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案例教学实例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d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地理新教材设计了许多案例,案例直观、形象、典型,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地理现象、事件设计成案例,这样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针对月食问题,设计了《用简单器材演示月食的成因》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关键词:中学地理案例教学实例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新颖,内容丰富,是使学生们“获得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思考的问题。
  新教材设计了许多案例,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所以如何充分的利用这些案例,就成了我们备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在實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结合实际,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地理现象、事件设计成案例,这样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前几天,出现了月全食现象,有的学生就问我:“老师,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呢?”对于月食、日食现象,学生们也见过几次,但他们并不明白这种现象的成因。这个问题高中地理教材上并没有讲到,于是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一堂生动形象的课,让学生们理解这个问题呢?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到了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来演示月食、日食的形成原理。
  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了用两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和足球分别来代替地球和月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月食、日食的形成。在上演示课之前,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让他们到网上查找一下月食、日食的相关资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观察,我特意选了一节晚自习来演示。在上课之前,我到体育组借到了篮球和足球,并且准备了一个手电筒。
  “咦,老师,你收的是谁的球啊?”当我带着篮球和足球进教室时,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我。我说“不是的,是上课要用的。”于是,同学们就先议论开了,并且纷纷猜测篮球和足球是干什么用的。我没有跟他们解释篮球、足球的用途,而是让他们继续好奇下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想大家前天晚上都看到月食了,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呢?”很多同学都说不知道,也有的同学说知道。我就让几个同学简单的说了一下从网上查的资料并相互讨论了一下。“同学们讨论完了,那我们这节课就来演示一下月食的形成过程。”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和足球以及手电筒。下面一片哗然,终于知道了两球的用途。我说我需要几个同学来做我的助手,同学们显得非常积极,争先恐后的来做“演示者”。最后,我在班里选了两名学生来在教室里演示。我先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学生拿着篮球代表地球,另一个学生拿着足球代表月球,我拿着手电筒代表太阳。在我的指挥下,“地球”站在教室的正中央,“月球”在不断的移动。我把教室里的灯全都关上,然后拿着手电筒走到讲台前,用它照射“地球”,在“地球”的后方立刻出现了一片阴影区。首先,我让“月球”站在“地球”的右侧能够被“太阳”照射到的地方,这时我问:“同学们,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什么月相?”同学们想了想说这是满月。这时我让“月球”向阴影区移动,当 “月球” 移动到一部分进入阴影区的时候停下。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也在很认真地观察。这时我就让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他观察到了什么。他就回答说“月球的一半被地球挡住了”我继续问“那这是什么现象?”这时不光是这位同学,其他同学也都抢着说道“这是月食”。我说“很好,不过准确的说是月偏食”。然后我让“月球”继续移动,当“月球”完全移动到阴影区内的时候停下,这时“月球”完全被“地球”挡住了,同学们都说这是月全食。“月球”继续向另一侧移动,直到完全出了阴影区,又恢复成了满月状态。至此演示就结束了。
  我总结道:“刚才同学们都看到了月食的形成以及结束的整个过程。月食就是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太阳与月球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时,照射到月球的太阳光线就会被地球挡住,也就形成了月食。如果只挡住一部分,就是偏食;如果全部挡住,那就是全食。”之后,我又让同学们演示了日食的形成过程。整堂课形象生动,又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来完成的,同学们的兴致都很高,教学效果比较好。
  这个案例来源于实际,因为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这个案例教学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月食、日食,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由此我想到,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案例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可以适当的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理现象、事件设计成案例,让学生搜集资料,参与活动并相互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案例教学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思维,开阔了学生视野,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积极探索、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前瞻性对照研究IgA肾病患者的Th细胞亚群紊乱,探讨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免疫紊乱的程度与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研究本病和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ys C、Scr、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爱国主义  高中新课改也把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摘要: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省区的逐步启动,许多地方的课程改革已是初见成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是一次更大的挑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就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课改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应该坚持理论知识与客观实际的结合、知识灌输和德育教育的结合,这是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要达到上述要求,历史教师对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标准规定,时事政治教学是思想政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把时事政治教学同《思想政治》教材内容同等对待,认真教好,努力完成时事政治教学任务。因为它和政治教材内容的教育效果一样,都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人格的形成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时事政治教学思想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家事、国事事事关心,了解和掌握当
中学地理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地图、插图、照片丰富多彩、吸引力强,它们寓知识性、科学性、 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构成一个独具魅力的图象系统。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同时也是不可缺少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也是对学生能力
期刊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并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能够提出问题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意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接触到的难以解决的东西而在心理产生的一种质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路拓展和思维活跃,并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沿袭了几千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淘汰。死读书,读死书的行为正在被世人所唾弃。走出校门,走出社会,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就是这样一
期刊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1年内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4月至2003年8月间在该院眼科中心接受LASIK治
目的:通过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技术(CT)将鼻腔解剖结构信息提取出来,并结合有限元法和粘性流体运动方程(Navier-Stokes方程)来构建正常成年人鼻腔结构与模拟鼻腔气体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