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自我服務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基本生活能力。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许多家长总爱为幼儿包办代替一切,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导致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低。进餐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进餐环节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创设宽松自主的用餐环境,对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进餐环节;自我服务能力;自主进餐
一、更新观念,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园领导要向教师传递先进的幼儿进餐理念,和教师一起探讨自主进餐的组织方法。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角色定位,营造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努力做幼儿自主进餐活动的服务者和支持者,做幼儿快乐进餐的陪伴者。使教师明确放手不等于放任和放纵,注重幼儿个体差异,适度引导幼儿吃饱吃好、学会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教师从幼儿自主进餐的环节入手,抽丝剥茧,深入探讨。纷纷提出自主进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其中包括提供给孩子的勺子是否合适、使用勺子的方法、盛饭菜的顺序及教师的指导用语等,并尝试提出各种解决办法。实践过程中,孩子从拿餐具、盛饭菜等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动作开始,一步步尝试为自我服务,而教师只是旁观者,提供给孩子餐具及饭菜等。
二、在观察中不断反思实践
教师在进餐和加点环节中尽量为幼儿创造自我服务的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反复观察幼儿在自主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策略。例如,活动室的格局是否合理、取餐桌的高矮对幼儿是否适宜、餐具使用是否合适等问题。
通过以上系列问题的提出,引起大家思考,并制定解决对策,如结合饭店的自助餐台形式,结合幼儿的坐高、餐桶餐盆的深度和直径以及幼儿两个餐盘的宽度设计幼儿自主取餐车,解决了桶高撒饭的现象;对于幼儿肌肉发展不灵活,使用大勺不灵活熟练,我们就更换成轻便小巧的大勺盛菜汤,同时将餐具(大勺、夹子、筷子等)投入区域活动中,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练习大餐具的使用,进一步促进手部肌肉的发展,很快中大班幼儿就能够自如使用大餐具取餐了。
经过不断实践,我们又对自主取餐车进行了改进,使取餐车的高矮可以调节,并加上可以固定的车轮,不仅使用方便,更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自主取餐的需求。
三、创设宽松自主的用餐环境
首先,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什么样的进餐环境更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食欲和情绪,通过讨论将环境逐一列出。如:没有大声喧哗的噪音;有话可以随时与同伴交流;进餐中可以不吃或少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播放优美的轻音乐等。针对以上分析我们首先制定了进餐中的指导要点,使每个保教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其次,我们还结合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宜的轻音樂作为进餐音乐。
当舒缓的音乐响起来时,孩子开始有序地自主选取餐具,自取主食、菜品,自己舀汤,允许不爱吃的食物少取或不取,然后边品尝“美食”,边感受自信,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愉悦地享受美食,让吃饭成为孩子最快乐、最享受的事情。
四、建立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采用值日生制度,每天都让不同的幼儿做值日生。值日生的任务主要是早上迎接小朋友的到来、协助保育教师做好餐前准备和餐后整理活动,以及帮助教师完成一些简单的小任务。例如,餐前准备时,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保育教师对餐桌进行第一遍84消毒和清水擦拭,然后幼儿进行第二遍清水擦拭餐桌(包括取餐车);在教师的指导下中大班幼儿可以独立按要求将擦嘴巾整齐地放入餐盘中,将进餐中所使用的餐具等逐一摆放在指定位置,帮助其他幼儿做好餐前准备。同样餐后整理值日生也是完全独立完成,利用工具收拾桌面的残渣并清洁桌面和地面的卫生。中大班幼儿在前一天知道第二天的食谱,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第二天饮食的营养价值,在进餐前对幼儿进行餐前教育,不仅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更避免了挑食现象。
五、家园携手,共同提高幼儿进餐中的自我服务能力
为了避免教育学中“5 2=0”的理论,即每星期中2天的家庭周末教育失败会抵消前5天在幼儿园所养成的习惯,我们携手家长,开展同步教育。首先,通过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开展“幼儿自主进餐”的目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引发家长共鸣,得到家长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其次,通过举办关于良好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讲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保持与幼儿园的同步教育。最后,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分享经验和做法。这样不仅能调动和激励家长参与试验研究,还能利用家长资源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得到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在进餐环节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研究的不断开展,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把进餐活动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还有效避免了食物浪费的现象。
参考文献: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2003.
编辑 李建军
关键词:进餐环节;自我服务能力;自主进餐
一、更新观念,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园领导要向教师传递先进的幼儿进餐理念,和教师一起探讨自主进餐的组织方法。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角色定位,营造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努力做幼儿自主进餐活动的服务者和支持者,做幼儿快乐进餐的陪伴者。使教师明确放手不等于放任和放纵,注重幼儿个体差异,适度引导幼儿吃饱吃好、学会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教师从幼儿自主进餐的环节入手,抽丝剥茧,深入探讨。纷纷提出自主进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其中包括提供给孩子的勺子是否合适、使用勺子的方法、盛饭菜的顺序及教师的指导用语等,并尝试提出各种解决办法。实践过程中,孩子从拿餐具、盛饭菜等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动作开始,一步步尝试为自我服务,而教师只是旁观者,提供给孩子餐具及饭菜等。
二、在观察中不断反思实践
教师在进餐和加点环节中尽量为幼儿创造自我服务的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反复观察幼儿在自主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策略。例如,活动室的格局是否合理、取餐桌的高矮对幼儿是否适宜、餐具使用是否合适等问题。
通过以上系列问题的提出,引起大家思考,并制定解决对策,如结合饭店的自助餐台形式,结合幼儿的坐高、餐桶餐盆的深度和直径以及幼儿两个餐盘的宽度设计幼儿自主取餐车,解决了桶高撒饭的现象;对于幼儿肌肉发展不灵活,使用大勺不灵活熟练,我们就更换成轻便小巧的大勺盛菜汤,同时将餐具(大勺、夹子、筷子等)投入区域活动中,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练习大餐具的使用,进一步促进手部肌肉的发展,很快中大班幼儿就能够自如使用大餐具取餐了。
经过不断实践,我们又对自主取餐车进行了改进,使取餐车的高矮可以调节,并加上可以固定的车轮,不仅使用方便,更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自主取餐的需求。
三、创设宽松自主的用餐环境
首先,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什么样的进餐环境更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食欲和情绪,通过讨论将环境逐一列出。如:没有大声喧哗的噪音;有话可以随时与同伴交流;进餐中可以不吃或少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播放优美的轻音乐等。针对以上分析我们首先制定了进餐中的指导要点,使每个保教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其次,我们还结合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宜的轻音樂作为进餐音乐。
当舒缓的音乐响起来时,孩子开始有序地自主选取餐具,自取主食、菜品,自己舀汤,允许不爱吃的食物少取或不取,然后边品尝“美食”,边感受自信,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愉悦地享受美食,让吃饭成为孩子最快乐、最享受的事情。
四、建立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采用值日生制度,每天都让不同的幼儿做值日生。值日生的任务主要是早上迎接小朋友的到来、协助保育教师做好餐前准备和餐后整理活动,以及帮助教师完成一些简单的小任务。例如,餐前准备时,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保育教师对餐桌进行第一遍84消毒和清水擦拭,然后幼儿进行第二遍清水擦拭餐桌(包括取餐车);在教师的指导下中大班幼儿可以独立按要求将擦嘴巾整齐地放入餐盘中,将进餐中所使用的餐具等逐一摆放在指定位置,帮助其他幼儿做好餐前准备。同样餐后整理值日生也是完全独立完成,利用工具收拾桌面的残渣并清洁桌面和地面的卫生。中大班幼儿在前一天知道第二天的食谱,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第二天饮食的营养价值,在进餐前对幼儿进行餐前教育,不仅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更避免了挑食现象。
五、家园携手,共同提高幼儿进餐中的自我服务能力
为了避免教育学中“5 2=0”的理论,即每星期中2天的家庭周末教育失败会抵消前5天在幼儿园所养成的习惯,我们携手家长,开展同步教育。首先,通过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开展“幼儿自主进餐”的目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引发家长共鸣,得到家长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其次,通过举办关于良好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讲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保持与幼儿园的同步教育。最后,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分享经验和做法。这样不仅能调动和激励家长参与试验研究,还能利用家长资源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得到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在进餐环节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研究的不断开展,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把进餐活动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还有效避免了食物浪费的现象。
参考文献: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2003.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