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中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动机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陀氏笔下的拉斯柯尼科夫,大多都是从心理现实主义来分析他的人物性格及思想,突出强调陀氏的现代性萌芽特征。本文试从社会学角度重新规置拉斯柯尼科夫的行为,深入挖掘文本的法律性规范与社会学视角,从刑事犯罪角度分析其犯罪动机,以期全新理解社会规范领域内的“拉斯柯尼科夫”及其行为。
  关键词:拉斯柯尼科夫 犯罪学 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21.]这反映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及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学界对于犯罪动机的生成机制持有不同意见,笔者采纳陈和华学者的观点,认为犯罪动机是犯罪人个性的不良倾向(性格)在消极环境和条件下,进一步膨胀和歪曲的结果(自我调节能力)。[陈和华.《犯罪動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5:3.]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压抑而产生的失衡心理,由于没有得到来自精神上的适当调节,最终酿成恶果。此观点综合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即:不良倾向、消极环境和条件及自我调节能力,避免了片面化的审判,同时强调犯罪动机形成的逻辑性,而不是多因素的简单叠加。对于分析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动机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一、不良倾向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陈和华教授提出的理论,行为人的不良倾向作为犯罪动机生成机制中的第一环,其本质中的主观恶性可以与人性中隐藏的恶相联系。在面对不公、困窘的境遇时,个体会产生依靠自己力量扭转当前局面的念头,一旦正当的手段遭遇阻碍或可行性较小时,不良倾向所指引的手段将会替代正当合理的手段去满足个体的失衡心理状态。
  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考量犯罪动机的重要指标,就本案而言,目的分为显性目的和隐形目的两个层面:显性目的是物质方面的富足,包括母亲妹妹的生活条件好转,自己继续完成学业;隐形目的是精神上的自证,拉斯柯尼科夫迫不及待地想证明自己拥有拿破仑那般跨越规则的能力。在同波尔费利那场紧张的、对拉斯柯尼科夫来说是可怕的对话中,拉斯柯尼科夫具体阐述了他的抽象且惊人的理论,——将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凡的人、低等人,他们只是繁衍同类的材料,必须俯首贴耳地做奴隶;另一类是“非凡的人”,他们是统治者,不受法律及道德的约束,同时反驳了波尔费利认为的“有充分的权利去为非作歹和犯罪”,强调是“在实现他的思想必须这样做的时候,有权允许自己的良心跨越某些障碍”。
  受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视为无上追求,每个个体的快乐与痛苦同质同量,为了幸福的最大化,少数无差别的快乐一旦成为实现更多幸福的障碍,也就被“合理地”抹杀了。然而这种“合理”正是不合理所在——少数的快乐不能为多数的快乐让步牺牲,同时将剥夺前者的权利合理化,抹杀了行为的危害性。而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社会危害性,即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可能造成这样或那样的损害的特性。[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45. ]轻则侵犯了公民的私人财产、人身权利;重则破坏社会秩序,对统治阶级构成极大威胁。细细分析这段表述,牺牲了少数人的利益以换取多数人的“幸福胜利”,增添了一层看似正当的合法性;实质上将这少数人的权利视若无物,每个人的人格独立存在,任何人都无权随意处置。犯罪人的自私心态,往往会使他们在满足自身需要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侵犯社会规范和他人利益。[陈和华.《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J]. 《法学》,2013,8:3.]这种自私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指引拉斯科尼科夫走向犯罪的道路,他所提出的“超人理论”同时印证了他性格中显露出的不良倾向。
  二、消极环境和条件
  如果说不良倾向是犯罪人心里恶的种子,那么消极环境和条件就可以称作罪恶滋生的土壤。我们会因为存活而发展农耕种植业,或因为个人力量有限而寻求外界的帮助,迫使行为人采取行动的先导即是需要。需要是指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由个体对某种事物的缺乏状态引起,往往基于匮乏和失衡而产生欲望。[陈和华.《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5:2.]犯罪亦然,犯罪动机来源于需要,但需要本身并无善恶之分。[陈和华.《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5:2.]无论是人对保护和维持生命及后代所必需条件的自然需要,还是人对文化活动依赖的文化需要,都是本能不同层次的体现。随着需要给人带来的失衡感程度的加深,个体不断激发出追求满足的需要,采取行动的动力就越强烈。
  对于拉斯柯尼科夫而言,他所追求的是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这种层级反差明显的双重需要,时刻挑战着拉斯科尼科夫脆弱的神经。物质上的极度匮乏,狭小逼仄的生存空间,破衣烂衫、食不果腹,这种压抑的生存状态无疑给人带来绝对的剥夺感和挫败感;同时混乱的社区环境雪上加霜,充满暴力贫穷、污言秽语,到处都是猜忌争吵,粗鄙的面孔相互打量,甚至毫无秩序可言。本就孤傲离群索居的人却被迫将自己暴露在杂乱无章的人群中,没有思想交流的圈子,加剧了他的自我封闭。
  “需要一旦被人认识到,且当其与具体的满足手段或对象相联系时,即产生内驱力推动个体去行为,这时,需要就转化成动机。”[陈和华.《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J].《法学》,2013,8:3.]相对的贫困(同一地区富人和穷人强烈的不平等)相较绝对剥夺感对于刺激人们的欲望有更大的概率。[亚历克斯·梯尔.《越轨社会学》[M]. 王海霞、范文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19.]拉斯柯尼科夫满目都是妓女、酒鬼、被奸污的女孩,而不远处就是生活富足的高利贷者、自私的卢仁们和斯维里加洛夫们,这种近距离交织的对抗与剥削构成了拉斯柯尼科夫所触及到的圣彼得堡所有的肮脏与罪恶,明明身处同一个区域,地位待遇却天差地别,强烈的自尊心使拉斯柯尼科夫迫切地渴望找到改变这一现状的突破口。   老太婆作为贫困区里依靠高利典当压榨以获得财富的少数富人,精明算计、锱铢必较,这种相对剥夺性诱因无疑激发了拉斯柯尼科夫采取行动以满足其双重需要的动力:近则减轻母亲的负担、解脱妹妹的不幸,远则跨越“那道障碍”,实现他自我的追求。同时她又是所有虱子里最不足道的那一个——杀死“这样一个病病歪歪、愚蠢透顶、心狠手辣的老太婆”,就“可以把几十户人家从贫穷、破败、毁灭、堕落和花柳病医院里拯救出来”,算学的思维方式和老太婆的存在使拉斯柯尼科夫对实现其生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了具体的行为指向对象,也即犯罪目标。至此,拉斯柯尼科夫的需要到犯罪意识生成的链条趋于完整,当然这并不是说需要自身必然导致犯罪,只是拉斯柯尼科夫选择了一种罔顾他人利益的方式去追求需要的满足,也就有了犯罪的发生。
  三、自我调节能力
  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基于隐形的社会规约和公序良俗,个体会有意识地克制内心的欲望,谋求新的其他合理途径来实现需要的满足,也可能寻求另一种能满足的需要来相应地代替,使自己免受因需要的匮乏而衍生的焦虑和紧张。可见,需要虽然是诱发犯罪行为的前提,但采取合法还是非法的方式,取决于人在面对诱惑是否具有积极的自我调节能力,它决定了人能否综合社会规范和个人利益的考虑而进行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抉择,这一步之差往往体现了犯罪人与守法人的根本区别。
  如前所述,主人公内在的自省方式同时客观地剥夺了他与外界的连结,从社会压力理论来分析人格障碍,这种压力处理源的减少或缺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发展为精神类疾病的风险。外部环境产生的刺激(压力)持久地作用于承受人,强度不断地增加和积聚或刺激骤然降临,如果承受人的心理承受性低,心理的常态就会被打破,呈现变态发展。[刘子超.《论变态心理、精神病与违法犯罪》[J].《新余高专学报》,2005,10:4. ]在《罪与罚》中,作者不吝笔墨地将主人公抛入神经质的状态中,拉斯柯尼科夫出现了多种不良的精神状况,包括幻觉、变态心理、浑噩的无意识行为以及带有某种预示引导意味的梦境,这些都显示出拉斯柯尼科夫的自我调节能力已几近崩溃。
  就拉斯柯尼科夫杀害老太婆一案而言,行为人的不良倾向是犯罪实施前萌生一切行动的根源,拉斯柯尼科夫脑中的“超人理论”诱导着他步入歧途;消极环境和条件激发了行为人迫切满足需要的冲动,一旦寻求到了合适的犯罪对象,需求即转化为动机;而弱于常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株稻草,由于不能合理地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罪恶最终战胜了理智,罪行也就由此而实施了。
  四、总结
  “法律更关注程序的合法性,文学则更关注人的精神,法律倚重理性,而文学诉诸感情,法律的立场常常体现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文学则常常充满了批判的思维。法律追求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公理’、‘正义’,文学则更关注普遍的人性。”[何云波、张旭等.《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J].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1.
  作者简介:
  张敬仪(1997—),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笔者认为,拉斯柯尼科夫作案过程中善的出发点,究其本质不过是遮掩行为人罪行的遮羞布,善是让位于内心的恶的。但陀氏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不只是向人们展示浸在绝境中的心灵对善恶的判别,更尖锐地刺透绝境对心灵的压抑和扭曲,而如何看待困境对人的消耗与遏制困境可能引发的消极犯罪正是文学家与犯罪预防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文学与法律也由此产生了交汇与融通。
  注释: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21.
  陈和华.《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5:3.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45.
  陈和华.《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J]. 《法学》,2013,8:3.
  陈和华.《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5:2.
  陈和华.《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5:2.
  陈和华.《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J].《法学》,2013,8:3.
  亚历克斯·梯尔.《越轨社会学》[M]. 王海霞、范文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19.
  刘子超.《论变态心理、精神病与违法犯罪》[J].《新余高专学报》,2005,10:4.
  何云波、张旭等.《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學跨学科研究》[J].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1.
其他文献
摘要:尼采在《一种自我批评的尝试》一文中,一再强调《悲剧的诞生》是一本不可能的书,因为在这本书中,他的艰巨使命是“用艺术家的透镜看科学,而用生命的透镜看艺术……”[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页。]很显然,《悲剧的诞生》这本书中包含了尼采对艺术、科学和生命的看法。作为尼采的第一本著作,书中随处可见叔本华的哲学和瓦格纳的音乐对尼采的重要影响。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民航运输作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支持”的专业,因就业率高,该专业也越来越受欢迎。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学历论”向“能力论”的转变,培养合格的、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复合型高技能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历证书;“1+X”证书  一、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1+ X”证书制度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一)响应国家政策  2019年1月
期刊
摘要:为推进重庆市特色高职名校通信技术重点专业群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通信技术专业群,研究开设专业群的必要性,了解企业对专业群人才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了解区域现代通信、物联网技术服务业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结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毕业生就业等信息,最后总结调研结论,提出调整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通信技术;人才需求;调研结论  一 调研目的  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服务于企业,同时也为
期刊
摘要:学校是人才培养以及科学发展的航帆,教师则是它的护航者。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提升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民办高职院校为例,主要从教师自身素质和师生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当代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高职教师;民办高职;当代;道德修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逐步向多元化和国际化等方向发展。民办高职院校也逐渐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了社会发展
期刊
摘要:现如今在我国教育模式在不断的革新,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职高的教学模式同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对高职的教学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职业高中教育的本质还是要回馈社会、服务社会,其根本就是要以就业为最终目标,如何在学校去培养出高技能型人才,是职高授业者要去研究的课题,电气自动化是比较受欢迎的一项技能,也是教师着重去对学生培养的一个方面,对这项学科进行创新的方式就可以通过采取竞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行业发展的主流。因而在“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下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已成为中职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实践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策略  互联网早已与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高职外语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培养综合型外语人才,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要求,所以越来越多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兴起,其中赛教融合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多元化的教学理念、立体的教学评价都十分符合培养综合性外语人才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提高对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重视,提升赛
期刊
摘要:“语文”即语言与文化,也有一说是“口语”与“书面语”。中国语言文学博大精深,是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世人了解中国的一面窗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中职生学习语文,不单单是在学习课文、古诗词,它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学有所用,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国学修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期刊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一篇课文的解读内容,所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一课多案是指教师基于一篇课文的解读内容,根据侧重点不同,设计出多种可实施的教学方案。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角度来源于教学目标,一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阅读部分的第四学段目标;二要依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三要依据每一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例,设计三种
期刊
摘要:《金翼》《银翅》作为经典的人类学著作,通过对中国地方社会地方家族命运的描述,为我们解构了传统社会宗族在时代变迁下的生存适应策略,及其功能演变。本文即以《金翼》《银翅》为例,展开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族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金翼》;《银翅》;宗族  《金翼》是著名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用小说体写作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其通过生命传记的写法,描述了中国福建乡村社会中的张、黄两个家庭,在面对生活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