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执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8-0046-03
2004年是中国共产党和全社会深入学习、研究、贯彻和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而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从中央领导到专家学者,在继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又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围绕着党内民主、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创造性的阐发和研讨,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推向了新的境界。
一、结合实践发展,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研究
理论界在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是学术理论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指出,这两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三个方面:一是两者是同“根”同“脉”的关系。它们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解决不同的历史主题,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因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的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属于概括同一条道路实践经验的理论。
关于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有的学者指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定位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相统一的科学把握。将党的先进性同社会主义的发展联系起来,将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共产党先进性能动性结合起来,这是决定社会主义能否代替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有的学者进一步从五个方面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特征:一是鲜明的时代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新产物。虽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同处于一个时代,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世纪之交人类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国共产党坚持长期执政而迈向更大发展、攀上新的高度的时代特点。二是鲜明的继承创新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又紧密结合时代和实践的变化,深刻揭示并回答了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三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核心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四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伟大实践,凝结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硕成果。五是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揭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并提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有的学者还提出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一是克服一般化理解的倾向,科学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意义和历史地位。二是克服简单化理解的倾向,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三是克服空洞化理解的倾向,系统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意义。四是克服片面化理解的倾向,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统一和科学体系。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有的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分析: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认识上的新飞跃。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矛盾突出等,决定了我国长期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经济运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投资规模偏大;就业压力加大;土地供给紧张;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污染加剧。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和矛盾,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重要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经验。这表现在: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三是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四是必须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第五,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合理借鉴。这包括: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对外开放要注意经济安全等。
学者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从理论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有的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着以人为本和共同富裕的统一。共同富裕和以人为本都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明确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宗旨和利益关系的基本格局,以人为本明确了共享利益的主体及其价值要求,二者互相包容,统一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其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实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有的学者提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善于发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种优势的合力。科学发展观的一个要义,就在于自觉地利用好生产力社会化这个纽带,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同市场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既能克服原有体制的弊端,也有利于弥补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形成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两只手”的优化组合。有的学者认为,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就要自觉地把握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内在统一。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亮点,在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突破了单讲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局限。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交叉集成,是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科学发展观拓展了经济规律的内涵,不但将物与物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进而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个新飞跃。有的学者提出,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实现四大良性循环的协调互动。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目标,“五个统筹”、“五个坚持”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归结为在我国实现四大良性循环,即社会再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国内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这四大良性循环的和谐互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也是构建新机制的基本方略。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全面要求。
有的学者认为,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澄清认识上的几种误区:一是把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二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三是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全面发展的认识误区。四是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误区。有的学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十个不等式”:一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否定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二是要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是不惟GDP≠不要GDP;四全面发展≠没有重点;五是协调发展≠平均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在现阶段无所作为;七是以人为本≠抽象的人本主义;八是统筹兼顾≠放慢速度;九是转变政绩观≠不要政绩观;十是口头上讲科学发展观≠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有的学者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了具体深入的研究。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来自于国内、国际和党内三个方面的考验和挑战。从国内来说,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利益矛盾不断增加。从国际上来说,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受阻,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发展,各种经贸摩擦增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对市场、人才、战略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将长期存在,有时斗争会很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向全世界传播它们的价值观念,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从党的自身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各级组织是有战斗力的,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有许多方面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有的学者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当着重研究的问题提出了看法。这包括:一是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执政的条件下,党的任务和责任是要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二是努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要在国家政权系统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研究党如何领导政权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一重大问题。三是努力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大量涌入,人们接受思想文化信息范围广、速度快、内容杂,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峻挑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利益结构的变化,满足各个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时代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执政党要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一方面,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利益多样化的新情况,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防止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发展为社会冲突。五是努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战略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在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时,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出现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
有的学者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的角度,进一步拓展深化了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由于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一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以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包括:一是要求我们党进一步提高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和措施的能力。二是要求我们党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三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执政为民、实实在在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四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整合社会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五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
有的学者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制度作保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抓住重点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大力发扬党内民主。
四、思考与展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如何从发展的实践出发,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思想理论界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任务。对此,我们以为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重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深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对于思想理论工作者来说,要进一步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哪些基本原理;要进一步研究和回答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特定历史场合的一些具体提法和结论;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出发,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
二是注重从当代中国实际,进一步回答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如关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矛盾、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一些新的矛盾、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影响、“三农”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所引起人与自然的紧张等等。对此,就需要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真地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
三是注重从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同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这两者的互动中进一步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在一般化的宣传的层面上,而应从学术层面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和学术功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等各学科的交流和对话中,进一步挖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术意蕴。
四是从当前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在理论武装的实效性、针对性上下功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新的分化和变化,如何从当下干部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入手,如何从他们的思想疑惑出发,如何从不同群体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真正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8-0046-03
2004年是中国共产党和全社会深入学习、研究、贯彻和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而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从中央领导到专家学者,在继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又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围绕着党内民主、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创造性的阐发和研讨,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推向了新的境界。
一、结合实践发展,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研究
理论界在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是学术理论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指出,这两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三个方面:一是两者是同“根”同“脉”的关系。它们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解决不同的历史主题,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因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的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属于概括同一条道路实践经验的理论。
关于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有的学者指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定位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相统一的科学把握。将党的先进性同社会主义的发展联系起来,将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共产党先进性能动性结合起来,这是决定社会主义能否代替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有的学者进一步从五个方面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特征:一是鲜明的时代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新产物。虽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同处于一个时代,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世纪之交人类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国共产党坚持长期执政而迈向更大发展、攀上新的高度的时代特点。二是鲜明的继承创新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又紧密结合时代和实践的变化,深刻揭示并回答了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三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核心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四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伟大实践,凝结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硕成果。五是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揭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并提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有的学者还提出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一是克服一般化理解的倾向,科学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意义和历史地位。二是克服简单化理解的倾向,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三是克服空洞化理解的倾向,系统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意义。四是克服片面化理解的倾向,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统一和科学体系。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有的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分析: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认识上的新飞跃。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矛盾突出等,决定了我国长期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经济运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投资规模偏大;就业压力加大;土地供给紧张;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污染加剧。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和矛盾,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重要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经验。这表现在: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三是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四是必须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第五,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合理借鉴。这包括: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对外开放要注意经济安全等。
学者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从理论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有的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着以人为本和共同富裕的统一。共同富裕和以人为本都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明确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宗旨和利益关系的基本格局,以人为本明确了共享利益的主体及其价值要求,二者互相包容,统一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其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实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有的学者提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善于发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种优势的合力。科学发展观的一个要义,就在于自觉地利用好生产力社会化这个纽带,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同市场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既能克服原有体制的弊端,也有利于弥补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形成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两只手”的优化组合。有的学者认为,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就要自觉地把握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内在统一。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亮点,在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突破了单讲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局限。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交叉集成,是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科学发展观拓展了经济规律的内涵,不但将物与物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进而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个新飞跃。有的学者提出,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实现四大良性循环的协调互动。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目标,“五个统筹”、“五个坚持”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归结为在我国实现四大良性循环,即社会再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国内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这四大良性循环的和谐互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也是构建新机制的基本方略。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全面要求。
有的学者认为,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澄清认识上的几种误区:一是把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二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三是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全面发展的认识误区。四是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误区。有的学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十个不等式”:一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否定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二是要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是不惟GDP≠不要GDP;四全面发展≠没有重点;五是协调发展≠平均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在现阶段无所作为;七是以人为本≠抽象的人本主义;八是统筹兼顾≠放慢速度;九是转变政绩观≠不要政绩观;十是口头上讲科学发展观≠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有的学者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了具体深入的研究。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来自于国内、国际和党内三个方面的考验和挑战。从国内来说,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利益矛盾不断增加。从国际上来说,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受阻,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发展,各种经贸摩擦增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对市场、人才、战略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将长期存在,有时斗争会很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向全世界传播它们的价值观念,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从党的自身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各级组织是有战斗力的,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有许多方面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有的学者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当着重研究的问题提出了看法。这包括:一是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执政的条件下,党的任务和责任是要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二是努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要在国家政权系统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研究党如何领导政权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一重大问题。三是努力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大量涌入,人们接受思想文化信息范围广、速度快、内容杂,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峻挑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利益结构的变化,满足各个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时代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执政党要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一方面,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利益多样化的新情况,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防止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发展为社会冲突。五是努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战略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在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时,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出现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
有的学者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系的角度,进一步拓展深化了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由于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一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以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包括:一是要求我们党进一步提高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和措施的能力。二是要求我们党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三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执政为民、实实在在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四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整合社会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五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
有的学者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制度作保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抓住重点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大力发扬党内民主。
四、思考与展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如何从发展的实践出发,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思想理论界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任务。对此,我们以为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重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深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对于思想理论工作者来说,要进一步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哪些基本原理;要进一步研究和回答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特定历史场合的一些具体提法和结论;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出发,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
二是注重从当代中国实际,进一步回答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如关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矛盾、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一些新的矛盾、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影响、“三农”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所引起人与自然的紧张等等。对此,就需要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真地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
三是注重从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同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这两者的互动中进一步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在一般化的宣传的层面上,而应从学术层面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和学术功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等各学科的交流和对话中,进一步挖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术意蕴。
四是从当前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在理论武装的实效性、针对性上下功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新的分化和变化,如何从当下干部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入手,如何从他们的思想疑惑出发,如何从不同群体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真正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