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阅读】
汤 包
□梁实秋
说起玉华台,这个馆子来头不小,是东堂子胡同杨家的厨子出来经营掌勺。他的手艺高强,名作很多,所做的汤包,是故都的独门绝活。
包子算得什么,何地无之?但是风味各有不同。上海沈大成、北万馨、五芳斋所供应的早点汤包,是令人难忘的一种。
包子小,小到只好一口一个,但是每个都包得俏式,小蒸笼里垫着松针(可惜松针时常是用得太久了一些),有卖相。名为汤包,实际上包子里面并没有多少汤汁,倒是外附一碗清汤,表面上浮着七条八条的蛋皮丝,有人把包子丢在汤里再吃,成为名副其实的汤包了。这种小汤包馅子固然不恶,妙处却在包子皮,半发半不发,薄厚适度,制作上颇有技巧,台北也有人仿制上海式的汤包,得其仿佛,已经很难得了。
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狗不理的字号十分响亮。其实不一定要到狗不理去,搭平津火车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贩卖包子的高举笼屉到车窗前,伸胳膊就可以买几个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确有比一般为多的汤汁,汤汁中有几块碎肉葱花。有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才出笼的,包子里的汤汁曾有烫了脊背的故事,因为包子咬破,汤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举手乃顺着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过天津包子确是汤汁多,吃的时候要小心,不烫到自己的脊背,至少可以溅到同桌食客的脸上。相传的一个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哩。”
玉华台的汤包才是真正的含着一汪子汤。一笼屉里放七八个包子,连笼屉上桌,热气腾腾,包子底下垫着一块蒸笼布,包子扁扁的塌在蒸笼布上。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褶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没有经验的人,看着笼里的包子,又怕烫手,又怕弄破包子皮,犹犹豫豫,结果大概是皮破汤流,一塌糊涂。有时候堂倌代为抓取。
其实吃这种包子,其乐趣一大部分就在那一抓一吸之间。包子皮是烫面的,比烫面饺的面还要稍硬一点,否则包不住汤。那汤原是肉汁冻子,打进肉皮一起煮成的,所以才能凝结成为包子馅。汤里面可以看得见一些碎肉渣子。这样的汤味道不会太好。我不太懂,要喝汤为什么一定要灌在包子里然后再喝。
(选自《雅舍谈吃》,有删改)
【写作借鉴】
汤包之于你是美食,之于梁实秋却带上了一种有滋有味、妙趣横生的生活情趣。作者看似只是天南海北在谈吃,却让我们体验了中国饮食独特的魅力。好文章都符合这种特性:一是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比较深刻,能够引领着我们洞悉生活本源;二是大家一读就心有戚戚焉,觉得恰恰说中了自己的感觉。怎样写出这样的文章,以下两点仅供参考:
1.材料选择搭配要既陌生又新鲜。
选材要回避陌生,在熟悉的材料中,选取具有独特体验的材料,给读者带来陌生化的新鲜体验。通过不同材料的搭配、组合,形成主题“合力”,比如同类列举,让人从横向上感受其视野之广博,可以正反对比,可以让人从纵向上体会深度等。《汤包》运用了第一种方法,选用了天津、上海这两个有名的汤包产地,又选取了玉华台的汤包,通过对吃法、外形、馅料等的描写,传递了自己之于“汤包”的独特感受,进而表现中国饮食的丰富多彩。
2.还原耳闻目见的场景。
场面描写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场面描写一般具备三个要素:点面结合、氛围营造、细节刻画,这三个要素可以并存,也可以聚焦一点。梁文主要借助了细节刻画,如:吃汤包时“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轻轻咬破包子皮”等动作细节的描写,抓住细节,还原场景,可让文章具有画面感,从而让读者的生活经验被唤醒,此时适时点拨,情感的表达便可到位。
【习作展示】
家里的饭菜
□王子珺
冬夜,游子归家。
卤牛肉,不管厚薄,切成片,码在盘子里,香油醋汁蒜末徐徐浇上,最后撒上一把花生碎。
花雕酒,不分清浊,倒入白瓷瓶,底衬托盘,浸于温水中。闭门掩窗,酒香四溢。
尽管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就连哭也要哭得豪气。末了,还要看着那酒那肉感慨一声:“怎么也忘不了这家乡的味儿啊!”
家乡是人的情感寄托,而家是由更深的情感围成的。
怎么也忘不了家里蒸蟹时那飘忽的水汽,我睁着眼睛看那蟹从开始时的雄壮威武到后来的温顺乖巧,一只只服服帖帖地趴在蒸屉里,味道一点点地随蒸气散开,非要在空中盘旋那么几圈,仿佛刻意地勾你肚子里的馋虫。
离家前,以为这是月满中秋人团圆的节日气氛为家中美食助兴,抑或今年螃蟹肥美吃得人尽欢笑乐满堂。
怎么也忘不了家里燉排骨时那“咕噜咕噜”肉汁翻滚的声响,我侧着耳朵仔仔细细地听着那排骨汤煮沸的声音,听它从开始的沉默不言到最后叽叽咕咕、口齿不清。但当你掀开锅盖,那氤氲的香气掩住你的口鼻,让你情愿放弃呼吸,沉湎于这如同耳边低喃的汤语中去。
离家前,以为这是寒冬腊月汤暖胃的传统习俗为家中美食助兴,抑或是今年牛羊勤健肉质佳吃得室满芬芳齿留香。
怎么也忘不了家里调椿芽时那嘎吱嘎吱草木茎叶折断的声音。我仔仔细细地嗅着空气中椿芽的香气,闻它从一开始的清新到最后如同添了干柴的旺火般的那股泼辣劲儿。当你将它倒入白瓷盘,那天然的美丽便又散发了出来,如同写意山水画。
离家前,以为这是椿芽先发绿枝头的自然规律为家中美食添彩,抑或是今年春雨如油正温和养得椿树复苏芽肥嫩。
可如今,远行求学,冲淡了家里的味道。周假来临,爸爸妈妈提着饭盒风尘仆仆而来,当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饭盒,一阵热气扑面而来。
父母凑过脸,问我:“还记得这味道吧?”我鼻尖一酸,继续拆着手里的蟹,眼眶微润,挑眉道:“家里的味道,怎敢忘又怎会忘?”
说着,又拿起汤勺搅了搅温热的排骨汤,补充道:“这汤调料太重,熏得人眼睛都有些红。”
我怎么也忘不了,我听见那满桌的饭菜说“我爱你”的声音。
这辈子,我不敢也不会忘。
汤 包
□梁实秋
说起玉华台,这个馆子来头不小,是东堂子胡同杨家的厨子出来经营掌勺。他的手艺高强,名作很多,所做的汤包,是故都的独门绝活。
包子算得什么,何地无之?但是风味各有不同。上海沈大成、北万馨、五芳斋所供应的早点汤包,是令人难忘的一种。
包子小,小到只好一口一个,但是每个都包得俏式,小蒸笼里垫着松针(可惜松针时常是用得太久了一些),有卖相。名为汤包,实际上包子里面并没有多少汤汁,倒是外附一碗清汤,表面上浮着七条八条的蛋皮丝,有人把包子丢在汤里再吃,成为名副其实的汤包了。这种小汤包馅子固然不恶,妙处却在包子皮,半发半不发,薄厚适度,制作上颇有技巧,台北也有人仿制上海式的汤包,得其仿佛,已经很难得了。
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狗不理的字号十分响亮。其实不一定要到狗不理去,搭平津火车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贩卖包子的高举笼屉到车窗前,伸胳膊就可以买几个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确有比一般为多的汤汁,汤汁中有几块碎肉葱花。有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才出笼的,包子里的汤汁曾有烫了脊背的故事,因为包子咬破,汤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举手乃顺着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过天津包子确是汤汁多,吃的时候要小心,不烫到自己的脊背,至少可以溅到同桌食客的脸上。相传的一个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哩。”
玉华台的汤包才是真正的含着一汪子汤。一笼屉里放七八个包子,连笼屉上桌,热气腾腾,包子底下垫着一块蒸笼布,包子扁扁的塌在蒸笼布上。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褶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没有经验的人,看着笼里的包子,又怕烫手,又怕弄破包子皮,犹犹豫豫,结果大概是皮破汤流,一塌糊涂。有时候堂倌代为抓取。
其实吃这种包子,其乐趣一大部分就在那一抓一吸之间。包子皮是烫面的,比烫面饺的面还要稍硬一点,否则包不住汤。那汤原是肉汁冻子,打进肉皮一起煮成的,所以才能凝结成为包子馅。汤里面可以看得见一些碎肉渣子。这样的汤味道不会太好。我不太懂,要喝汤为什么一定要灌在包子里然后再喝。
(选自《雅舍谈吃》,有删改)
【写作借鉴】
汤包之于你是美食,之于梁实秋却带上了一种有滋有味、妙趣横生的生活情趣。作者看似只是天南海北在谈吃,却让我们体验了中国饮食独特的魅力。好文章都符合这种特性:一是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比较深刻,能够引领着我们洞悉生活本源;二是大家一读就心有戚戚焉,觉得恰恰说中了自己的感觉。怎样写出这样的文章,以下两点仅供参考:
1.材料选择搭配要既陌生又新鲜。
选材要回避陌生,在熟悉的材料中,选取具有独特体验的材料,给读者带来陌生化的新鲜体验。通过不同材料的搭配、组合,形成主题“合力”,比如同类列举,让人从横向上感受其视野之广博,可以正反对比,可以让人从纵向上体会深度等。《汤包》运用了第一种方法,选用了天津、上海这两个有名的汤包产地,又选取了玉华台的汤包,通过对吃法、外形、馅料等的描写,传递了自己之于“汤包”的独特感受,进而表现中国饮食的丰富多彩。
2.还原耳闻目见的场景。
场面描写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场面描写一般具备三个要素:点面结合、氛围营造、细节刻画,这三个要素可以并存,也可以聚焦一点。梁文主要借助了细节刻画,如:吃汤包时“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轻轻咬破包子皮”等动作细节的描写,抓住细节,还原场景,可让文章具有画面感,从而让读者的生活经验被唤醒,此时适时点拨,情感的表达便可到位。
【习作展示】
家里的饭菜
□王子珺
冬夜,游子归家。
卤牛肉,不管厚薄,切成片,码在盘子里,香油醋汁蒜末徐徐浇上,最后撒上一把花生碎。
花雕酒,不分清浊,倒入白瓷瓶,底衬托盘,浸于温水中。闭门掩窗,酒香四溢。
尽管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就连哭也要哭得豪气。末了,还要看着那酒那肉感慨一声:“怎么也忘不了这家乡的味儿啊!”
家乡是人的情感寄托,而家是由更深的情感围成的。
怎么也忘不了家里蒸蟹时那飘忽的水汽,我睁着眼睛看那蟹从开始时的雄壮威武到后来的温顺乖巧,一只只服服帖帖地趴在蒸屉里,味道一点点地随蒸气散开,非要在空中盘旋那么几圈,仿佛刻意地勾你肚子里的馋虫。
离家前,以为这是月满中秋人团圆的节日气氛为家中美食助兴,抑或今年螃蟹肥美吃得人尽欢笑乐满堂。
怎么也忘不了家里燉排骨时那“咕噜咕噜”肉汁翻滚的声响,我侧着耳朵仔仔细细地听着那排骨汤煮沸的声音,听它从开始的沉默不言到最后叽叽咕咕、口齿不清。但当你掀开锅盖,那氤氲的香气掩住你的口鼻,让你情愿放弃呼吸,沉湎于这如同耳边低喃的汤语中去。
离家前,以为这是寒冬腊月汤暖胃的传统习俗为家中美食助兴,抑或是今年牛羊勤健肉质佳吃得室满芬芳齿留香。
怎么也忘不了家里调椿芽时那嘎吱嘎吱草木茎叶折断的声音。我仔仔细细地嗅着空气中椿芽的香气,闻它从一开始的清新到最后如同添了干柴的旺火般的那股泼辣劲儿。当你将它倒入白瓷盘,那天然的美丽便又散发了出来,如同写意山水画。
离家前,以为这是椿芽先发绿枝头的自然规律为家中美食添彩,抑或是今年春雨如油正温和养得椿树复苏芽肥嫩。
可如今,远行求学,冲淡了家里的味道。周假来临,爸爸妈妈提着饭盒风尘仆仆而来,当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饭盒,一阵热气扑面而来。
父母凑过脸,问我:“还记得这味道吧?”我鼻尖一酸,继续拆着手里的蟹,眼眶微润,挑眉道:“家里的味道,怎敢忘又怎会忘?”
说着,又拿起汤勺搅了搅温热的排骨汤,补充道:“这汤调料太重,熏得人眼睛都有些红。”
我怎么也忘不了,我听见那满桌的饭菜说“我爱你”的声音。
这辈子,我不敢也不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