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喜欢看武侠小说和电影的同学想必小时候都有过一个仗剑江湖,快意恩仇的侠客梦。也都幻想过有一天,自己能穿着一身飘逸如仙的长衫,带着轻纱帷帽,手持一把削铁如泥的利剑,身骑一匹绝世骏马浪迹天涯。而要成为侠客,不光要有盖世武功,装扮也要极具气势。因而,帷帽便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武侠电影中,侠客每一次的出现都靴袍裹身,一挥剑扬起万里沙,腾空一跃,帷帽下的回眸总能惊艳众生。
幂 篱:遮风避沙掩娇颜
帷帽最开始叫幂篱。幂篱,本是胡羌民族男子的装束,起源于魏晋时代。北朝时才传入中国北方。幂篱多用藤席或毡笠做成高顶宽檐式的笠帽,四周宽檐骨架糊裱缯帛,为了防雨,有的人会再刷一层桐油在上面。然后用皂纱全幅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和全身。缀于帽檐上的皂纱,称为帽裙,幂篱的帽裙,可长至脚踝。
幂篱最初的样式有两种:一种由头部开始,将全身障蔽,类似斗篷;另一种与衣帽相连,只露出面孔,即大头长裙帽。该服饰无领口、衣袖,面部也只露出较少部分,其余全身从上至下全部障蔽在大头长裙帽中。北魏时的吐谷浑人多以幂篱为冠,南北朝时河南国的人也着小袖袍,大头长裙帽,此帽即为幂篱。而当时吐谷浑的王公贵族也多戴幂篱,唐代西域地区也流行披罗锻、蒙黑巾、戴幂篱。
《隋书·文四子传·秦孝王俊》曰:“俊有巧思……为妃作七宝幂篱。”顾起元《说略》中也有记载:“幂篱,按实录曰:本羌人之首服,以羊毛为之,谓之毡帽。至秦汉,中华竞服之。后以故席为骨而鞔之,谓之席帽。”例如,在1990年出土整理的燕妃墓壁画中,侍女手中所捧的,明显为一只竹丝或藤丝编的斗笠,斗笠的周沿,缀有一圈长丝绦。这些垂络的排列,颇为密集,形成一道薄幕。燕妃墓壁画中所绘的这顶帷帽,垂络很长,戴在头上,大约能够遮蔽膝盖以上的大半个身形。从画中来看,长穗条条顺滑,并不紊乱,也没有缠绕在一起的情况,推测彼此之间,可能以一道道横向的细丝,再进行连接,形成网格状。也可能,是丝穗本身,已经编成小股,所以不会缠绕,因太细,故画中没有表现出来。这样的所谓围网,显然要比纱罗更稀疏。在那丝穗上,装点珠宝或翠鸟毛,形成缀珠,或贴翠而成的花朵,更是华丽。这也就难怪大唐女子,面对官方的压制,仍不肯放弃。
壁画中手捧幂篱的侍女只有一位,她掌上之物,就只能是为墓主预备,表现恭順的侍女随时等待,将幂篱献给女主人,伺候她上马出行。燕氏不是普通女子,她13岁便成为秦王李世民的侧室,育有越王李贞、江王李嚣,后被封为德妃。至高宗朝,又被册封为越国太妃,在王府与皇宫中,度过了大部分人生,且地位尊贵。
这样一位太妃的墓室中,特意画出预备她骑马戴的幂篱,由此可以看出初唐时代文人的画风。
幂篱原是很具实用性的,因西北风沙较多,可以用幂篱来遮蔽风沙侵袭。但其传入中原后,与儒家经典《礼内侧》中的“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相结合,就变为防范路人窥视女子的面容为主要用途,成为北朝贵族女子的出门之服。
帷帽:挂纱网垂闯江湖
虽然幂篱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穿戴起来既笨重又不方便。因此,唐高宗永徽以后,一种经过改进的帽子逐渐开始流行,这就是帷帽。帷帽是在幂篱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主体是用一种质地较硬的藤条或席片做骨架,上面绷上布帛,再在帽檐上加缀一圈长短与人的颈部相等的纱网。它不能像幂篱那样可以全身障蔽,只能遮住面部而已。帷帽相比于幂篱而言,更能张扬女性的个性,很快就受到了年轻女子的喜爱,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十分盛行,宫中和民间女子都争相效仿。然而,这又违反了朝廷提倡的“女子在外不可以抛头露面”的礼制,因此很多人认为此着装轻率而失礼。于是,咸亨二年,唐高宗试图扭转不正之风,但收效不大。武则天当政时,帷帽取代幂篱而盛行起来。这与武则天做皇帝后妇女地位的提高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所见最早的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唐代女子骑马戴帷帽的记载。如武周时期,张元一有诗曰:“马带桃花锦,裙衔绿草罗。定知帷帽底,仪容似大哥。”此处的大哥指武则天,可见武周时期女性骑马出行仍需戴帷帽。
目前所知帷帽样式有两种:一种高顶宽檐,帽檐下坠丝网至颈。据高承的《事物纪原》中所述:帷帽创于隋代,永徽中始用之,拖裙至颈,今世世人,往往以皂纱若青,全幅连缀于油帽或毡笠之前,以障风沙,为远行之服。另外还有一种是布帛做成的无檐软帽,帽巾下坠至颈部,颈前也有蔽护。然后在软帽之上加戴斗笠即可。
宋代的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曰:“帷帽,如今之席帽,周回垂网也。”《图画见闻志》说帷帽是垂网,这让后人容易理解为纱罗一类的轻薄织物。然而,《中华古今注》却指出,这种帽子是垂丝。
帷帽最初兴起之时,乃是围帷长坠,长度应该比幂篱短,可能在膝盖以上部位。但后来,又逐步变短,最终收缩到颈部以下、肩部以上,称为浅露。现代闽南的惠安女头上戴的笠帽及装束,与之十分相似。
我们从考古发现的陶俑和敦煌壁画所见到的帷帽,大多数的纱网是从面颊两旁向后撩的,面部的主体是露在外面的,故此官府要下敕禁断。最明显的例子是吐鲁番阿斯塔那第187号墓出土的骑马女俑,再现了当时西域高昌女子头戴帷帽骑马出行的情景,充分显示了唐代西域女子所独有的高雅端庄的气质。她身穿窄袖襦和青色长裤,手握缰绳端坐在马背上,头戴帷帽,纱网尚存,三面遮障,正面露出妩媚的朱唇与桂叶双眉。这个墓葬出土的墓志和文书分别属于武周和天宝初,反映的正好是“则天之后,帷帽大行,幂渐息”的情形。高高的帷帽四周垂着纱幕,但这纱幕已经不具有实际的遮挡作用了,而仅仅是一种装饰。它如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贵族妇女的面纱一样,与其说是一种遮挡,不如说是一种展现女人神秘之美的手段而已。它让美人的脸更有了一种朦胧美。
女子跨上骏马总有一种让人侧目的英气,不禁让人联想到李白描写过的五花马,深棕色的马脖子和后臀部出现了山水画般的斑点,马额与四蹄皆为白色。再加上骑马女子粉妆朱唇头梳高髻,并且将帷帽四周垂着的纱幕撩起,露出悠闲而尊贵的神态,更是美得妙不可言!
(本栏目编辑 黄亚琼)
Email:875000067@qq.com
幂 篱:遮风避沙掩娇颜
帷帽最开始叫幂篱。幂篱,本是胡羌民族男子的装束,起源于魏晋时代。北朝时才传入中国北方。幂篱多用藤席或毡笠做成高顶宽檐式的笠帽,四周宽檐骨架糊裱缯帛,为了防雨,有的人会再刷一层桐油在上面。然后用皂纱全幅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和全身。缀于帽檐上的皂纱,称为帽裙,幂篱的帽裙,可长至脚踝。
幂篱最初的样式有两种:一种由头部开始,将全身障蔽,类似斗篷;另一种与衣帽相连,只露出面孔,即大头长裙帽。该服饰无领口、衣袖,面部也只露出较少部分,其余全身从上至下全部障蔽在大头长裙帽中。北魏时的吐谷浑人多以幂篱为冠,南北朝时河南国的人也着小袖袍,大头长裙帽,此帽即为幂篱。而当时吐谷浑的王公贵族也多戴幂篱,唐代西域地区也流行披罗锻、蒙黑巾、戴幂篱。
《隋书·文四子传·秦孝王俊》曰:“俊有巧思……为妃作七宝幂篱。”顾起元《说略》中也有记载:“幂篱,按实录曰:本羌人之首服,以羊毛为之,谓之毡帽。至秦汉,中华竞服之。后以故席为骨而鞔之,谓之席帽。”例如,在1990年出土整理的燕妃墓壁画中,侍女手中所捧的,明显为一只竹丝或藤丝编的斗笠,斗笠的周沿,缀有一圈长丝绦。这些垂络的排列,颇为密集,形成一道薄幕。燕妃墓壁画中所绘的这顶帷帽,垂络很长,戴在头上,大约能够遮蔽膝盖以上的大半个身形。从画中来看,长穗条条顺滑,并不紊乱,也没有缠绕在一起的情况,推测彼此之间,可能以一道道横向的细丝,再进行连接,形成网格状。也可能,是丝穗本身,已经编成小股,所以不会缠绕,因太细,故画中没有表现出来。这样的所谓围网,显然要比纱罗更稀疏。在那丝穗上,装点珠宝或翠鸟毛,形成缀珠,或贴翠而成的花朵,更是华丽。这也就难怪大唐女子,面对官方的压制,仍不肯放弃。
壁画中手捧幂篱的侍女只有一位,她掌上之物,就只能是为墓主预备,表现恭順的侍女随时等待,将幂篱献给女主人,伺候她上马出行。燕氏不是普通女子,她13岁便成为秦王李世民的侧室,育有越王李贞、江王李嚣,后被封为德妃。至高宗朝,又被册封为越国太妃,在王府与皇宫中,度过了大部分人生,且地位尊贵。
这样一位太妃的墓室中,特意画出预备她骑马戴的幂篱,由此可以看出初唐时代文人的画风。
幂篱原是很具实用性的,因西北风沙较多,可以用幂篱来遮蔽风沙侵袭。但其传入中原后,与儒家经典《礼内侧》中的“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相结合,就变为防范路人窥视女子的面容为主要用途,成为北朝贵族女子的出门之服。
帷帽:挂纱网垂闯江湖
虽然幂篱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穿戴起来既笨重又不方便。因此,唐高宗永徽以后,一种经过改进的帽子逐渐开始流行,这就是帷帽。帷帽是在幂篱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主体是用一种质地较硬的藤条或席片做骨架,上面绷上布帛,再在帽檐上加缀一圈长短与人的颈部相等的纱网。它不能像幂篱那样可以全身障蔽,只能遮住面部而已。帷帽相比于幂篱而言,更能张扬女性的个性,很快就受到了年轻女子的喜爱,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十分盛行,宫中和民间女子都争相效仿。然而,这又违反了朝廷提倡的“女子在外不可以抛头露面”的礼制,因此很多人认为此着装轻率而失礼。于是,咸亨二年,唐高宗试图扭转不正之风,但收效不大。武则天当政时,帷帽取代幂篱而盛行起来。这与武则天做皇帝后妇女地位的提高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所见最早的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唐代女子骑马戴帷帽的记载。如武周时期,张元一有诗曰:“马带桃花锦,裙衔绿草罗。定知帷帽底,仪容似大哥。”此处的大哥指武则天,可见武周时期女性骑马出行仍需戴帷帽。
目前所知帷帽样式有两种:一种高顶宽檐,帽檐下坠丝网至颈。据高承的《事物纪原》中所述:帷帽创于隋代,永徽中始用之,拖裙至颈,今世世人,往往以皂纱若青,全幅连缀于油帽或毡笠之前,以障风沙,为远行之服。另外还有一种是布帛做成的无檐软帽,帽巾下坠至颈部,颈前也有蔽护。然后在软帽之上加戴斗笠即可。
宋代的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曰:“帷帽,如今之席帽,周回垂网也。”《图画见闻志》说帷帽是垂网,这让后人容易理解为纱罗一类的轻薄织物。然而,《中华古今注》却指出,这种帽子是垂丝。
帷帽最初兴起之时,乃是围帷长坠,长度应该比幂篱短,可能在膝盖以上部位。但后来,又逐步变短,最终收缩到颈部以下、肩部以上,称为浅露。现代闽南的惠安女头上戴的笠帽及装束,与之十分相似。
我们从考古发现的陶俑和敦煌壁画所见到的帷帽,大多数的纱网是从面颊两旁向后撩的,面部的主体是露在外面的,故此官府要下敕禁断。最明显的例子是吐鲁番阿斯塔那第187号墓出土的骑马女俑,再现了当时西域高昌女子头戴帷帽骑马出行的情景,充分显示了唐代西域女子所独有的高雅端庄的气质。她身穿窄袖襦和青色长裤,手握缰绳端坐在马背上,头戴帷帽,纱网尚存,三面遮障,正面露出妩媚的朱唇与桂叶双眉。这个墓葬出土的墓志和文书分别属于武周和天宝初,反映的正好是“则天之后,帷帽大行,幂渐息”的情形。高高的帷帽四周垂着纱幕,但这纱幕已经不具有实际的遮挡作用了,而仅仅是一种装饰。它如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贵族妇女的面纱一样,与其说是一种遮挡,不如说是一种展现女人神秘之美的手段而已。它让美人的脸更有了一种朦胧美。
女子跨上骏马总有一种让人侧目的英气,不禁让人联想到李白描写过的五花马,深棕色的马脖子和后臀部出现了山水画般的斑点,马额与四蹄皆为白色。再加上骑马女子粉妆朱唇头梳高髻,并且将帷帽四周垂着的纱幕撩起,露出悠闲而尊贵的神态,更是美得妙不可言!
(本栏目编辑 黄亚琼)
Email:8750000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