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异,集中反映在做题时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错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应批评指责学生,而是应该有效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去认识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从而提高学习水平。笔者通过收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误资源”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利用“错误资源”的一些具体措施,最后探讨了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在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提高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资源;策略与研究
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时,不可能不出现错误,作为教师,不可一味地指责学生,要求其立即改正错误,而是需要合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分析错误,进而改正错误。错误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是平时学生在做题时犯下的高级和低级错误。前者是因为学生认知能力不强造成的,也是构建错误资源的主体;而后者是老师稍微指导一下,学生就能理解的错误。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产生“错误资源”的主要根源
(一)感知应用能力薄弱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数学的存在,应用范围也是非常普遍的,如商店、超市、医院以及理发店等等。例如,两家超市以不同的优惠方式出售相同的物品,我们可以用函数、不等式的知识来计算去哪家超市购买合算;又如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我们可以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来解决。作为初中生,他们的心理年龄较小,感知应用能力也相对较差,很难领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学习兴趣不高,容易犯错。
(二)基础知识薄弱
学习的过程,就像造房子一样,只有坚实的基础,才可以确保学习成绩的提高。如果房子的根基不牢固,直接影响房子的安全性。因此,不管学习什么科目,基础知识都必须要重视。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探究题目。许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容易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出现概念混淆,解题片面性等问题。其实,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解读题目,回忆有关的基础知识,再进行仔细分析,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减少错误。
(三)建立数学模型能力薄弱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解答题目,还应教会学生触类旁通,根据某些题目的内容,建立数学模型,如“8”字型、“K”字型,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正确解题。但是很多学生只会“就题论题”,导致他们在解题的时候,不会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从而解题错误。
二、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具体措施
(一)互相批改,发现错题
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每天都做题,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枯燥又乏味,甚至会出现厌学的心理,不愿意主动学习,而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但是如果老师可以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做“老师”,给别的学生批改数学题,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定的责任心,主动学习。在批改作业中要求学生如果发现错误,需要用笔标注出来。批改过程中,如果看到别的同学解题思路和自己的不同,学生就会认真思考,究竟哪种解题思路是正确的,如果对方是错误的,学生就会找出对方错误的原因,避免自己也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对方是正确的,那么学生就会反思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如何纠错;如果两种方法都正确,学生就会思考哪种方法解题更简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仅提高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汇集错题,共同研究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 有些题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普遍都会犯错,只有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才可以避免这种错误。这类的题目容易使学生在解题时形成思维阻碍,尽管老师将正确的解题方法告诉学生,但是有些学生仍然会经常犯错。一旦遇到这种容易犯错的题目,学生不是需要正确的解题方法,而是要不断拓宽自己解决题目的视野。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可以在一个章节学习之后,整理出学生常见的错误,汇集成卷,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研究错误的题目,探究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故意“犯错”,循循善诱
一般来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犯错,教师就会及时告诉学生哪里犯错,并且告诉正确的解题方法。其实,这种教学做法有时也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会主动反省错误。所以,有时不妨教师犯点“错误”,学生来纠错,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有这样一题:“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线段BC上,且AD=AE。求证:BD=CE。”教师根据学生常见的错误,给出了这样的解法:先由AB=AC得到∠B=∠C,再根据AD=AE、AB=AC证明△ABD≌△ACE,从而证得BD=CE。一开始,大部分學生还听得头头是道,这时,老师启发:你们觉得老师的证法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问题在哪?应如何纠正?此时,学生立马来了兴趣,都想找出老师的茬,通过思考,学生发现老师用了“SSA”来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考、探讨,学生最终可以寻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他们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归类总结,反思原因
正所谓有错必纠。学生的作业产生错误,必定要加以订正,但订正不应只是简单地把正确答案写一遍。教师可让学生建立错题本,除了写出正解以外,还要归纳出本题所用的知识点、数学方法、数学模型、错误原因及反思等。比如有位学生在做分式加减法“”时没有进行通分,而是去了分母,通过反思,他意识到自己误把分式的加减法当做解分式方程来做了,把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基本性质混淆了。通过错题的整理反思,这位同学此类题型的错误率大大降低了。
(五)建立模型,提升能力
简单来说,数学模型是根据某个事物系统的数量或者特征,运用形式化的数字语言总结出或者表达出的一项数学结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建立模型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讲解“一条直线上有四个点,图中一共有几条线段?”那么学生在下次练习中如遇到 “四个队每两个队赛一场,共赛几场?”“4个人每两个人握手一次,共握手多少次?”可能仍无从下手。那么,在教学中,教师不妨把这几个问题结合在一起,通过线段这样的模型加以解决,运用这样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问题放在一块,最终目的就是让学习理解建模思想,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数学本质。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其实,不难看出来,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意義上的学习不是没有错误,而是在每次犯错误之后,可以及时改正错误。教师利用“错误资源”对学生引导后,学生不再过度关注错误的结果,而更多地思考错误的原因,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减少了错误结果对学生情绪的负面影响,还让学生找到了正视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无形中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一个传统教学观念,那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以犯错,一旦犯错,就要做出严厉批评,否则下次还要犯同样的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做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尝试改变教学观念,关注课堂上的每个学生,即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做出错误答案,也不能直接否定或者做出批评,而是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错误,解决问题。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尝试让课上的学习错误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我想这也是新课程不断改进的背景下,促进老师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总的来说,学生做题目的时候出现错误,老师应当要理解。毕竟学生不是圣人,解题难免会犯错,如果老师用情绪化的思维对待学生犯错,那么,造成的教学效果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反省自己的错误。在初中教学中,老师需要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且改正错误。也可以积极组织学习活动,同一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解题思路,从而得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1]黄翠芳.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4(07):29
[2]刘权益.精彩出自错误,高效在于订正——论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考试周刊,2014(A0):79
[3]肖云雷.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06):86-87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资源;策略与研究
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时,不可能不出现错误,作为教师,不可一味地指责学生,要求其立即改正错误,而是需要合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分析错误,进而改正错误。错误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是平时学生在做题时犯下的高级和低级错误。前者是因为学生认知能力不强造成的,也是构建错误资源的主体;而后者是老师稍微指导一下,学生就能理解的错误。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产生“错误资源”的主要根源
(一)感知应用能力薄弱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数学的存在,应用范围也是非常普遍的,如商店、超市、医院以及理发店等等。例如,两家超市以不同的优惠方式出售相同的物品,我们可以用函数、不等式的知识来计算去哪家超市购买合算;又如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我们可以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来解决。作为初中生,他们的心理年龄较小,感知应用能力也相对较差,很难领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学习兴趣不高,容易犯错。
(二)基础知识薄弱
学习的过程,就像造房子一样,只有坚实的基础,才可以确保学习成绩的提高。如果房子的根基不牢固,直接影响房子的安全性。因此,不管学习什么科目,基础知识都必须要重视。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探究题目。许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容易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出现概念混淆,解题片面性等问题。其实,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解读题目,回忆有关的基础知识,再进行仔细分析,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减少错误。
(三)建立数学模型能力薄弱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解答题目,还应教会学生触类旁通,根据某些题目的内容,建立数学模型,如“8”字型、“K”字型,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正确解题。但是很多学生只会“就题论题”,导致他们在解题的时候,不会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从而解题错误。
二、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具体措施
(一)互相批改,发现错题
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每天都做题,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枯燥又乏味,甚至会出现厌学的心理,不愿意主动学习,而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但是如果老师可以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做“老师”,给别的学生批改数学题,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定的责任心,主动学习。在批改作业中要求学生如果发现错误,需要用笔标注出来。批改过程中,如果看到别的同学解题思路和自己的不同,学生就会认真思考,究竟哪种解题思路是正确的,如果对方是错误的,学生就会找出对方错误的原因,避免自己也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对方是正确的,那么学生就会反思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如何纠错;如果两种方法都正确,学生就会思考哪种方法解题更简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仅提高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汇集错题,共同研究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 有些题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普遍都会犯错,只有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才可以避免这种错误。这类的题目容易使学生在解题时形成思维阻碍,尽管老师将正确的解题方法告诉学生,但是有些学生仍然会经常犯错。一旦遇到这种容易犯错的题目,学生不是需要正确的解题方法,而是要不断拓宽自己解决题目的视野。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可以在一个章节学习之后,整理出学生常见的错误,汇集成卷,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研究错误的题目,探究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故意“犯错”,循循善诱
一般来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犯错,教师就会及时告诉学生哪里犯错,并且告诉正确的解题方法。其实,这种教学做法有时也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会主动反省错误。所以,有时不妨教师犯点“错误”,学生来纠错,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有这样一题:“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线段BC上,且AD=AE。求证:BD=CE。”教师根据学生常见的错误,给出了这样的解法:先由AB=AC得到∠B=∠C,再根据AD=AE、AB=AC证明△ABD≌△ACE,从而证得BD=CE。一开始,大部分學生还听得头头是道,这时,老师启发:你们觉得老师的证法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问题在哪?应如何纠正?此时,学生立马来了兴趣,都想找出老师的茬,通过思考,学生发现老师用了“SSA”来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考、探讨,学生最终可以寻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他们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归类总结,反思原因
正所谓有错必纠。学生的作业产生错误,必定要加以订正,但订正不应只是简单地把正确答案写一遍。教师可让学生建立错题本,除了写出正解以外,还要归纳出本题所用的知识点、数学方法、数学模型、错误原因及反思等。比如有位学生在做分式加减法“”时没有进行通分,而是去了分母,通过反思,他意识到自己误把分式的加减法当做解分式方程来做了,把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基本性质混淆了。通过错题的整理反思,这位同学此类题型的错误率大大降低了。
(五)建立模型,提升能力
简单来说,数学模型是根据某个事物系统的数量或者特征,运用形式化的数字语言总结出或者表达出的一项数学结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建立模型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讲解“一条直线上有四个点,图中一共有几条线段?”那么学生在下次练习中如遇到 “四个队每两个队赛一场,共赛几场?”“4个人每两个人握手一次,共握手多少次?”可能仍无从下手。那么,在教学中,教师不妨把这几个问题结合在一起,通过线段这样的模型加以解决,运用这样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问题放在一块,最终目的就是让学习理解建模思想,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数学本质。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其实,不难看出来,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意義上的学习不是没有错误,而是在每次犯错误之后,可以及时改正错误。教师利用“错误资源”对学生引导后,学生不再过度关注错误的结果,而更多地思考错误的原因,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减少了错误结果对学生情绪的负面影响,还让学生找到了正视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无形中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一个传统教学观念,那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以犯错,一旦犯错,就要做出严厉批评,否则下次还要犯同样的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做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尝试改变教学观念,关注课堂上的每个学生,即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做出错误答案,也不能直接否定或者做出批评,而是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错误,解决问题。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尝试让课上的学习错误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我想这也是新课程不断改进的背景下,促进老师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总的来说,学生做题目的时候出现错误,老师应当要理解。毕竟学生不是圣人,解题难免会犯错,如果老师用情绪化的思维对待学生犯错,那么,造成的教学效果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反省自己的错误。在初中教学中,老师需要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且改正错误。也可以积极组织学习活动,同一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解题思路,从而得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1]黄翠芳.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4(07):29
[2]刘权益.精彩出自错误,高效在于订正——论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考试周刊,2014(A0):79
[3]肖云雷.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0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