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上一些学者观察到信息技术对于学校教育和行政变革的重大影响和良好成效,提出了技术领导力的概念,主张校长应该扮演信息化领导者的角色,即校长不仅需要具备技术素养,也要进行信息化方面的领导,使得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能够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目前,国际上纷纷开展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在理解校长技术领导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评估校长技术领导力的指标体系,并且提出了提升校长技术领导力的有关建议。
一、技术领导力的基本概念
领导是任何教育变革、改革以及革新的成功元素。要使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必须提供强有力的领导。要融合教育技术于教学中,需要校长对现有的学校模式做出变革。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指的是校长作为学校的技术领导者为学校建立一定技术使用标准和问责制度,成功地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各个方面的使用。
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校长在推动技术使用方面是否容易满足;校长能否找出学校技术项目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校长能否制定学校的技术规划;校长能否解决那些不愿意在教学中使用技术的教师的心理障碍问题;在有效利用技术促进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校长作为教学领导者需要关注自己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根据需要和已有条件对信息技术设施进行再分配;制定学校的技术规划;减轻自己和员工的技术恐惧;领会面向学校管理者的技术标准;鼓励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学习以及寻求学校所在社区的支持等。
二、国际上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研究与实践
美国从1990年开始逐渐重视技术领导力的研究,Ray在其标题名为《教育技术领导力的再造时代》研究中指出,优质的教育技术领导力需要精炼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以及技术能力。Bailey在其标题名为《信息化领导者在技术整合的21世纪所必须了解的十项基本概念》的研究中发现,比较过去,技术内容正快速地改变,行政人员需要了解他们在技术上的领导角色:(1)变革;(2)技术计划;(3)伦理;(4)教导与学习;(5)安全与保安;(6)课程;(7)成员发展;(8)基本设施;(9)技术的支持;(10)技术领导力。Anderson 和Dexter在其标题名为《学校技术领导力:影响与冲击》的研究中提出,技术领导力是以下八个指标的总和:(1)预算;(2)学区支持技术;(3)补助金;(4)智慧财产权政策;(5)校长奉献于技术的时间;(6)校长使用电子邮件;(7)人员发展政策;(8)技术委员会。而技术领导力可分为五个领域:(1)发展愿景;(2)计划与评价;(3)确定技术应用于所有内容领域;(4)确保所有学生群(例如危机边缘学生、特殊教育学生)能参与使用技术;(5)评价外部因素的冲击(例如软硬件工业的趋势)。Aten在其《加州学校再造的教育领导分析》博士论文中指出,学校中的技术领导力本质包括:(1)共同领导(例如合作式决策、不同的人领导不同的工作);(2)额外补偿;(3)技术整合(例如课程整合、支持再造、支持学校运作、支持教师使用、了解未来趋势);(4)人际关系技巧。Aten进一步发现,教育技术领导者必备的行为特征包括:(1)良好的沟通技巧;(2)幽默感;(3)根据需要按优先顺序排列工作;(4)良好的组织能力;(5)促进其他方式的领导;(6)说明技术如何支持学校变革;(7)应用技术解决学校问题;(8)妥善管理时间;(9)妥善处理模糊性;(10)追求专业发展。
Robinson在有关英国的技术领导力研究中指出,学校行政人员必须要协助教师了解技术的潜能,辨认可用的软硬件设备;让学校成员通过工作坊、团队教学和其他资源等方式,交换使用信息技术的想法;行政人员也要确认需要在职训练的学校成员,并考察所有学校成员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成效。
香港给小学校长提供实践训练。例如,香港教育统筹局专为小学校长设立了技术领导力培训课程,目的是协助校长建立知识、技能及对在教与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事项和影响增进了解。该培训课程提供电子领导网上学习平台实作、建立电子信心与愿景等工作坊,让小学校长在课程结束时,能有以下的学习成果:(1)会建立一个信息技术教育网站;(2)对最新信息技术的各重要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3)会拟定一个新学年的信息技术行动计划;(4)会探索应用信息技术于教与学的不同模式;(5)通过观察和辩论,认识如何运用本课程的学习经验,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学校课堂,以达到课改的目标;(6)了解教育领域最新的信息技术。
三、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结构
如何提升校长的技术领导力呢?首先需要明确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结构。目前,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的阐述很多,本文仅仅介绍国际教育科技协会和教育部公布的教育技术标准(管理人员类)和台湾地区张奕华博士所提出的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结构体系,并提出笔者所认同的校长技术领导力的内涵。
1.ISTE开发的校长技术领导力任务
2001年国际教育科技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所开发的绩效指标指出,学校行政人员应具备六个层面的技术标准,才能实现有效领导。同样,ISTE(2001b)也开发出校长的技术领导力任务,使校长能够有效整合技术,其任务与指针如表1所示。
2.张奕华博士归纳的技术领导力的五项内涵
台湾地区的张奕华博士归纳出技术领导力的五项内涵:(1)愿景、计划与管理;(2)人员发展与训练;(3)科技与基本设施支持;(4)评价与研究;(5)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具体细节指标如表2。
3.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的设想
通过ISTE开发的校长技术领导力任务和台湾地区的张奕华博士归纳出的五项技术领导力的内涵,我们大体发现,校长技术领导力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规划的能力,即制定学校技术发展规划的能力,并能够为实现此规划提供有效的策略;评估的能力,即要对各种信息化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促进信息化的有效推进;交流与协调的能力,即能够协调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与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支援的能力,即要为各种信息化建设力量提供支援,帮其克服困难。虽然校长技术领导力大概包含以上内容,但是由于世界各地的文化、社会环境及教育系统结构不同,都导致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所需要的能力各不相同。
我国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其中面向管理人员设计了技术领导力的有关内容,包含决策与规划、组织与运用、评估与发展、合作与交流等。这也是我国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的有益探索。
四、提升校长技术领导力的建议
教育行政部门在投入经费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后,也应该适度评价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效能,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落实。美英两国以及香港、台湾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定位与强化技术领导力的研究
目前,我们对于技术领导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就提出了“学校信息化教育领导力发展”的研究方向,并带领有关人员进行了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发达国家研究较早,美国对于技术领导力的研究已有15年的时间。基于研究先行的理念,我们迫切需要开展基于本土文化进行的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研究。例如,学校领导者对于技术愿景的说明、在技术计划中所扮演的角色、确保公平使用技术的机会、确认教师可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利用评价改善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以促进技术的使用、提供教职员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发展策略性的社群关系、了解技术使用的道德和法律问题等等。
2.开设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课程
美国现阶段有25个州设立了技术领导力学院,发展校长等行政人员的技术领导能力。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密苏里大学等,也开设了教育技术领导力硕士课程、学校技术领导力培育计划和技术领导力课程等。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在技术领导力上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我国有些地区已经开展了有关的培训课程,例如上海浦东区就开办了“面向信息化的校长领导力”高级研修班,但是这仅仅是个特例。全国都开展校长培训,但是校长技术领导力尚未得到重视。我们需要参照美国的例子,在校长培训课程中增加有关技术的内容。
3.评价各校的校长技术领导力状况
国家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但是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落实状况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特别是校长技术领导力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的评价。从目前中小学校长评价项目和内容来看,有关技术方面的评价指标并没有得到体现。我们必须要开发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能够将此指标纳入到校长评估指标体系中。
迈入信息化时代,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效能更是教育技术政策与计划成败的关键。我们应尽快定位与强化技术领导力的研究方向,设立技术领导力课程,以提升校长的技术领导能力,并通过评价各校的校长技术领导力现况,追踪信息教育的落实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奕华.美国中小学校长领导的新趋势:科技领导[J].教育研究月刊,2003,114:83-95.
[2]叶连祺.科技领导[J].教育研究月刊,2003,112:151-152.
[3]肖玉敏.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综述[J].教育信息化,2006(7):66-68.
[4]Anderson, R. E.
一、技术领导力的基本概念
领导是任何教育变革、改革以及革新的成功元素。要使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必须提供强有力的领导。要融合教育技术于教学中,需要校长对现有的学校模式做出变革。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指的是校长作为学校的技术领导者为学校建立一定技术使用标准和问责制度,成功地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各个方面的使用。
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校长在推动技术使用方面是否容易满足;校长能否找出学校技术项目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校长能否制定学校的技术规划;校长能否解决那些不愿意在教学中使用技术的教师的心理障碍问题;在有效利用技术促进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校长作为教学领导者需要关注自己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根据需要和已有条件对信息技术设施进行再分配;制定学校的技术规划;减轻自己和员工的技术恐惧;领会面向学校管理者的技术标准;鼓励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学习以及寻求学校所在社区的支持等。
二、国际上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研究与实践
美国从1990年开始逐渐重视技术领导力的研究,Ray在其标题名为《教育技术领导力的再造时代》研究中指出,优质的教育技术领导力需要精炼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以及技术能力。Bailey在其标题名为《信息化领导者在技术整合的21世纪所必须了解的十项基本概念》的研究中发现,比较过去,技术内容正快速地改变,行政人员需要了解他们在技术上的领导角色:(1)变革;(2)技术计划;(3)伦理;(4)教导与学习;(5)安全与保安;(6)课程;(7)成员发展;(8)基本设施;(9)技术的支持;(10)技术领导力。Anderson 和Dexter在其标题名为《学校技术领导力:影响与冲击》的研究中提出,技术领导力是以下八个指标的总和:(1)预算;(2)学区支持技术;(3)补助金;(4)智慧财产权政策;(5)校长奉献于技术的时间;(6)校长使用电子邮件;(7)人员发展政策;(8)技术委员会。而技术领导力可分为五个领域:(1)发展愿景;(2)计划与评价;(3)确定技术应用于所有内容领域;(4)确保所有学生群(例如危机边缘学生、特殊教育学生)能参与使用技术;(5)评价外部因素的冲击(例如软硬件工业的趋势)。Aten在其《加州学校再造的教育领导分析》博士论文中指出,学校中的技术领导力本质包括:(1)共同领导(例如合作式决策、不同的人领导不同的工作);(2)额外补偿;(3)技术整合(例如课程整合、支持再造、支持学校运作、支持教师使用、了解未来趋势);(4)人际关系技巧。Aten进一步发现,教育技术领导者必备的行为特征包括:(1)良好的沟通技巧;(2)幽默感;(3)根据需要按优先顺序排列工作;(4)良好的组织能力;(5)促进其他方式的领导;(6)说明技术如何支持学校变革;(7)应用技术解决学校问题;(8)妥善管理时间;(9)妥善处理模糊性;(10)追求专业发展。
Robinson在有关英国的技术领导力研究中指出,学校行政人员必须要协助教师了解技术的潜能,辨认可用的软硬件设备;让学校成员通过工作坊、团队教学和其他资源等方式,交换使用信息技术的想法;行政人员也要确认需要在职训练的学校成员,并考察所有学校成员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成效。
香港给小学校长提供实践训练。例如,香港教育统筹局专为小学校长设立了技术领导力培训课程,目的是协助校长建立知识、技能及对在教与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事项和影响增进了解。该培训课程提供电子领导网上学习平台实作、建立电子信心与愿景等工作坊,让小学校长在课程结束时,能有以下的学习成果:(1)会建立一个信息技术教育网站;(2)对最新信息技术的各重要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3)会拟定一个新学年的信息技术行动计划;(4)会探索应用信息技术于教与学的不同模式;(5)通过观察和辩论,认识如何运用本课程的学习经验,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学校课堂,以达到课改的目标;(6)了解教育领域最新的信息技术。
三、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结构
如何提升校长的技术领导力呢?首先需要明确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结构。目前,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的阐述很多,本文仅仅介绍国际教育科技协会和教育部公布的教育技术标准(管理人员类)和台湾地区张奕华博士所提出的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结构体系,并提出笔者所认同的校长技术领导力的内涵。
1.ISTE开发的校长技术领导力任务
2001年国际教育科技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所开发的绩效指标指出,学校行政人员应具备六个层面的技术标准,才能实现有效领导。同样,ISTE(2001b)也开发出校长的技术领导力任务,使校长能够有效整合技术,其任务与指针如表1所示。
2.张奕华博士归纳的技术领导力的五项内涵
台湾地区的张奕华博士归纳出技术领导力的五项内涵:(1)愿景、计划与管理;(2)人员发展与训练;(3)科技与基本设施支持;(4)评价与研究;(5)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具体细节指标如表2。
3.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的设想
通过ISTE开发的校长技术领导力任务和台湾地区的张奕华博士归纳出的五项技术领导力的内涵,我们大体发现,校长技术领导力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规划的能力,即制定学校技术发展规划的能力,并能够为实现此规划提供有效的策略;评估的能力,即要对各种信息化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促进信息化的有效推进;交流与协调的能力,即能够协调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与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支援的能力,即要为各种信息化建设力量提供支援,帮其克服困难。虽然校长技术领导力大概包含以上内容,但是由于世界各地的文化、社会环境及教育系统结构不同,都导致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所需要的能力各不相同。
我国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其中面向管理人员设计了技术领导力的有关内容,包含决策与规划、组织与运用、评估与发展、合作与交流等。这也是我国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的有益探索。
四、提升校长技术领导力的建议
教育行政部门在投入经费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后,也应该适度评价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效能,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落实。美英两国以及香港、台湾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定位与强化技术领导力的研究
目前,我们对于技术领导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就提出了“学校信息化教育领导力发展”的研究方向,并带领有关人员进行了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发达国家研究较早,美国对于技术领导力的研究已有15年的时间。基于研究先行的理念,我们迫切需要开展基于本土文化进行的校长技术领导力的研究。例如,学校领导者对于技术愿景的说明、在技术计划中所扮演的角色、确保公平使用技术的机会、确认教师可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利用评价改善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以促进技术的使用、提供教职员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发展策略性的社群关系、了解技术使用的道德和法律问题等等。
2.开设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课程
美国现阶段有25个州设立了技术领导力学院,发展校长等行政人员的技术领导能力。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密苏里大学等,也开设了教育技术领导力硕士课程、学校技术领导力培育计划和技术领导力课程等。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在技术领导力上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我国有些地区已经开展了有关的培训课程,例如上海浦东区就开办了“面向信息化的校长领导力”高级研修班,但是这仅仅是个特例。全国都开展校长培训,但是校长技术领导力尚未得到重视。我们需要参照美国的例子,在校长培训课程中增加有关技术的内容。
3.评价各校的校长技术领导力状况
国家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但是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落实状况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特别是校长技术领导力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的评价。从目前中小学校长评价项目和内容来看,有关技术方面的评价指标并没有得到体现。我们必须要开发有关校长技术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能够将此指标纳入到校长评估指标体系中。
迈入信息化时代,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效能更是教育技术政策与计划成败的关键。我们应尽快定位与强化技术领导力的研究方向,设立技术领导力课程,以提升校长的技术领导能力,并通过评价各校的校长技术领导力现况,追踪信息教育的落实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奕华.美国中小学校长领导的新趋势:科技领导[J].教育研究月刊,2003,114:83-95.
[2]叶连祺.科技领导[J].教育研究月刊,2003,112:151-152.
[3]肖玉敏.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综述[J].教育信息化,2006(7):66-68.
[4]Anderson,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