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中各关键环节实行全方位监控与评价,以教学运行管理为主线,以评教和评学工作为重点,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生物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基金项目】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改项目《基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编号JXX152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62-0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为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
1.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构建
1.1建立考核标准。为了达到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基本标准,即在生物专业群之间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
1.2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师资配置合理性、实训条件保障可靠性、管理严谨规范性的要求,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3 建立统一的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做到过程监控、检查机制、事故评判以及考核标准、考核组织、考核方式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1.4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一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培养目标,即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了解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个主要岗位或几个相关工种、工艺、岗位群的经验性操作技艺,能够做到“零距离”顶班上岗;能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二是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价体系。采取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组织和评价程序。三是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上下游、内外部结合的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和不断更新机制,实现教育与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2.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原则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一般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动态和静态结合、广义评价和狭义评价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3.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体系及内容
为了实现对教学过程的适时监控,根据监控与评价的原则,组建以系领导、教研室及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系内督导组织,负责对教学活动的检查、督导、考核与评价(主要以自查、自评)的形式对专业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具体的监控与评价如下:
3.1 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监控与评价。在整个课程方案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涉及课程开发的实际应用,因此评价的内容包括:①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点监控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是否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着重分析评价其适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每年评价一次。若认为课程达不到知识目标要求就应修改,及时调整计划。②课程标准的重点监控指标,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深度、广度。认为课程内容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应予以调整。③教材的监控和评价因素主要包括教材的时效性、规格、创新性、先进性和学生的满意度。而监控的重点是教材的时效性、规格和创新性,应及时反映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等。
3.2教学条件的监控与评价。实施对设备条件的监控与评价,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保持职业院校特色的重要前提。监控的重点是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
3.3 师资队伍的监控与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其实现的前提是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3.4 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其工作成效、管理队伍素质及其管理水平、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教学计划及其运行、教学监控及信息反馈等,其重点是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运行管理情况。
3.5 形成过程管理严格、绩效考核科学、持续改进明显的质量保障体系。
3.5.1 对必备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职业能力与素质评价。积极提升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职业技能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素质方面包括学生遵纪守法、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修养情况、考风考纪情况、学生身心健康、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等。
3.5.2 职业资格证书评价。建立高职高专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互通机制,是生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证。
3.5.3 毕业评价。毕业生毕业情况监控与评价的重点指标是毕业率。毕业率从总体上反映毕业生符合人才培养规格、达到毕业质量标准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也是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
3.5.4 就业评价。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教学目的,最终必须体现在学生毕业就业上。就业率是体现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就业率实施监控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就业监控与评价重点是就业指导与服务组织、就业网络建立与运作成效、毕业生就业力(能力)与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率、工资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家长对学校满意率、学生对学校满意率等。
3.5.5 社会评价。指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服务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评价。每学年对以往毕业生工作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开展一到二次“满意度”调查。
高职高专院校生物专业通过建立一套健全的适合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能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翰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年第 8 期:21-22.
[2]肖国生,王兆丹等.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年5月(上):183-183.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生物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基金项目】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改项目《基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编号JXX152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62-0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为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
1.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构建
1.1建立考核标准。为了达到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基本标准,即在生物专业群之间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
1.2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师资配置合理性、实训条件保障可靠性、管理严谨规范性的要求,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3 建立统一的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做到过程监控、检查机制、事故评判以及考核标准、考核组织、考核方式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1.4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一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培养目标,即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了解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个主要岗位或几个相关工种、工艺、岗位群的经验性操作技艺,能够做到“零距离”顶班上岗;能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二是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价体系。采取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组织和评价程序。三是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上下游、内外部结合的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和不断更新机制,实现教育与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2.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原则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一般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动态和静态结合、广义评价和狭义评价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3.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体系及内容
为了实现对教学过程的适时监控,根据监控与评价的原则,组建以系领导、教研室及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系内督导组织,负责对教学活动的检查、督导、考核与评价(主要以自查、自评)的形式对专业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具体的监控与评价如下:
3.1 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监控与评价。在整个课程方案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涉及课程开发的实际应用,因此评价的内容包括:①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点监控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是否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着重分析评价其适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每年评价一次。若认为课程达不到知识目标要求就应修改,及时调整计划。②课程标准的重点监控指标,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深度、广度。认为课程内容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应予以调整。③教材的监控和评价因素主要包括教材的时效性、规格、创新性、先进性和学生的满意度。而监控的重点是教材的时效性、规格和创新性,应及时反映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等。
3.2教学条件的监控与评价。实施对设备条件的监控与评价,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保持职业院校特色的重要前提。监控的重点是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
3.3 师资队伍的监控与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其实现的前提是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3.4 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其工作成效、管理队伍素质及其管理水平、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教学计划及其运行、教学监控及信息反馈等,其重点是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运行管理情况。
3.5 形成过程管理严格、绩效考核科学、持续改进明显的质量保障体系。
3.5.1 对必备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职业能力与素质评价。积极提升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职业技能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素质方面包括学生遵纪守法、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修养情况、考风考纪情况、学生身心健康、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等。
3.5.2 职业资格证书评价。建立高职高专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互通机制,是生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证。
3.5.3 毕业评价。毕业生毕业情况监控与评价的重点指标是毕业率。毕业率从总体上反映毕业生符合人才培养规格、达到毕业质量标准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也是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
3.5.4 就业评价。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教学目的,最终必须体现在学生毕业就业上。就业率是体现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就业率实施监控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就业监控与评价重点是就业指导与服务组织、就业网络建立与运作成效、毕业生就业力(能力)与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率、工资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家长对学校满意率、学生对学校满意率等。
3.5.5 社会评价。指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服务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评价。每学年对以往毕业生工作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开展一到二次“满意度”调查。
高职高专院校生物专业通过建立一套健全的适合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能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翰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年第 8 期:21-22.
[2]肖国生,王兆丹等.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年5月(上):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