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当今时代的旅游已成为一种“体验经济”。这个说法源自英语的“experience economy”,其含义颇有可深究的地方。
按照学者的分析,人的日常认知与感受中包含着无数纷繁杂乱的片段,都可以称为“体验”;比如我们看一树花、品一道茶、乘一次车、买一件纪念品、拍一张照片,无非都是体验;所以一段完整的旅程就好比是融汇了繁多体验的一股洪流,其中有些片段鲜明生动,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另一些则模糊粗略,在时间的漩涡里打个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再进一步说,德国研究者又从“体验”概念里抽出了两条不同的线索。首先,体验意味着无法替代的亲身感受,德语用“Erlebnis”这个词表达这个意思,从字面上看,它就与动词“生活(leben)”有着紧密的联系。体验是切实地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活生生的事件,不可等同于书本知识或者道听途说。比如说,我们要“体验夏威夷的温度”,就必须在夏威夷这个地方至少生活几天时间;如果始终不曾动身,那么即便是清晰度最高的视频,也给不了我们夏威夷的真体验。
其次,体验又是我们经历、穿过的一个过程,德国人把这个称为“Erfahrung”,我们不难看出它跟动词“行驶(fahren)”之间的关联。旅行者不断尝试、研习、探险,经历一个个不同的行程阶段,好像是牙膏奋力从软管中穿越而出一样,自身也被这过程所塑造,形成了另一副面貌。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把“体验”再分为“切身亲历的事件”与“具有塑造力量的过程”这两方面意思。这一番辨析虽然貌似咬文嚼字,但或许也不乏现实意义:今天的人们虽然总在标榜体验经济,但就一般旅游者的实际情形而言,恐怕既谈不上切身亲历,也缺少对自身的塑造作用。我们经历的常常是走马观花式的行程,按着旅行指南或电视广告教给我们的方式,像无数前人一样照些相片、买些东西,基本上就算完成了游览。在这里,切身体验无异于二手宣传,而旅行过程很难让旅游者有所触动,更谈不上积极的塑造或转化。这种意义上的体验经济,实质上不如说是一种“无体验”罢了。
因此文化批判家们感叹说,当代人面临着的是“体验的贫乏”。旅行者似乎被噱头十足、纷至沓来的事件包围着,随时随处都要迎接全新的印象和感受,但当潮头退去、行程结束,我们检点自己的收获时,往往却只剩了些人云亦云的泡沫,随时都会卷进时间的漩涡里,被冲刷得一干二净。要想让旅程展现出丰富,过滤掉贫乏,大概首先还就得警惕人们打出的各种“体验”招牌。
那么,读者也许会问,什么样的旅行经历才算得上真正切身的体验,怎样的行程才会给人带来深刻的塑造与转化?在本期杂志的专题报道《诗与远方,向往而往》中,我们尝试对此做出回答。报道中的几位主人公或是走遍长江南北,探索传统瓷窑的工艺流程;或是远赴日本,研习植物染色的技法;或是深入古寺,解读深藏在千年佛经中的纸墨秘诀。毫无疑问,这些旅行者并没有把“体验”二字挂在嘴边,但从他们的故事中读者不难发现,正是通过若干次关键的行程,他们的生命经历了深入、彻底的转变。从体验的洪流和时间的漩涡中,他们赢获了更丰富的自我与世界。
按照学者的分析,人的日常认知与感受中包含着无数纷繁杂乱的片段,都可以称为“体验”;比如我们看一树花、品一道茶、乘一次车、买一件纪念品、拍一张照片,无非都是体验;所以一段完整的旅程就好比是融汇了繁多体验的一股洪流,其中有些片段鲜明生动,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另一些则模糊粗略,在时间的漩涡里打个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再进一步说,德国研究者又从“体验”概念里抽出了两条不同的线索。首先,体验意味着无法替代的亲身感受,德语用“Erlebnis”这个词表达这个意思,从字面上看,它就与动词“生活(leben)”有着紧密的联系。体验是切实地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活生生的事件,不可等同于书本知识或者道听途说。比如说,我们要“体验夏威夷的温度”,就必须在夏威夷这个地方至少生活几天时间;如果始终不曾动身,那么即便是清晰度最高的视频,也给不了我们夏威夷的真体验。
其次,体验又是我们经历、穿过的一个过程,德国人把这个称为“Erfahrung”,我们不难看出它跟动词“行驶(fahren)”之间的关联。旅行者不断尝试、研习、探险,经历一个个不同的行程阶段,好像是牙膏奋力从软管中穿越而出一样,自身也被这过程所塑造,形成了另一副面貌。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把“体验”再分为“切身亲历的事件”与“具有塑造力量的过程”这两方面意思。这一番辨析虽然貌似咬文嚼字,但或许也不乏现实意义:今天的人们虽然总在标榜体验经济,但就一般旅游者的实际情形而言,恐怕既谈不上切身亲历,也缺少对自身的塑造作用。我们经历的常常是走马观花式的行程,按着旅行指南或电视广告教给我们的方式,像无数前人一样照些相片、买些东西,基本上就算完成了游览。在这里,切身体验无异于二手宣传,而旅行过程很难让旅游者有所触动,更谈不上积极的塑造或转化。这种意义上的体验经济,实质上不如说是一种“无体验”罢了。
因此文化批判家们感叹说,当代人面临着的是“体验的贫乏”。旅行者似乎被噱头十足、纷至沓来的事件包围着,随时随处都要迎接全新的印象和感受,但当潮头退去、行程结束,我们检点自己的收获时,往往却只剩了些人云亦云的泡沫,随时都会卷进时间的漩涡里,被冲刷得一干二净。要想让旅程展现出丰富,过滤掉贫乏,大概首先还就得警惕人们打出的各种“体验”招牌。
那么,读者也许会问,什么样的旅行经历才算得上真正切身的体验,怎样的行程才会给人带来深刻的塑造与转化?在本期杂志的专题报道《诗与远方,向往而往》中,我们尝试对此做出回答。报道中的几位主人公或是走遍长江南北,探索传统瓷窑的工艺流程;或是远赴日本,研习植物染色的技法;或是深入古寺,解读深藏在千年佛经中的纸墨秘诀。毫无疑问,这些旅行者并没有把“体验”二字挂在嘴边,但从他们的故事中读者不难发现,正是通过若干次关键的行程,他们的生命经历了深入、彻底的转变。从体验的洪流和时间的漩涡中,他们赢获了更丰富的自我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