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农村空心化状况,关键还在人。古代乡村文化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精英的回归。
“无论官有多大,不论你走多远,不管你掙多少钱,总是要叶落归根的。”这是已经离开政坛6年的原南昌市市长李豆罗的感慨。从农民到市长,再从市长到农民,李豆罗在他的老家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成了影响一方的新乡贤。
近年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已经成为避不开的农村问题,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像李豆罗一样的“老干部”正在为乡村带来新动力。
然而,故土也不是那么容易回的,很多现实问题会形成掣肘力量,如何破解值得探讨。
空心的农村
“386199”,在很多场所,这串数字已经成为农村留守人群的代称,它代指在农村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描绘的便是空心的农村。多个省份的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地区的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河南省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的研究团队对豫北地区的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该地区大部分农民外出从事建筑行业,村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为村庄主体。
“空心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许多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导致婚外恋、离婚率呈升高的趋势。
留守的老人大多感到孤独,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调查发现,67.1%的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孤独或抑郁,66.7%的留守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医疗费用支出较大。
在农村留守群体中,留守儿童所占比重很大。全国妇联2015年6月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到6102.55万。
《安徽蓝皮书: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6)》也指出安徽省农村“空心化”现象愈发严重。2015年底,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5%,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2014年全省外出农民工总量超过1800万人,跨省外出务工现象也很突出。
蓝皮书指出,农村空心化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农业劳动力流失,造成农业发展“后继无人”。农村留守群体的社会救助缺失,留守老人养老、医疗和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农村空心化造成村民自治虚弱,村民选举参与度低,农村干部素质降低。
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乡村却走向凋敝。很多人回乡发现:原来长满庄稼和蔬菜的地方,现杂草丛生。除了春节,其他时候村里都是静悄悄的,在村里生活的人越来越少。
事实上,空心的乡村失去的不只是人,还有“魂”。乡村文化的传承断裂,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消失,传统礼节也不再受到重视。
呼唤新乡贤
缺人,留不住人,是当代乡村社会的尴尬现实。而改变农村空心化状况,关键还在人。古代乡村文化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精英的回归。“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是中国古代官吏的人生选择。这些回乡的文官武将推动了乡村的经济、文化发展。
“中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告老还乡’传统,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对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表示。
凋敝的乡村需要新乡贤注入活力,很多离退休人员也需要一方天地再尽其才。钱念孙分析,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现在60岁左右的人一般身体都较好,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工商企业界人士、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专家学者等,曾经有为有位,经验丰富、人脉广泛,若告老返乡则可发挥多方面作用。他们不仅能为美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聚集资源、躬行实践,而且还能以自己的见识及生活方式垂范乡邻、传播文明、改善乡村风气。
今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强调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独特优势。
“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节中明确提出,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掘更多的新乡贤,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未来的乡村社会治理中,对于“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以及实现乡村的“善治”意义重大。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推举乡贤,倡导新乡贤文化,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滥竽充数、乱树典型的现象。“提倡乡贤文化是对的,但新乡贤要有一定的标准。”于建嵘说,“他们是在农村社会有公信力的人,很公道,有知识,懂法律,也有协调能力,能把事情办成,在村民中有威信,村民愿意听从他们的意见。”
他向《民生周刊》记者强调,新乡贤不一定很有钱,但也基本衣食无忧。他们不一定具有权力,但在农村社会有影响力,有一种精神力量,有一定示范性。
还乡,并不容易
“想回也回不去了。”在采访中,一位退休老人这样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他二十来岁就到北京,现在退休了,子女也都在北京工作。“回去住哪里呢?我的户口在北京,老家连宅基地都没有了。”
他担心的还不止住房的问题,“农村医疗条件太差了,万一有什么急病,从村里到县里的医院要一个多小时。而且医疗保险在老家也没法用。”
湖北黄石市工商局副局长张友山退休后,回到家乡田垅村担任村支书。他住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生活很简单。只是他患有糖尿病,要用胰岛素,每个月必须去黄石一趟,一次购买一个月的用量。
户籍管理制度在早年就割断了来自农村的官员与家乡的联系,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阻碍了他们的返乡路。尽管乡愁浓烈,但返回故土千难万难。
即便能克服这些困难,多年在外,村民会怎么看待他们的归来也不可知。让李豆罗感到最委屈的是,有些村民不理解他,甚至恶意揣测他是在外面捞不到钱了,回村子里继续贪。
一些退休人员担心,村民对自己期望太高,一旦自己无法给当地带来发展,不能给村民带来实惠,回去会很尴尬。
古代官员可以告老还乡,也可以再次出仕、致仕,不存在制度上的障碍。“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已经不存在了。”于建嵘说。他认为,医疗保险等问题一时也很难解决,也只能慢慢来。而乡贤的形成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能强求。
对于这种故土难回的现象,不少学者建议政府出台一些政策,为返乡的退休人员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
“无论官有多大,不论你走多远,不管你掙多少钱,总是要叶落归根的。”这是已经离开政坛6年的原南昌市市长李豆罗的感慨。从农民到市长,再从市长到农民,李豆罗在他的老家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成了影响一方的新乡贤。
近年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已经成为避不开的农村问题,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像李豆罗一样的“老干部”正在为乡村带来新动力。
然而,故土也不是那么容易回的,很多现实问题会形成掣肘力量,如何破解值得探讨。
空心的农村
“386199”,在很多场所,这串数字已经成为农村留守人群的代称,它代指在农村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描绘的便是空心的农村。多个省份的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地区的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河南省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的研究团队对豫北地区的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该地区大部分农民外出从事建筑行业,村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为村庄主体。
“空心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许多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导致婚外恋、离婚率呈升高的趋势。
留守的老人大多感到孤独,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调查发现,67.1%的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孤独或抑郁,66.7%的留守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医疗费用支出较大。
在农村留守群体中,留守儿童所占比重很大。全国妇联2015年6月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到6102.55万。
《安徽蓝皮书: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6)》也指出安徽省农村“空心化”现象愈发严重。2015年底,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5%,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2014年全省外出农民工总量超过1800万人,跨省外出务工现象也很突出。
蓝皮书指出,农村空心化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农业劳动力流失,造成农业发展“后继无人”。农村留守群体的社会救助缺失,留守老人养老、医疗和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农村空心化造成村民自治虚弱,村民选举参与度低,农村干部素质降低。
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乡村却走向凋敝。很多人回乡发现:原来长满庄稼和蔬菜的地方,现杂草丛生。除了春节,其他时候村里都是静悄悄的,在村里生活的人越来越少。
事实上,空心的乡村失去的不只是人,还有“魂”。乡村文化的传承断裂,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消失,传统礼节也不再受到重视。
呼唤新乡贤
缺人,留不住人,是当代乡村社会的尴尬现实。而改变农村空心化状况,关键还在人。古代乡村文化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精英的回归。“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是中国古代官吏的人生选择。这些回乡的文官武将推动了乡村的经济、文化发展。
“中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告老还乡’传统,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对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表示。
凋敝的乡村需要新乡贤注入活力,很多离退休人员也需要一方天地再尽其才。钱念孙分析,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现在60岁左右的人一般身体都较好,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工商企业界人士、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专家学者等,曾经有为有位,经验丰富、人脉广泛,若告老返乡则可发挥多方面作用。他们不仅能为美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聚集资源、躬行实践,而且还能以自己的见识及生活方式垂范乡邻、传播文明、改善乡村风气。
今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强调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独特优势。
“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节中明确提出,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掘更多的新乡贤,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未来的乡村社会治理中,对于“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以及实现乡村的“善治”意义重大。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推举乡贤,倡导新乡贤文化,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滥竽充数、乱树典型的现象。“提倡乡贤文化是对的,但新乡贤要有一定的标准。”于建嵘说,“他们是在农村社会有公信力的人,很公道,有知识,懂法律,也有协调能力,能把事情办成,在村民中有威信,村民愿意听从他们的意见。”
他向《民生周刊》记者强调,新乡贤不一定很有钱,但也基本衣食无忧。他们不一定具有权力,但在农村社会有影响力,有一种精神力量,有一定示范性。
还乡,并不容易
“想回也回不去了。”在采访中,一位退休老人这样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他二十来岁就到北京,现在退休了,子女也都在北京工作。“回去住哪里呢?我的户口在北京,老家连宅基地都没有了。”
他担心的还不止住房的问题,“农村医疗条件太差了,万一有什么急病,从村里到县里的医院要一个多小时。而且医疗保险在老家也没法用。”
湖北黄石市工商局副局长张友山退休后,回到家乡田垅村担任村支书。他住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生活很简单。只是他患有糖尿病,要用胰岛素,每个月必须去黄石一趟,一次购买一个月的用量。
户籍管理制度在早年就割断了来自农村的官员与家乡的联系,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阻碍了他们的返乡路。尽管乡愁浓烈,但返回故土千难万难。
即便能克服这些困难,多年在外,村民会怎么看待他们的归来也不可知。让李豆罗感到最委屈的是,有些村民不理解他,甚至恶意揣测他是在外面捞不到钱了,回村子里继续贪。
一些退休人员担心,村民对自己期望太高,一旦自己无法给当地带来发展,不能给村民带来实惠,回去会很尴尬。
古代官员可以告老还乡,也可以再次出仕、致仕,不存在制度上的障碍。“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已经不存在了。”于建嵘说。他认为,医疗保险等问题一时也很难解决,也只能慢慢来。而乡贤的形成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能强求。
对于这种故土难回的现象,不少学者建议政府出台一些政策,为返乡的退休人员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