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代名画记》中,关于谢赫所提出的“气韵”尤其强调。“气韵”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内在精神,“形似”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载体,“气韵”与“形似”二者相辅相成,合则两美,离则两伤。
【关键词】:气韵;形似;创作
张彦远,字爱宾,出生于名门望族之家,凭借其家庭传统的深厚积累及自身刻苦专研,成为唐代著名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历代名画记》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史中第一部系统而完备的专著,为中国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史建起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被后人譽为“画史之祖”。
一、重“气韵”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艺术的最高标准。所谓“气”,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生命力。“韵”是一种艺术魅力的代称,“气韵”则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的生命能量。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中,对谢赫“六法”进行逐条分析,对“气韵生动”尤其重视。袁有根《历代名画记》研究,上编《历代名画记》论析中认为“气韵生动”是南齐谢赫总结绘画理论的“六法”中第一法,顾恺之提出“神韵”的观念,强调“以形写神”,谢赫在其后提出“气韵生动”,其中包含顾恺之“传神”的观念,所以,“气韵生动”是比“传神”内涵更大的概念。
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第二章“中国绘画的审美标准”中,总结气韵,在清以前,绘画方面的气韵含义的发展演变有四个阶段:六朝至唐,气韵主要指客观对象的精神表现,也是绘画的总体效果;两宋,气韵被认为是画家的性灵、人品的产物;明清,气韵生知说更加突出画家的气的主导作用;总的倾向是,气韵说的重心由客体转为主体。他认为《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中,“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抑,无气韵之可侔,直要位置相背而已。顾恺之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其台阁一定器耳,差易为也。’斯言得之。”张彦远受六朝以表现人物神情为气韵生动的观念所拘束,认为人和动物才有气韵,台阁、树石、车舆、器物都无生气可言,在形似与气韵两者中,起主导地位的是气韵。在第三章“中国绘画的创作法则”中,认为气韵是在重神似的审美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范畴,气韵也可理解为神韵。谢赫在评画时就以神韵代替气韵,因此重形似与重气韵,即重形似与重神似。重形似与重神似贯穿于整个绘画史,其中有两个特点:一是绘画发展的早期阶段重形似,晋以后重神似。二是宫廷绘画重形似,文人绘画重神似。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中,提出“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张彦远看来,鬼神人物画的生动,必须具有神韵,空有形似,不足以完美。“形似”是作画的一种途径,“气韵”才是作画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形似”是绘画过程中的“形式”,“气韵”是艺术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张彦远提倡“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充分说明“气韵”对“形似”的重要性。“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里所提出的“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旨在作画不仅仅是单纯的追求形似,而是要谋求绘画的实质,也就是“气韵”。紧接着批评了今之画,只得其形而气韵不生之后,指出“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以气韵求形似,注重气韵的表现。
相似观点的还有,收录于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卷》第一编中,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也。”指出书法和绘画的精彩之处,从神韵方面去体会,重在领会神韵,不可以在形似方面过于追求。明代徐渭《徐文长三集》卷五中,提出“不求形似求生韵”。
二、重“形似”
“形似”现在一般指在传统绘画中能够比较准确地描绘物象的外在特征。“形似”是“气韵”的载体,没有“形似”就无法谈“气韵”。若只追求“气韵”而不讲“形似”,那“气韵”也就容易落入空洞、虚无的法网,“气韵”的出现,必须依附于“形似”。“形似”是前提,手中掌握此条件,“气韵”才能得以更好的表达。
张彦远强调:“象物必在于形似”,这也说明若要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必须先对物象有准确的描绘。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下编》第六章“中国画范畴论”中,收录东汉马援《戒兄子严敦书》指出“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说明他对形的重视。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全”的说法,南齐时的范缜更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譬如画人耳口鼻须眉,一一俱肖,则神气自出,未有形缺而神全者也。”他要求作画以“形似”为重,形全则神全。清代杨晋《跋画》,“写生家神韵为上,形似次之;然失其形,则亦不必问其神韵矣。”等等,这些都认为“形似”的地位不可忽视,没有形,则无神韵可谈。
三、“气韵”与“形似”并重
没有事物的外在形式,就不可能表现出对象和主体的内在精神,书画形象通过“形似”展现,书画形象的内涵则由“气韵”传达。“形似”与“气韵”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形”是外在的、具体的,“韵”是内涵的、抽象的。
主张“气韵”与“形似”并重者,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卷》中,收录明代莫是龙《画说》,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三中,认为“天下之人,行同者有之,貌类者有之,至于神则不能相同者矣”“盖形虽变而神不变也。故形戓小失,犹之可也,若神有少乖,则竟非其人矣,然所以为神之故,则又不离乎形。”齐白石在《齐白石谈艺录》中,指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气韵”与“形似”相融合一,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艺术创作意识。形是韵的具体表现,韵是形的最终归宿。以“形似”为基础,再超越“形似”的束缚,充分展现艺术创作主体的思想,追求“气韵”的呈现,使中国画具有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艺术面貌。
参考文献:
[1]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齐白石:《齐白石谈艺录》,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4]袁有根:《历代名画记》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5]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卷》,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6]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卷》,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7]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下编》,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
[8]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关键词】:气韵;形似;创作
张彦远,字爱宾,出生于名门望族之家,凭借其家庭传统的深厚积累及自身刻苦专研,成为唐代著名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历代名画记》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史中第一部系统而完备的专著,为中国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史建起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被后人譽为“画史之祖”。
一、重“气韵”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艺术的最高标准。所谓“气”,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生命力。“韵”是一种艺术魅力的代称,“气韵”则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的生命能量。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中,对谢赫“六法”进行逐条分析,对“气韵生动”尤其重视。袁有根《历代名画记》研究,上编《历代名画记》论析中认为“气韵生动”是南齐谢赫总结绘画理论的“六法”中第一法,顾恺之提出“神韵”的观念,强调“以形写神”,谢赫在其后提出“气韵生动”,其中包含顾恺之“传神”的观念,所以,“气韵生动”是比“传神”内涵更大的概念。
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第二章“中国绘画的审美标准”中,总结气韵,在清以前,绘画方面的气韵含义的发展演变有四个阶段:六朝至唐,气韵主要指客观对象的精神表现,也是绘画的总体效果;两宋,气韵被认为是画家的性灵、人品的产物;明清,气韵生知说更加突出画家的气的主导作用;总的倾向是,气韵说的重心由客体转为主体。他认为《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中,“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抑,无气韵之可侔,直要位置相背而已。顾恺之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其台阁一定器耳,差易为也。’斯言得之。”张彦远受六朝以表现人物神情为气韵生动的观念所拘束,认为人和动物才有气韵,台阁、树石、车舆、器物都无生气可言,在形似与气韵两者中,起主导地位的是气韵。在第三章“中国绘画的创作法则”中,认为气韵是在重神似的审美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范畴,气韵也可理解为神韵。谢赫在评画时就以神韵代替气韵,因此重形似与重气韵,即重形似与重神似。重形似与重神似贯穿于整个绘画史,其中有两个特点:一是绘画发展的早期阶段重形似,晋以后重神似。二是宫廷绘画重形似,文人绘画重神似。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中,提出“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张彦远看来,鬼神人物画的生动,必须具有神韵,空有形似,不足以完美。“形似”是作画的一种途径,“气韵”才是作画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形似”是绘画过程中的“形式”,“气韵”是艺术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张彦远提倡“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充分说明“气韵”对“形似”的重要性。“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里所提出的“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旨在作画不仅仅是单纯的追求形似,而是要谋求绘画的实质,也就是“气韵”。紧接着批评了今之画,只得其形而气韵不生之后,指出“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以气韵求形似,注重气韵的表现。
相似观点的还有,收录于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卷》第一编中,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也。”指出书法和绘画的精彩之处,从神韵方面去体会,重在领会神韵,不可以在形似方面过于追求。明代徐渭《徐文长三集》卷五中,提出“不求形似求生韵”。
二、重“形似”
“形似”现在一般指在传统绘画中能够比较准确地描绘物象的外在特征。“形似”是“气韵”的载体,没有“形似”就无法谈“气韵”。若只追求“气韵”而不讲“形似”,那“气韵”也就容易落入空洞、虚无的法网,“气韵”的出现,必须依附于“形似”。“形似”是前提,手中掌握此条件,“气韵”才能得以更好的表达。
张彦远强调:“象物必在于形似”,这也说明若要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必须先对物象有准确的描绘。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下编》第六章“中国画范畴论”中,收录东汉马援《戒兄子严敦书》指出“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说明他对形的重视。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全”的说法,南齐时的范缜更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譬如画人耳口鼻须眉,一一俱肖,则神气自出,未有形缺而神全者也。”他要求作画以“形似”为重,形全则神全。清代杨晋《跋画》,“写生家神韵为上,形似次之;然失其形,则亦不必问其神韵矣。”等等,这些都认为“形似”的地位不可忽视,没有形,则无神韵可谈。
三、“气韵”与“形似”并重
没有事物的外在形式,就不可能表现出对象和主体的内在精神,书画形象通过“形似”展现,书画形象的内涵则由“气韵”传达。“形似”与“气韵”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形”是外在的、具体的,“韵”是内涵的、抽象的。
主张“气韵”与“形似”并重者,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卷》中,收录明代莫是龙《画说》,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三中,认为“天下之人,行同者有之,貌类者有之,至于神则不能相同者矣”“盖形虽变而神不变也。故形戓小失,犹之可也,若神有少乖,则竟非其人矣,然所以为神之故,则又不离乎形。”齐白石在《齐白石谈艺录》中,指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气韵”与“形似”相融合一,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艺术创作意识。形是韵的具体表现,韵是形的最终归宿。以“形似”为基础,再超越“形似”的束缚,充分展现艺术创作主体的思想,追求“气韵”的呈现,使中国画具有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艺术面貌。
参考文献:
[1]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齐白石:《齐白石谈艺录》,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4]袁有根:《历代名画记》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5]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卷》,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6]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卷》,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7]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下编》,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
[8]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