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浅表膀胱癌尿道电切术后行早期膀胱灌注与常规膀胱灌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浅表膀胱癌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常规膀胱灌注)和早期组(早期膀胱灌注)。结果:早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2.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7%(P<0.05),平均复发时间为(15.1±1.4)个月,明显长于常规组患者的(8.6±1.1)个月(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8.2%,与常规组患者的2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对浅表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灌注,可有效降低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浅表膀胱癌;早期膀胱灌注;常规膀胱灌注;临床效果
膀胱肿瘤是临床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中以浅表性移行细胞癌最常见。临床上治疗浅表膀胱癌最常用的方法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术后膀胱灌注药物化疗,但对于术后行膀胱灌注的最佳时间却未加以定论[1]。临床实践发现术后早期行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行常规膀胱灌注。为此我院对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膀胱灌注和常规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浅表膀胱癌患者参与我院本次研究。将110例患者按照先后入院顺序平均分为早期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浅表膀胱癌诊断标准。常规组55例患者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在46~77岁之间。早期组55例患者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电切术7天后,行常规膀胱灌注。膀胱灌注药物为吡柔比星(国药准字H20045983;生产单位: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mg)30mg,稀释于无菌蒸馏水50ml,注入膀胱,每6~8分钟转换1次体位,分别为平卧、俯卧、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每周灌注1次,共灌注8次,再改为每月灌注1次,直至术后2年。进行灌注的同时每月复查1次泌尿系彩超,每3个月1次膀胱镜检查,发现患者发生可疑病变,立即进行活检。
1.2.2早期组
早期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行膀胱灌注,膀胱灌注药物与常规组患者相同,灌注剂量和灌注频率也与常规组相同。进行灌注的同时每月复查1次泌尿系彩超,每3个月1次膀胱镜检查,发现患者发生可疑病变,立即进行活检。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灌注后的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我院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百分比(%)和 ±s表示,并分别采用x2和t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复发率、复发时间比较
早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2.7%,常规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2.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早期组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比较
早期组55例患者膀胱灌注后,8例患者发生膀胱炎,2例患者出现血尿,并发症发生率为18.2%,常规组55例患者膀胱灌注后,7例患者发生膀胱炎,4例患者出现血尿,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膀胱癌是临床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有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据相关医学数据统计膀胱癌患者中有75.2%左右的患者为浅表膀胱癌[2]。浅表膀胱癌是指未侵及膀胱肌层的肿瘤,早期临床实践发现单纯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浅表膀胱癌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且复发率较高[3]。随着医疗领域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浅表膀胱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采用药物灌注化疗进行辅助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膀胱灌注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残余病变以及手术所导致的局部种植,防止恶性肿瘤的深层浸润,从而实现降低或阻止肿瘤复发的目的。
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行膀胱灌注最易出现的并发症为化学性膀胱炎,随着术后灌注次数的增多,甚至有少数患者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4]。近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在膀胱癌患者肿瘤切除24小时内实施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行常规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膀胱癌患者术后早期由于机体功能下降,可使G0期的肿瘤细胞及癌前病变的细胞增值活跃,转移肿瘤的倍增时间明显缩短,生长速度快,而且患者术后早期膀胱负荷最小,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升高,因此为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最佳时机[5]。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实践结果,我院对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膀胱灌注和常规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患者,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早期对浅表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但两组患者灌注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却无明显差异,因此考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与灌注剂量和灌注频率存在密切关系,与灌注开始时间无关。
参考文献:
[1]苏燕胜,郭宏林,陆向东,刘娜,姚念玲,张武合,武斌,寇乐乐.浅表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早期膀胱灌注与常规膀胱灌注的疗效对比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03(05):525-527.
[2]马忠华.早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01(02):61-62.
[3]陈粮,黄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表柔吡星早期膀胱灌注和常规灌注的临床比较[J].药物与人,2014,08(04):104-105.
[4]史继红.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2(08):140-141.
[5]张晓童.经尿道电切加汽化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癌38例[J].吉林医学,2012,15(12):3260.
关键词:浅表膀胱癌;早期膀胱灌注;常规膀胱灌注;临床效果
膀胱肿瘤是临床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中以浅表性移行细胞癌最常见。临床上治疗浅表膀胱癌最常用的方法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术后膀胱灌注药物化疗,但对于术后行膀胱灌注的最佳时间却未加以定论[1]。临床实践发现术后早期行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行常规膀胱灌注。为此我院对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膀胱灌注和常规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浅表膀胱癌患者参与我院本次研究。将110例患者按照先后入院顺序平均分为早期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浅表膀胱癌诊断标准。常规组55例患者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在46~77岁之间。早期组55例患者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电切术7天后,行常规膀胱灌注。膀胱灌注药物为吡柔比星(国药准字H20045983;生产单位: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mg)30mg,稀释于无菌蒸馏水50ml,注入膀胱,每6~8分钟转换1次体位,分别为平卧、俯卧、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每周灌注1次,共灌注8次,再改为每月灌注1次,直至术后2年。进行灌注的同时每月复查1次泌尿系彩超,每3个月1次膀胱镜检查,发现患者发生可疑病变,立即进行活检。
1.2.2早期组
早期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行膀胱灌注,膀胱灌注药物与常规组患者相同,灌注剂量和灌注频率也与常规组相同。进行灌注的同时每月复查1次泌尿系彩超,每3个月1次膀胱镜检查,发现患者发生可疑病变,立即进行活检。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灌注后的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我院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百分比(%)和 ±s表示,并分别采用x2和t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复发率、复发时间比较
早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2.7%,常规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2.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早期组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比较
早期组55例患者膀胱灌注后,8例患者发生膀胱炎,2例患者出现血尿,并发症发生率为18.2%,常规组55例患者膀胱灌注后,7例患者发生膀胱炎,4例患者出现血尿,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膀胱癌是临床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有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据相关医学数据统计膀胱癌患者中有75.2%左右的患者为浅表膀胱癌[2]。浅表膀胱癌是指未侵及膀胱肌层的肿瘤,早期临床实践发现单纯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浅表膀胱癌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且复发率较高[3]。随着医疗领域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浅表膀胱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采用药物灌注化疗进行辅助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膀胱灌注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残余病变以及手术所导致的局部种植,防止恶性肿瘤的深层浸润,从而实现降低或阻止肿瘤复发的目的。
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行膀胱灌注最易出现的并发症为化学性膀胱炎,随着术后灌注次数的增多,甚至有少数患者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4]。近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在膀胱癌患者肿瘤切除24小时内实施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行常规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膀胱癌患者术后早期由于机体功能下降,可使G0期的肿瘤细胞及癌前病变的细胞增值活跃,转移肿瘤的倍增时间明显缩短,生长速度快,而且患者术后早期膀胱负荷最小,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升高,因此为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最佳时机[5]。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实践结果,我院对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膀胱灌注和常规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患者,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早期对浅表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但两组患者灌注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却无明显差异,因此考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与灌注剂量和灌注频率存在密切关系,与灌注开始时间无关。
参考文献:
[1]苏燕胜,郭宏林,陆向东,刘娜,姚念玲,张武合,武斌,寇乐乐.浅表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早期膀胱灌注与常规膀胱灌注的疗效对比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03(05):525-527.
[2]马忠华.早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01(02):61-62.
[3]陈粮,黄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表柔吡星早期膀胱灌注和常规灌注的临床比较[J].药物与人,2014,08(04):104-105.
[4]史继红.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2(08):140-141.
[5]张晓童.经尿道电切加汽化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癌38例[J].吉林医学,2012,15(12):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