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在继往开来的视野中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响应国家的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很多高校在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高校生发挥主体作用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为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提升策略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特别是近几年来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的发展与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工作中有了积极进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缺失的表现
(一)学生缺少充足的课堂参与时间
在学生参与的时间方面,我国的高校生所学习的科目繁多,在众多科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课,所以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往往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所谓的专业课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一个星期一个专业两到三节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较多,原则上应该需要更多的课时来慢慢学习,慢慢与学生交流,必要时还需要到课外去采集收集资料,做社区访谈等等。
例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这一课程时,应该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实际的消费活动中去,切实感受消费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还没有学习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消费,教师再总结学生的消费情况,对比学生之间消费的不同,让学生谈谈在消费当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再结合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都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对于在消费中考虑实用的,消费理智的同学给予表扬,在消费当中跟风随大流或者追求奇装异服的同学应该要注意引导,告诉学生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要适度。然而这些在现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还很难做到并且也没有时间来做,目前我们的课程安排的太紧、太密。
(二)学生缺少有效的课堂参与形式
在学生参与的形式方面,主要还是以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从而导致学生学过就忘,学生根本记不牢,只会死记硬背。在填鸭式教学普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一味地把书本上的知识、思想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过度的依赖教材,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敢质疑老师,更不敢反驳老师的观点,形成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学,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甚至对课外的知识失去兴趣,形成课外知识无用的思想。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填鸭式教学。前面我们说的由于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较多,时间安排较紧,所以选择填鸭式教学是教师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可行的方法,要改变这种方式,还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教师缺乏创新也是不可忽视的,制度无法轻易改变,但是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新元素,融合新时代的教学模式,致力改变一直以来的填鸭式教学。填鸭式教学最缺乏的就是“做”的环节,课堂上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要把无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能教师从中截取重要的部分,或者是考试会考到的部分给学生讲解,学生也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学习其他的所谓的不是重点的知识,更没有时间质疑老师讲解的知识,懂的不懂的知识都用同样的方法记忆,那就是死记硬背,反正考试能写出来,知道我们背的知识点对应什么题目就行,总之是不问所以然。
(三)学生缺少多样的考核方式
在学生考核的方面,主要还是以考试取得高分为目的。在当前一切拿分数说话的教育背景下,用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是分数,考试取得高分的学生都是好学生,而考试取得低分的学生不仅是“坏学生”,还要被请家长,还要进各种补课培训班,不仅占用了大量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还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单一的评价机制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即使参与了课堂,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但最终还是要拿高分说话,如果你最终没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那么你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被认可。教师更看不到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忽略了过程,只看结果——考试拿高分。这就打击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萌发出课堂发言无用的想法,只需集中精力听老师讲知识点,力求都能听进去并记住。但是不思考又能记住多少呢、多久呢?有的甚至让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质疑老师是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学生更不可能有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的观念,也没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所谓的副科,课时少,内容多,教师只能用填鸭式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学校还要求升学率,考试取得高分就是教师的教学目的,所以只能死记硬背,甚至只把知识点,考试重点画出来就让学生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缺失的原因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以下四点。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缺失,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自1978年邓小平恢复高考以来,通过高考制度,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很多人才,但高考制度绝对不是筛选人才的制度,可是在实际运用当中,特别是在高考当中,他们把高考当做筛选人才的机制,认为只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才是人才,因而“应试教育”越陷越深,变成了我国当前的一个教育现状。我国的“应试教育”以考试升学为主要目标,只注重学生智育方面的培养,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有较强的强制性,它主要围绕考试和升学的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实施局限的知识教学,大搞题海战术,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应试教育现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很难实现,因为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文字性的科目,学生更不会在課堂上与教师讨论,更不会学习更多课外“无用”知识,理解与否都没有关系,只要背就行。所以不可能质疑老师,更不可能质疑课本。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缺失受教师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从古至今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讲的就是权威,是不能质疑的,这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主导作用,采用说教灌输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教师只是简单的把法律相关含义给学生解读一遍,强调含义是考试的重点,让学生课下或者课堂上老师给几分钟背诵下来就算讲解完,接着就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在整堂课中我们只看到知识点的罗列、堆积,以及老师一遍一遍的强调哪里是考试重点,哪里必须背下来,却没有看到知识的拓展,即使有拓展也同样是考试重点,更不会有学生兴趣方面的知识,也看不到学生与教师分享学习,分享兴趣爱好。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缺失还由于学生自身缺乏主体意识
学生主體意识是很重要并且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的现状。学生在原有的观念当中就没有主体意识,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认为课堂上教师既是主体也是主导,这种错误的观念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学生的观念中,甚至无法抹去。学生从未见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课堂,他们没有对比,没有经验,也从未知道,即使听到的理论知识很多,但在实际当中从未在身边发生过,那也是空谈,没有实践性、可行性。学生在从小的教育当中就缺乏锻炼,一旦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讲自己的想法看法,学生往往害羞、胆小而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想思考、不愿思考、坐等老师的答案等等。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提升的具体策略
对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特别是大众普遍力求建设素质教育制度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应试教育”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人们需要的是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的、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随着西方先进的教学模式的传入,我们渐渐看到了西方教学模式的先进与实用性,看到了西方的教学模式才是培养人才,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一代的模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与我国教育制度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模式,才能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翻转课堂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教育中,教师始终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发挥体现出来,所以翻转课堂是目前最好最快提升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要实现翻转课堂,一是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上课,一个班三十人左右,这样老师才能兼顾各个学生,学生才有说的时间,同时也方便管理;二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座位摆放方式,班级座位摆放应该是会议厅的形式,学生面对面,方便交流,分各个小组讨论,分组可以设定固定的人数,但人员不定,学生随意组队,学生的座位也不能是固定的,如果固定位置就会局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内向的学生就会只在小组当中与组员交流从而缩小交友圈;三是让学生多说,课堂时间都是学生的时间,老师可以事先告诉学生下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分享自己准备好的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换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获得更多的劳动果实,达到交换一个苹果,获得两个苹果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现今社会需要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试教育”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念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模式的改变,教师必须要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式,要敢于突破现今牢固钉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应试教育”,要敢于突破当前用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教师尽可能的给予学生发表看法的机会,多创造一些给学生参与实践生产生活的课外活动。例如学习《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节中,老师在给学生讲授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时应该让学生参与劳动,切实感受劳动光荣,而不是像喊口号一样让大家跟着喊劳动光荣。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让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没有就业的歧视,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让学生参与他们眼中的“高等职业”和“低等职业”,让学生都感受一遍所谓的高低职业,比较二者在工作中的感受。例如可以让学生做一天老板,再做一天清洁工,让学生在工作中体验二者的不同和相同点,教师再结合二者工作的特点给学生讲解职业观,告诉学生两者工作都是努力的结果,做老板的并不是就比做清洁工的高高在上,而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同,所以社会分工不同。不论是哪个行业,在自己的行业中做好自己,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能够做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课本的知识,那么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主体作用就离成功近了一步。同时也能带动更多科目的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定位,直面时代问题、解决时代矛盾、勇担时代责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校师生要在深刻理解、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在学习、教育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精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着力解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时代矛盾;勇担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在完成伟大使命的奋进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引导力和感召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有鉴如此,当前应反思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制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极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20.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曹梅玲.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科技信息,2007(23).
[5]肖钰士. 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备条件[J].中国教育学刊,2001(05).
作者简介:
王德财(199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提升策略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特别是近几年来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的发展与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工作中有了积极进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缺失的表现
(一)学生缺少充足的课堂参与时间
在学生参与的时间方面,我国的高校生所学习的科目繁多,在众多科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课,所以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往往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所谓的专业课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一个星期一个专业两到三节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较多,原则上应该需要更多的课时来慢慢学习,慢慢与学生交流,必要时还需要到课外去采集收集资料,做社区访谈等等。
例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这一课程时,应该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实际的消费活动中去,切实感受消费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还没有学习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消费,教师再总结学生的消费情况,对比学生之间消费的不同,让学生谈谈在消费当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再结合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都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对于在消费中考虑实用的,消费理智的同学给予表扬,在消费当中跟风随大流或者追求奇装异服的同学应该要注意引导,告诉学生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要适度。然而这些在现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还很难做到并且也没有时间来做,目前我们的课程安排的太紧、太密。
(二)学生缺少有效的课堂参与形式
在学生参与的形式方面,主要还是以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从而导致学生学过就忘,学生根本记不牢,只会死记硬背。在填鸭式教学普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一味地把书本上的知识、思想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过度的依赖教材,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敢质疑老师,更不敢反驳老师的观点,形成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学,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甚至对课外的知识失去兴趣,形成课外知识无用的思想。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填鸭式教学。前面我们说的由于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较多,时间安排较紧,所以选择填鸭式教学是教师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可行的方法,要改变这种方式,还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教师缺乏创新也是不可忽视的,制度无法轻易改变,但是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新元素,融合新时代的教学模式,致力改变一直以来的填鸭式教学。填鸭式教学最缺乏的就是“做”的环节,课堂上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要把无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能教师从中截取重要的部分,或者是考试会考到的部分给学生讲解,学生也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学习其他的所谓的不是重点的知识,更没有时间质疑老师讲解的知识,懂的不懂的知识都用同样的方法记忆,那就是死记硬背,反正考试能写出来,知道我们背的知识点对应什么题目就行,总之是不问所以然。
(三)学生缺少多样的考核方式
在学生考核的方面,主要还是以考试取得高分为目的。在当前一切拿分数说话的教育背景下,用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是分数,考试取得高分的学生都是好学生,而考试取得低分的学生不仅是“坏学生”,还要被请家长,还要进各种补课培训班,不仅占用了大量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还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单一的评价机制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即使参与了课堂,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但最终还是要拿高分说话,如果你最终没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那么你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被认可。教师更看不到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忽略了过程,只看结果——考试拿高分。这就打击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萌发出课堂发言无用的想法,只需集中精力听老师讲知识点,力求都能听进去并记住。但是不思考又能记住多少呢、多久呢?有的甚至让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质疑老师是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学生更不可能有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的观念,也没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所谓的副科,课时少,内容多,教师只能用填鸭式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学校还要求升学率,考试取得高分就是教师的教学目的,所以只能死记硬背,甚至只把知识点,考试重点画出来就让学生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缺失的原因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以下四点。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缺失,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自1978年邓小平恢复高考以来,通过高考制度,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很多人才,但高考制度绝对不是筛选人才的制度,可是在实际运用当中,特别是在高考当中,他们把高考当做筛选人才的机制,认为只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才是人才,因而“应试教育”越陷越深,变成了我国当前的一个教育现状。我国的“应试教育”以考试升学为主要目标,只注重学生智育方面的培养,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有较强的强制性,它主要围绕考试和升学的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实施局限的知识教学,大搞题海战术,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应试教育现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很难实现,因为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文字性的科目,学生更不会在課堂上与教师讨论,更不会学习更多课外“无用”知识,理解与否都没有关系,只要背就行。所以不可能质疑老师,更不可能质疑课本。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缺失受教师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从古至今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讲的就是权威,是不能质疑的,这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主导作用,采用说教灌输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教师只是简单的把法律相关含义给学生解读一遍,强调含义是考试的重点,让学生课下或者课堂上老师给几分钟背诵下来就算讲解完,接着就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在整堂课中我们只看到知识点的罗列、堆积,以及老师一遍一遍的强调哪里是考试重点,哪里必须背下来,却没有看到知识的拓展,即使有拓展也同样是考试重点,更不会有学生兴趣方面的知识,也看不到学生与教师分享学习,分享兴趣爱好。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缺失还由于学生自身缺乏主体意识
学生主體意识是很重要并且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的现状。学生在原有的观念当中就没有主体意识,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认为课堂上教师既是主体也是主导,这种错误的观念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学生的观念中,甚至无法抹去。学生从未见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课堂,他们没有对比,没有经验,也从未知道,即使听到的理论知识很多,但在实际当中从未在身边发生过,那也是空谈,没有实践性、可行性。学生在从小的教育当中就缺乏锻炼,一旦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讲自己的想法看法,学生往往害羞、胆小而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想思考、不愿思考、坐等老师的答案等等。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作用提升的具体策略
对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特别是大众普遍力求建设素质教育制度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应试教育”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人们需要的是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的、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随着西方先进的教学模式的传入,我们渐渐看到了西方教学模式的先进与实用性,看到了西方的教学模式才是培养人才,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一代的模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与我国教育制度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模式,才能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翻转课堂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教育中,教师始终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发挥体现出来,所以翻转课堂是目前最好最快提升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要实现翻转课堂,一是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上课,一个班三十人左右,这样老师才能兼顾各个学生,学生才有说的时间,同时也方便管理;二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座位摆放方式,班级座位摆放应该是会议厅的形式,学生面对面,方便交流,分各个小组讨论,分组可以设定固定的人数,但人员不定,学生随意组队,学生的座位也不能是固定的,如果固定位置就会局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内向的学生就会只在小组当中与组员交流从而缩小交友圈;三是让学生多说,课堂时间都是学生的时间,老师可以事先告诉学生下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分享自己准备好的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换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获得更多的劳动果实,达到交换一个苹果,获得两个苹果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现今社会需要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试教育”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念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模式的改变,教师必须要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式,要敢于突破现今牢固钉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应试教育”,要敢于突破当前用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教师尽可能的给予学生发表看法的机会,多创造一些给学生参与实践生产生活的课外活动。例如学习《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节中,老师在给学生讲授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时应该让学生参与劳动,切实感受劳动光荣,而不是像喊口号一样让大家跟着喊劳动光荣。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让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没有就业的歧视,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让学生参与他们眼中的“高等职业”和“低等职业”,让学生都感受一遍所谓的高低职业,比较二者在工作中的感受。例如可以让学生做一天老板,再做一天清洁工,让学生在工作中体验二者的不同和相同点,教师再结合二者工作的特点给学生讲解职业观,告诉学生两者工作都是努力的结果,做老板的并不是就比做清洁工的高高在上,而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同,所以社会分工不同。不论是哪个行业,在自己的行业中做好自己,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能够做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课本的知识,那么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主体作用就离成功近了一步。同时也能带动更多科目的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定位,直面时代问题、解决时代矛盾、勇担时代责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校师生要在深刻理解、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在学习、教育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精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着力解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时代矛盾;勇担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在完成伟大使命的奋进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引导力和感召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有鉴如此,当前应反思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制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极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20.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曹梅玲.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科技信息,2007(23).
[5]肖钰士. 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备条件[J].中国教育学刊,2001(05).
作者简介:
王德财(199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