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操作平台”实施语文新课改,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现代创造性人才。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学生在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不光要学得懂,更要懂得怎样学。面对新问题,学生不应该是人云亦云,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和团队的自主探究能力,去主动地解决问题。而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摸索了一些经验。
一、创设“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有更大的价值。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应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始,以引导者、合作者、好伙伴身份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外国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由此可以看出,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营造创造性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愿望都能实现,有着十重要的意义。在儿童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不可抵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对已有结论的质疑,以及渴求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新花样的梦想。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这种创新愿望, 给他们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兴趣与愿望,激活思维。课堂上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比如,我在教课文《桥之美》这一课,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桥?它们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在作者眼里,桥美在哪里?”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学生提问质疑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选择读的方式学习课文。“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学生边读边思考,思维的火花被点燃,经过读读、议议,同学们争行恐后的发言。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达到了发展思维的目的。
二、鼓励大胆质疑,促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消除学生惧怕的心理,树立探究、创新的信心,要让学生明白,创造并不神秘,更不是极少数人的天赋,每个正常人都具备这种品质,只不过没有得到开发或开发多少而已。告诉学生凡是别人没有发现的,我们发现了;别人没有提的问题,我们提了;别人没有想过的,做过的,我们想了、做了;或者别人想过了、做过了,我们加以改进、提高、使之更加完善,这都是创新的具体表现。其次,应解放学生大脑,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生的眼晴,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问自己想问的“问题”;解放学生的身体,让学生亲身实践,真正做到多种感官并用。如某一教学环节即将结束,教师应对学生说:“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你们还有些什么想法?”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并对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合作中学习探索解决疑难;组织问题小组,归纳提升问题,师生互动解决;还可以采取自由组合,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坐位,找班上任何一个同学作为自己合作的伙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来解决,并随时做好回答其他学生提问的准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做旁观者,而是要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参与探究。最后,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许多理论和实践研究证明,实践活动对于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升华,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首先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怎样才是“自主探究”。要让他们知道“自主探究”并不是课堂秩序一片混乱,而是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其次要让学生把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当然这需要老师的有规律地进行引导与梳理,老师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让学生在一点一滴、每一个细节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很乐意地接受这一全新的学习模式。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成功,教师须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和积极的课堂组织和监控。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到底要做些什么?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一是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组长能在小组学习时起到组织和协调作用,以便更好的预习。平时有较多的练习和必要的指导,学生已经能熟练的掌握这种合作的方式,逐渐养成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确保合作顺利地开展。备课时仔细揣摩小组学习任务,提出的问题要有交流的价值。帮助学生收集交流时必须的材料,以及活动的道具,要保证人人有份。二是上课。调节好学生由集体讲授向小组学习过渡的心理准备。清楚说明学习任务,评价小组成果的标准,提出期望。这时,教师需要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应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观察、诊断以及进行“积极的认知干预”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但这也正是一个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的必备素质。三是课后。及时总结评定小组的合作情况,表扬具有合作精神的小组成员,对合作失败的小组指出原因 和商量改进的办法。对下次活动提出建议。 在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运用时,教师更要做的是 “穿针引线”的工作。教师需要概括和提炼学生已发现的结论,及时给出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意见等等。特别是当不同的学生分工研究的是一个复杂问题的不同侧面时。教师还需要时不时地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综合,因为有时不同小组的学生可能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创设“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有更大的价值。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应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始,以引导者、合作者、好伙伴身份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外国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由此可以看出,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营造创造性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愿望都能实现,有着十重要的意义。在儿童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不可抵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对已有结论的质疑,以及渴求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新花样的梦想。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这种创新愿望, 给他们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兴趣与愿望,激活思维。课堂上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比如,我在教课文《桥之美》这一课,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桥?它们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在作者眼里,桥美在哪里?”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学生提问质疑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选择读的方式学习课文。“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学生边读边思考,思维的火花被点燃,经过读读、议议,同学们争行恐后的发言。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达到了发展思维的目的。
二、鼓励大胆质疑,促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消除学生惧怕的心理,树立探究、创新的信心,要让学生明白,创造并不神秘,更不是极少数人的天赋,每个正常人都具备这种品质,只不过没有得到开发或开发多少而已。告诉学生凡是别人没有发现的,我们发现了;别人没有提的问题,我们提了;别人没有想过的,做过的,我们想了、做了;或者别人想过了、做过了,我们加以改进、提高、使之更加完善,这都是创新的具体表现。其次,应解放学生大脑,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生的眼晴,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问自己想问的“问题”;解放学生的身体,让学生亲身实践,真正做到多种感官并用。如某一教学环节即将结束,教师应对学生说:“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你们还有些什么想法?”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并对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合作中学习探索解决疑难;组织问题小组,归纳提升问题,师生互动解决;还可以采取自由组合,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坐位,找班上任何一个同学作为自己合作的伙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来解决,并随时做好回答其他学生提问的准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做旁观者,而是要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参与探究。最后,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许多理论和实践研究证明,实践活动对于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升华,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首先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怎样才是“自主探究”。要让他们知道“自主探究”并不是课堂秩序一片混乱,而是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其次要让学生把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当然这需要老师的有规律地进行引导与梳理,老师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让学生在一点一滴、每一个细节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很乐意地接受这一全新的学习模式。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成功,教师须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和积极的课堂组织和监控。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到底要做些什么?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一是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组长能在小组学习时起到组织和协调作用,以便更好的预习。平时有较多的练习和必要的指导,学生已经能熟练的掌握这种合作的方式,逐渐养成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确保合作顺利地开展。备课时仔细揣摩小组学习任务,提出的问题要有交流的价值。帮助学生收集交流时必须的材料,以及活动的道具,要保证人人有份。二是上课。调节好学生由集体讲授向小组学习过渡的心理准备。清楚说明学习任务,评价小组成果的标准,提出期望。这时,教师需要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应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观察、诊断以及进行“积极的认知干预”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但这也正是一个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的必备素质。三是课后。及时总结评定小组的合作情况,表扬具有合作精神的小组成员,对合作失败的小组指出原因 和商量改进的办法。对下次活动提出建议。 在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运用时,教师更要做的是 “穿针引线”的工作。教师需要概括和提炼学生已发现的结论,及时给出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意见等等。特别是当不同的学生分工研究的是一个复杂问题的不同侧面时。教师还需要时不时地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综合,因为有时不同小组的学生可能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