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业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产业是高校发展的创新表现,我国高校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不仅促进了高校的整体进步,为社会所带去的贡献也不容忽视。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革新,高校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其管理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解决处理。基于此,本文对高校产业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提升产业管理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产业管理;问题;建议
  引言
  高校产业是在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而获得的权益性发展,近年来国家针对高校产业提出了改制的要求,因此对高校产业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为社会和国家源源不断的输送优秀人才,并且其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的基础所在,对于各项产业发展都起到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高校产业建设是在教育教学基础上学校所进行的功能拓展,不仅为高校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更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多元且复杂,对高校产业管理造成一定的威胁,传统管理模式下问题凸显,对此则需明确其问题所在,以采取必要手段进行改进,有效推动高校产业的创新发展。
  一、高校产业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在高校产业的发展中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是来自市场的影响,因我国高校数量众多,在产业建设中容易出现产业相同的状况,虽然在合理协调下能够实现互补性的同步发展,但实际上各个高校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还是较为侧重的,因而就出现了产业资源和机会相互竞争的情况,甚至还存在打压问题,不利于高校产业的稳定发展。二是来自国家政策的影响,由于社会发展中变化因素较多,政府在出台一些政策时会直接影响到学校专业的教育工作,并影响其产业的发展,如经济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财经类高校产业的建设。另外,因政府对资源的整合缺少统筹,也经常发生产业重复建设情况,导致资源被浪费。
  (二)缺乏優秀的产业管理人才
  高校产业管理需要有专业人才给予支撑,从专业角度提供扶持才能确保其发展的稳定性,然而从高校产业管理建设实际情况来看,其中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且其人才管理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高校产业管理对人员的调配是按照学校的人事制度进行的,其领导层通常由学校管理人员组成,下级员工则也从学校事业编制人员中调任,这种人才队伍组建方式具有明显的行政性和封闭性,导致一些优秀编外人才无法参与到产业管理当中,难以获得更好的晋升发展。另外,针对高校产业管理建设人员也缺少培训,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对产业管理建设质量形成限制。
  (三)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不平衡
  高校产业管理建设中还存在学校与企业关系不平衡的问题,多数学校都将产业企业置于行政体系中,与学校管理结构的位置相呼应,并且在具体管理中也采用事业单位的管理手段,这种情况下学校和企业的关系过于融合,没有达到清晰的区分而容易产生混乱。而且,高校产业多是由学校资金全资投入建设的,当企业发展运营中出现问题,尤其是出现债务问题,则学校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对教育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高校产业发展中所做决策是需要经营者和校领导进行商议的,但学校和企业管理需求不同,在意见上也容易产生不一致的情况。
  (四)激励监督机制建设不完善
  激励监督机制建设不完善也是高校产业管理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由于高校产业发展中受行政管理思想较重,没有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各部门和岗位都按照平均工资制度实施管理,如此就很难保持员工在产业管理建设中的积极性,阻碍产业创新发展,也会对高校产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另外,在高校产业监督方面也存在问题,因产业管理建设中多由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担任职责,其企业权利和学校权利划分不明确,导致监督缺失客观性与独立性,管理决策制定质量也就比较低。
  二、高校产业管理建设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积极采取宏观调控措施
  高校在产业管理建设中针对市场和政策带来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应积极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加以应对,充分使用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动态发展环境中实现稳定长久发展。因此,高校产业管理建设要重视对市场环境的预测,采用一些预测措施和手段获取全面的信息数据并做出客观分析,通过假设来识别或判断发展风险,以及时做出针对性措施。对于多变的政策,高校产业也应进行相应的预测,综合对国家发展情况、社会建设情况以及产业改革情况的了解,对相关专业教育政策进行优化,让教育和产业发展需求保持一致,并根据对体制改革的认识,对高校产业实施规范化管理,以有效降低政策变化对高校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做好高校产业管理建设工作,学校需积极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保证优秀人才的基础为之提供坚实支撑,从而促使高校产业获得更加专业化的发展。当前行业市场是信息技术为主的市场,各种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若依然按照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当代高校产业发展需要,对此高校产业管理应重视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多加鼓励各位教师不断进步创新,拓宽高校产业管理建设中人员的引入范围,让更多拥有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参与管理,助力高校产业新发展。同时,高校产业管理中也要组织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保障制度,从而保障高校产业管理建设中的人才能够获得正向流动,为产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明确梳理校企间的关系
  高校产业的优化管理建设需梳理好并清晰明确校企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水平,以促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在资产管理方面,构建健全机制,明确划分学校领导在产业管理中的股东权利,并避免其对财产权的管理。随着社会变革发展,科技、教育等都发生明显变化,对此,需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作用共同推动高校产业的社会化发展,将高校产业推入创新发展路径中,充分融合教育工作和产业发展,还需注意学校应保证产业经营的足够独立。
  (四)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建设
  为做好高校产业的管理建设工作,也要对激励监督机制进行完善。高校产业管理中要贯彻现代化教育理念,摆脱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限制,结合产业管理发展需要创新激励机制,如设置精神激励方式、绩效考评等,不断调动管理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高校产业发展活力。此外,监督机制的完善则需同时做好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建设,对产权主体结构体系进行合理优化,让各个部门和岗位都能够实现工作协调和平衡,让监督作用落到实处,以完善的高校产业组织架构确保其发展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产业为现代化高校发展带来了诸多发展效益,并且也具有丰富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高校产业发展建设带来了挑战。从当前高校产业管理现状来看,其中存在市场与政策影响大、人才储备不充足、校企关系不明确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为做好高校产业管理建设工作,则需积极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组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并进一步梳理明确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建设,从而继续发挥高校产业的经济效益优势、社会效益作用以及文化效益作用,促使高校产业实现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晓,王金剑.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4):131-136.
  [2]程新富.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校办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师,2020(06):213-214.
  [3]董洪.提高高校校办产业经济效益的策略思考[J].中国中小企业,2020(02):189-190.
  作者简介:高健,西北政法大学,工程师,工学学士,从事国有资产管理、产业管理、档案等方面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略阐述了网店界面优化设计的原则,并从色彩元素、造型元素以及材質元素的应用几方面内容着手,对基于品牌形象的产品包装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店界面;产品包装;品牌形象  引言:网店界面设计和产品包装设计均是为产品的销售服务的,提升二者的设计效果能够提升市场营销的现代化水平。但从目前来看,部分设计人员并没有掌握其中的设计要点,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为深入
近来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免疫学特征的研究显示了其在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良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建立了从人脐血中高效分离扩增MSC的方法[1,2]。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已成为时代经济发展的标志。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功能复杂、建筑面积大、高度高、人员密度大、火灾载荷大,发生火灾风险等级高,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所在成都市为例,就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工作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 消防措施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
患者,男,39岁,因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8个月,拟行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于2006年6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近1年.供者为患者胞妹,HLA-A、B、DR位点与受者完全相合,血型均为B型。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学组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会议于2007年11月16日至18日在广州市召开,共有443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期刊
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高强度化疗方案的推广,包括抗感染措施在内的支持治疗对保障化疗安全进行,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尤为重要.我们回顾性总结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重点对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药敏特征、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疗效进行了分析。
期刊
目的 探讨树突细胞肉瘤(DC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描述一组DCS[包括2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1例交错突树突细胞肉瘤(IDCS)和1例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C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治疗及随诊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FDCS患者分别为19岁男性和45岁女性,均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起病,淋巴结病理诊断为FDCS,免疫组化为CD21(+)、CD35(+).2例患
患者,男,70岁.2002年8月因腰背部疼痛2个月,加重伴不能翻身1个月收住我科.入院后全身X线扁骨摄片示右第3、4、5、6、8肋骨,左第3、4肋骨陈旧性骨折,双侧髂骨、骶骨、坐骨、耻骨及股骨上段多个不规则骨质破坏区;胸腰椎MRI示胸7、9、12及腰2、5椎体压缩性骨折;骨髓穿刺:异常浆细胞占0.360;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λ;IgG 85 g/L(正常值10~15g/L),λ
期刊
HLA不全相合的血缘关系移植解决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供者来源,但供受体间的HLA差异屏障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发现在妊娠结束后,部分母亲体内可以检测到长期存在的微量子代细胞(FMC)。
期刊
造血干细胞(HSC)体外培养是研究HSC生物特性的重要实验平台,也是今后实现造血干/祖细胞扩增,用于干细胞移植的必经之路.如同生物体体内其他细胞一样,HSC所生存的微环境具有三维组织结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