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体视角的探寻与建构——评陈旭光的《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旭光的《电影工业美学研究》紧密联系当前中国电影的产业生态,以兼顾历史与现实、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开阔视野以及超越工业/美学的折中立场,建构起一套关于电影全产业链生产实践的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框架.该理论在回应中国电影生产、批评与理论发展中诸多重要问题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适用于阐释当前中国电影生产的知识话语.它对此前容易受到单一意识形态批判视角限制的电影文化批评进行了突破,以一种更具综合性与超越性的总体视角完成了对二元对立价值分歧的调和.
其他文献
源自古代的“说公案”(后来被命名为“公案小说”)的中国犯罪文学逐次以清末民初的引进的侦探小说与警探小说为代表作.这些次文类,以及嵌入主流文学的犯罪小说因子的勃发与式微,无不受到同时代的本土文学观念以及影响文学观念生成的社会思想操控,在嬗变中与时俱进.与以消遣为主旨的欧美同类类型文学作品相比,它们首先是一种有益的“载道”文学.考察引导中国犯罪文学发展方向的文学观念的隐形呈现方式,有助于研究者更全面地认识此种基本无关“雅”“俗”的文学形态.
奥地利著名德语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出生在维也纳,2021年是茨威格诞辰140周年.1941年10月底,茨威格终于完成自传《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该书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回忆录和自传,茨威格本人并非这本书的主角,而重在以他为中心来展现曾经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他深情回望"精神故乡欧洲",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和平黄金时代的留恋,深情追忆与各界名流的交游.他认为战争是一种罪恶,知识分子要忠于自己的良知,同时哀悼了犹太人的不幸命运.《昨日的世界》蕴含"多样化的人类经验",是一部常读常新、永不
在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转型发展进程中,我国学人创构了文化诗学.李圣传的新著《中国文化诗学:历史谱系与本土建构》对其展开集大成式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中国文化诗学研究的自觉.然而,中国文化诗学如何处理其“中国”属性,又怎样落实好“诗学”建设问题,依然是需要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值得学界持续关注.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治理的现代化需要多元共治,而要实现公众参与、发挥公众力量,首先要保障公众享有知情权.我国危险化学品专门立法中有关公众知情权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公众知情权的客体范围不明确,对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规定过于笼统,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与救济途径不畅,政府未依法公开信息的法律责任不足.相较而言,美国在这一领域具有一定的探索经验.立足我国国情,本文参照域外美国《应急计划与公众知情权法案》,就公众知情权提出完善我国危险化学品专门立法的法制建议,以兹借鉴.
《中国环境管理》自2015年编委会组建以来,坚持学术期刊的办刊定位,不断开拓出版资源,持续刊登高质量论文,办刊质量稳步提升.本文主要总结《中国环境管理》自编委会组建以来的办刊进展,分析期刊发展形势,重点阐述近几年提升办刊质量的主要做法和办刊思路,并对未来期刊发展提出思考和展望.《中国环境管理》作为一本行业性中文科技期刊,其办刊探索对于类似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案例研究意义.
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从华人文学思想的生成、播散和影响进入讨论,可在内在连带层面呈现华人诗学的结构性内涵.作为一个历史生成的范畴,现代性视野下的华人诗学呈现出多层次交叉展开的态势.其中,有三条脉络支撑起华人诗学的内在结构,即中西对话诗学、华族离散诗学和第三世界诗学.这三个分支,分别聚焦于文学的开放视野、文化记忆和政治内涵,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为华人的文学思考注入了动力.
彭曼丽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发展史研究》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经典著作,系统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唯物史观的发展不断演进的历程,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提供了新的角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被评论家冠以"残酷的天才"的称号,只因他的作品中写尽人间病态与丑恶,并深入骨髓式地追根探底.不过,在尤·谢列兹涅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位伟大作家的天才、深刻、贫困、孤苦、病态的一面,也看到了其残酷文学与残酷生活的另一面:慈善、温柔,以及对人类的爱和关怀.面对今天这个人性撕裂的世界,它的残酷性正在逐渐退却,温柔的一面则已逐渐显现.
旅京台湾作家和迁台“老北京”是台湾70年代书写北京的文学潮流中的两股文学力量.他们虽共同推动了这一文学潮流的出现,但由于不同的地域身份,其创作动能与指向是不完全一致的.旅京台湾作家对北京形象的塑造带有“异乡”感,移植北京经验成为他们的创作动能;“老北京”则更倾向于感怀旧的时代,展现出更深的历史脉络.北京形象塑造的背后,反映了70年代台湾的社会风貌和作家的身份特质.
《百年科学往事:杨振宁访谈录》,季理真、王丽萍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作为本书的访谈对象,杨振宁先生既是一位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又是一位百岁老人.他以物理学为工具,推进了人类对宇宙结构的理解.同时,也亲历了百年来社会历史的巨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