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的伦理学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莎士比亚最具代表性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是近代西方伦理学的典范。作为剧作本身的价值而言,不仅仅集中在人物品性、思想的品读上,还对人物价值、善恶的深度进行了剖析。并且通过伦理学的相关约束行为,还能够了解剧作和作者自身对伦理学的建树,从而引发关于道德问题的相关叩问。本文结合《李尔王》这一出悲剧自身的道德规范和界定,深度挖掘剧作中的伦理道德。
  关键词:莎士比亚 道德 伦理 《李尔王》 悲剧
  伦理,是社会的一种风尚,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界定。由伦理衍生出来的伦理学,已成为道德领域的范本,用来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将道德现象从人类的实际活动分离开来。无论是个人道德情感还是道德行为,在道德规范的界定之下都可以称之为伦理学。
  从《李尔王》人物形象来看:李尔的虚荣和权利欲,两个女儿的虚伪,小女儿的善良和忠厚,肯特的忠诚以及埃德蒙的阴险狡诈,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形象。这出戏剧成了一个小社会,不仅折射出了整个社会,还折射出了整个人性的完整面貌。环境造就人性,思想决定善恶。李尔安享晚年的美梦破碎,两个女儿得到财产后原形毕露。不但没有照顾好父亲,还将他驱逐出去。小女儿组织军队讨伐,兵败被俘,自缢狱中。当然两个坏女儿也必定没有好下场,最终在嫉妒和猜疑中死去。
  本文从西方伦理学的精粹说起,详细的就人与道德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善”、人性的“恶”“孝”的深度内涵等展开陈述,就伦理学的视角下分析莎士比亚《李尔王》这出悲剧。
  一 《李尔王》的创作背景
  《李尔王》是17世纪初的作品,而此时也正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年,对于资产阶级以及新贵族势力的强大,王室之间的联盟也开始瓦解,《李尔王》这部悲剧作品,正是具有强烈的揭露批判力量,批判利己主义对权势、财富的贪欲,从女性视角中,揭露出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表达着女性的悲观命运。资本主义的到来,使人的思想以及道德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在英国发展历史中的“圈地运动”,给英国的社会稳定带来了更大的混乱,不仅亲朋好友之间的远离,连兄弟姐妹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在失去人性道德与社会准则制约的情况下,作者希望用戏剧作品的形式,唤醒人们内心对生活的真诚。所以《李尔王》中,不仅有对爱的考验,还有对土地、权利的争夺以及对女性与自然的迫害。在李尔王身上,不仅体现出国家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权,同时也体现出普通人的尊严,从女性生态主义视角出发,在小人物终日为生计奔忙的人物故事基础上,以生态后现代主义手法,体现出女性主义与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莎士比亚时代,女性遭受男权社会压迫,在无声无息中不得不被男权迫害,因此其女性亦是悲剧命运,只能做奴隶,才可委曲求全。《李尔王》中,就是从人性角度出发,从当时社会中的现实出发,向人们展示出社会的悲剧色彩,以及告诫人们应该以平和之心对待别人的言行。
  二 现实的道德问题
  《李尔王》这出剧本是对道德的拷问,悲剧色彩直逼读者内心深处。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实行王朝统治,社会暴露出来的弊端日益显现。王朝在位统治者的荒淫无度以及闭路塞听,均从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现实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从李尔王三个女儿的真假对比中,善恶显而易见,小女儿对父亲的敬爱始终如一。人性良知的善恶,通过他们的内心、行动、言语很清晰地表现了出来。
  从伦理学角度看《李尔王》所暴露出来的道德问题就是价值论。即从品行、修为、教育分析,同时拥有正当的行为。在矛盾的对立发展过程中,道德不能有违国家、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和谐统一,又要履行相应的义务。而李尔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无论是从品性修为还是个人素质来说,都是有悖于社会层面要求的。道德价值体系的构建,不能脱离履行义务和责任这个标准的基本要求。两个女儿在满足了李尔王对其土地的分封后,狠心抛弃父亲,这在伦理道德上有违孝悌之义这一大道理。道德中对良知的呼唤,是李尔王在失去王位之后成为真正的李尔开始的,从这个时候开始认清伦理纲常,开始辨识人间冷暖善恶。
  葛罗斯特伯爵是《李尔王》这一剧作中另一形象鲜明的人物。从人间道义角度来说,他对于暴政敢于反抗和抵制,对于人心倾轧之下依然坚守自己的节操。从伦理道德层面分析,他无疑是伟大的,即便承受流放之苦,即便惨遭挖眼之苦,依然忠贞不二。现实伦理中,父母对子女的喜爱,往往凭着自己的感情而将情感的天平倾向于内在的情感。伯爵听信一个儿子的谗言,而对另一个儿子实施放逐,最终在道义相照应下,陪伴自己的却是善良的被驱逐的儿子。可见,现实中,道德方面的问题都是由于人类自身情感造成的,偏颇、轻信、刚愎自用,最后自责以谢罪天下。
  三 善的本质
  伦理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劝善,就其本质而言是心地仁爱,是对人对事保持友好、和善;就品性而言,不单单是行善和惩恶扬善,还在于善待芸芸众生。伦理学上对“善”的定义就是个体自发自愿对另一个体所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干预,以保障施与的个体朝好的方面发展,这些都可以称为善。
  从伦理学上分析,考狄利娅比之两个姐姐表现的善不在于用花言巧语表达对父亲的爱,不在于对国土的争端问题上而刻意讨好父亲,而在于她自身的善,保全了她的品性和人格魅力。在《李尔王》中,形成的善与恶的比对,鲜明、深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同时也用善去教化世人。在剧中,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是“善”的典型代表,她的善不仅表现在对父亲的爱,还表现在能够宽恕父亲的错误。
  伦理学就善的问题,从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上做出了详尽的陈述。概括起来善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正负价值、真善美和假恶丑、真理和谬误等。
  高纳里尔和里根的本意也是在追求“善”,这个善,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炮制的自我生活。同考狄利娅的善,本质上是不同的。考狄利娅的两个姐姐忘恩负义,而她却原谅了父亲的过错。考狄利娅的善,使他在被父亲驱逐之后,最终有了栖身之所。   李尔王受到两个女儿的蛊惑,对小女儿的真实敬爱置之不理。人性如斯,人为如此,还有什么是真,什么是恶,李尔面对小女儿的含冤处境痛惜了。善,首先来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李尔在失去王位后,才从精神领域超脱出来,葛罗斯特伯爵亦然。从小我的精神世界里解脱出来,趋向善的终极。善的另一面,是对生命的肯定,因为生命的终结也就意味着罪恶的解脱。李尔王与伯爵是在这种折磨之下走向的消亡。
  从客观来说,伦理学也无非是倡导人性本善,因果循环,轮回报应下,身与心的双重和谐罢了,没有真正的救赎就没有秩序维持下内心的纯粹和谐。伦理学是一个范例,与美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人的行为还是对人的心灵,均具有教育和净化作用。伦理风尚的盛行,在很深的程度上强调出一种超凡的社会局面。
  莎士比亚《李尔王》这出剧作,涉及到当时社会风貌、社会道德风尚、社会及家庭道德问题等多方内涵,尤其是在人物落魄后的社会心理现象和道德情感,都极深程度上贴合了人物心境。伦理学的研究和规范内容,涉及到的情感,主要在于剧中人物的行为习惯下折射出来的人物情感。
  四 道德评价
  就道德评价来看,李尔王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无疑是恶的。就二人的价值取向来看,无疑是错误的。先不说二人为谋求王位和土地的分封而对父亲的阿谀奉承、口蜜腹剑;还在于这两个不孝的女儿竟将父亲赶出家门,让曾高高在上,对她们满腔疼爱的老父亲情何以堪。
  道德的标尺和情感的天平,都倾向于对李尔王两个女儿的批判。再来看看李尔王自身,作为道德的维护者和封建王位的持有者,偏听偏信,对小女儿狠心驱逐。不得不从道德的天平上拷问,作为父亲的他,又怎么能够忍心。封建伦理下,道德的衡量尺度,都是依靠个人情感和封建王朝统治者自身的癖好,或许也只有李尔王自己能够承受吧。这出悲剧的最后,对于年迈的李尔王来说,痛失三个女儿,是上天对他的惩罚,或许死亡才是他的解脱。李尔王自身的悲剧又带动了周围深爱他的人的悲剧,伦理逻辑限定下,他失去了权利,失去了活下去的渴望。
  官场权利与利益的诱惑,人性的自私和贪婪,是《李尔王》这出悲剧最深层次的揭露。在伦理学的道德评价之下,李尔王大女儿和二女儿为了王位,分封王权,而至孝悌之义于个人私欲之外,最终结局亦是走向覆灭的道路。说是李尔王的大女儿个二女儿驱逐老父亲,这已经是大大的不义了,到最后,被埃德蒙这个大骗子的爱冲昏了头脑的两人又生事端。李尔王自身处于高位,听惯了大臣的甜言蜜语,看到他治理下的河山不分忠奸、不辨善恶。莎士比亚本身带有宿命论的色调,将道德评价衍生为人类的智慧善恶。
  李尔王大声疾呼:“雷电啊,尽管轰着吧!那些道貌岸然的逆伦禽兽,那些用正直的外表掩盖着杀人阴谋的大奸巨恶,快快显露你们的原形吧!”这是他对于自我认识的升华,不仅仅是对低俗的附和和对这个世道伦理道德的倡导,还在于李尔王自身的追求。对于道德的评价,也是出于他自身认识的提高,对于伦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于道德的倡导,已经深化到现实层面,这对于他”善”的培养也是有所裨益的,不但更深切地认识到其自身的价值,还能将善的精粹运用到自己的伦理道德中去倡导和遵从,用于弥补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及时走向善的理论体系中,还是有很积极的作用的。
  现代西方伦理学对道德的评价,除了渗透其精华外,还深深地根植于情感主义色彩,将人作为主体讨论人的境况、命运和出路。伦理禁锢了人的理性思维,就如李尔王的设想一样,对于两个女儿,给予王国的封地之后,就必定会认为两个女儿一定会善待他,这就是伦理使然下,没有足够的能力认识到两个女儿的蛇蝎心肠。在这种伦理的左右下,理所当然的把小女儿驱逐出国境。而这种行为无疑阻挡了他前进的道路,最终只能与乞丐为伍,何其悲剧。
  在对《李尔王》的道德评价中,首先把他渗透入剧中人物的行为动机之中,考核其伦理道德思想,都是从其行为中显现出人物的内在灵魂。从李尔王和几个女儿、伯爵和几个儿子的道德品质上,看看人物的道德品质。
  五 结语
  伦理学的道德框架和思想内涵,实质上是为了保全作为人的思想的正统,融合人的品行和对人对事的公正。在如今法制的严格约束之下,以德治国同时成为中西方治理国家的典范。当伦理纲常作为一种摆设而长期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时,作为社会的一员,有必要将其作为道德的典范加以弘扬。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利益诱惑下,要分清真善,不能重蹈《李尔王》的悲剧。伦理评价,对于社会的阴暗面揭露,以及对于人性善的呼唤,倡导“善良、孝顺、真诚”的呼声,不仅是时代的渴求,同时也是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对于伦理学的研究,要以辩证的方法分析,才能减少社会的阴暗面。
  注:本文系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加速河北高等教育国际化途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4576193D。
  参考文献:
  [1] 蒋贤萍:《莎士比亚的伦理诗学——〈李尔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2] 陈柯:《权力话语理论视角下的〈李尔王〉解读》,《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
  [3] 汤霁昀:《伦理悲剧——〈李尔王〉新释》,《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年第6期。
  (王静,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朱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近期,枣庄市国资委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部署要求,迅速行动,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全市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重大项目筛选工作。一是部署早。5月中旬,枣庄市国资委就以市政
建筑工程造价不仅包括了工程成本节约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工程质量、效率、安全性等方面,同时,在这些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一直受到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但
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已经超过2000万家,民营经济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强国经济、富民经济、创新经济、活力经济和开放经济。民营企业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
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融合早已成为了时代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基本现状,接着分析了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在相互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城市规划与规划
坚持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走科教兴企之路韩立群(北京建工集团总工程师)1996年是“九·五”计划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我们集团全体科技人员认真贯彻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
当今社会,饲养宠物都是常见现象,拥有宠物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在世界各地,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已维持了数千年之久,这清楚地证明人与动物的关系牢不可破。随着科技的发
期刊
分式是一种常见的代数式,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购物中的分式例1某学校准备用一笔钱买奖品,如果以1支钢笔和2本笔记本为1份奖品,则可买60份;如果以3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
本文介绍了阳极精炼烟气的特点,叙述了喷雾冷却的原理、控制方式以及薄膜滤料的优点。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ode flue gas, describes the prin
广州橡胶集团公司成立广州橡胶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暨广州橡胶企业集团于8月29日挂牌。该集团公司和企业集团是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广州市橡胶工业总公司成建制改组而成的经济实
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预结算审核占有重要地位。建筑企业通过对预结算审核工作范围进行分析,论述工作要点,进而提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对策,最终提高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