知道不断从篮子里取出一个个胶花,数就会不断递进,所以从他的嘴里会听到1、2、3、4……的递增变化,而其中的过渡连接词却是逆向的“减去”,显示了其间的不协调性。这说明他对数的形成的实质并不理解,存在数理逻辑混乱现象。
建 议:
尊重孩子的认识,认可孩子的发展水平,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孩子生命潜能的发挥,切忌揠苗助长。家园应互动互补。在园内,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对某方面发展水平偏低的孩子,同样寄予希望,给予鼓励。在家里,家长不要把老一套的加减概念当作幼儿园的所有数学目标进行跳跃式强化,应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从数的意义、数的形成开始,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起合乎逻辑的数概念。
案例二 小钰惊梦——情感障碍(情感缺失)
实 录:
这天午睡小钰突然哭喊着惊醒,老师紧握着她的手并抚慰她。待她平静下来后,老师问她刚才做梦了吗?梦到什么?她神情暗淡地说:“我梦见妈妈不要我,离开我啦。”说完,泪珠又溢出了眼角。
分 析:
小钰是个父母离异的女孩,由妈妈负责教养和监护。小钰平时乖巧寡言,同伴间说起爸爸时,她只会说:“我爸爸在北京。”孩子的惊梦,无疑就是其内心恐惧的外在表现,爸爸对她来说只是一个名称上的概念,因此,她很怕再离开朝夕相处的唯一亲人—妈妈。
建 议:
避免相关的亲情投射,家园共同营造宽松的生活、学习氛围,淡化孩子的有意意识,避免刺激伤害。如幼儿园进行亲子游戏时,尽量避免父母必须共同参与的项目。在家里,孩子偶尔犯错,妈妈切不可抛出“妈妈不要你啦”之类的敏感语言;多带孩子参加亲友间的交往活动,让孩子在与舅舅、叔叔等的游戏中,感受到“爸爸”的阳刚之气。
案例三 忠忠厌食——生理障碍
实 录:
忠忠一连几天没来幼儿园,据家长反映,忠忠在家吃不下东西,严重时甚至对喂食的匙羹产生过敏反应,匙一抵舌即会反胃。医生诊断其患了厌食症,须请假在家调理。听了家长的话,班上老师大吃一惊,忠忠在园不是吃得好好的吗?为什么会这样?
分 析:
忠忠从小由奶奶带大,奶奶对他寄予了莫大的期望,就连吃饭也不例外。奶奶看见别的孩子大口大口地吃饭就特羡慕,在给忠忠喂食时也大口大口地塞。尽管忠忠已快5岁了,但奶奶仍要亲自给孙子喂饭才放心,久而久之,忠忠就对奶奶的过量劝食产生了条件性抵触。
建 议:
多让孩子回园与小朋友一起生活和学习,增加适当的运动量,在同伴的相互影响下,增进食欲。同时,家长不应把问题严重化,不要给孩子贴上“你有厌食症”的标签。在吃饭问题上,应给孩子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在家与在园一样,自己动手吃饭,自己随意选择饭量甚至进餐的器皿(如本案例可用筷子、叉子等代替引起忠忠舌头敏感的匙羹)。
案例一 鹏鹏数数——数理逻辑障碍
实 录:
幼儿园4岁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数的形成”的数学活动。鹏鹏从篮子里逐个取出胶花,神情专注地念道:“1减去1就是2,2减去1就是3,3减去1就是4。”接下来顺着手的来回就更干脆了:“4就是5,5就是6,6就是7……”老师越看眉头越紧,真不知是好笑还是好气。
然而户外自由活动拣树叶时,又是另一番情景:鹏鹏把拣来的大小有别的3片树叶放进篮子时,自言自语唠叨:“这是叶子爸爸(大的),这是叶子妈妈(较大的),这是叶子孩子(小的)。”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老师又给了他大小不一的4片叶子,这回,他边把叶子放到篮子里边说:“这是叶子爸爸(大的),这是叶子妈妈(较大的),这是叶子孩子(较小的),这是叶子宝宝(最小的)。”老师问他 “孩子”与“宝宝”谁大谁小?他说“孩子大,宝宝小”。
分 析:
从鹏鹏的两次活动表现可看出: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先导地位非常明显,能用形象的叶子(会自我对叶子形象化),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形象中所蕴含的数概念(大小)——生活中的对象名称。但他不明白数是靠1的不断添加而形成的,所以在操作中就不能自如地运用“添加”一词。他只知道不断从篮子里取出一个个胶花,数就会不断递进,所以从他的嘴里会听到1、2、3、4……的递增变化,而其中的过渡连接词却是逆向的“减去”,显示了其间的不协调性。这说明他对数的形成的实质并不理解,存在数理逻辑混乱现象。
建 议:
尊重孩子的认识,认可孩子的发展水平,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孩子生命潜能的发挥,切忌揠苗助长。家园应互动互补。在园内,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对某方面发展水平偏低的孩子,同样寄予希望,给予鼓励。在家里,家长不要把老一套的加减概念当作幼儿园的所有数学目标进行跳跃式强化,应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从数的意义、数的形成开始,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起合乎逻辑的数概念。
案例二 小钰惊梦——情感障碍(情感缺失)
实 录:
这天午睡小钰突然哭喊着惊醒,老师紧握着她的手并抚慰她。待她平静下来后,老师问她刚才做梦了吗?梦到什么?她神情暗淡地说:“我梦见妈妈不要我,离开我啦。”说完,泪珠又溢出了眼角。
分 析:
小钰是个父母离异的女孩,由妈妈负责教养和监护。小钰平时乖巧寡言,同伴间说起爸爸时,她只会说:“我爸爸在北京。”孩子的惊梦,无疑就是其内心恐惧的外在表现,爸爸对她来说只是一个名称上的概念,因此,她很怕再离开朝夕相处的唯一亲人—妈妈。
建 议:
避免相关的亲情投射,家园共同营造宽松的生活、学习氛围,淡化孩子的有意意识,避免刺激伤害。如幼儿园进行亲子游戏时,尽量避免父母必须共同参与的项目。在家里,孩子偶尔犯错,妈妈切不可抛出“妈妈不要你啦”之类的敏感语言;多带孩子参加亲友间的交往活动,让孩子在与舅舅、叔叔等的游戏中,感受到“爸爸”的阳刚之气。
案例三 忠忠厌食——生理障碍
实 录:
忠忠一连几天没来幼儿园,据家长反映,忠忠在家吃不下东西,严重时甚至对喂食的匙羹产生过敏反应,匙一抵舌即会反胃。医生诊断其患了厌食症,须请假在家调理。听了家长的话,班上老师大吃一惊,忠忠在园不是吃得好好的吗?为什么会这样?
分 析:
忠忠从小由奶奶带大,奶奶对他寄予了莫大的期望,就连吃饭也不例外。奶奶看见别的孩子大口大口地吃饭就特羡慕,在给忠忠喂食时也大口大口地塞。尽管忠忠已快5岁了,但奶奶仍要亲自给孙子喂饭才放心,久而久之,忠忠就对奶奶的过量劝食产生了条件性抵触。
建 议:
多让孩子回园与小朋友一起生活和学习,增加适当的运动量,在同伴的相互影响下,增进食欲。同时,家长不应把问题严重化,不要给孩子贴上“你有厌食症”的标签。在吃饭问题上,应给孩子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在家与在园一样,自己动手吃饭,自己随意选择饭量甚至进餐的器皿(如本案例可用筷子、叉子等代替引起忠忠舌头敏感的匙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