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服务体系的范围很广,建设路径很多,依赖传统媒体进行就业服务已捉襟见肘。从近年的实践可以看到,新兴媒体高效、快捷,可以帮助毕业生精准地寻找岗位信息。在高校的就业服务中,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媒体;就业;服务;精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55-02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第七部分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其中(四)指出“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完善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1]在“微时代”,就业服务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有待我们去思考、探索、应对。
一、就业服务的传统载体
传统媒体中最古老的当为报纸。但是纸媒的全面萎缩已经在我国一、二、三线城市显现。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逐渐式微。
在2003年以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凸现,政府、高校、家庭、学生个体十分关注就业岗位信息,报纸、广播、电视、政府部门的官网、校园网、短信平台,逐渐成为就业服务的“主阵地”。为缓解扩招后的就业“井喷”,这些传统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居功至伟。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纸媒、广播、电视逐渐淡出就业服务体系,实属大势所趋。此外,传统的就业信息网基本都是针对PC界面开发的,没有预料到移动端(智能手机、平板)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
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是从2008年起步的,到了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人口达到5.7亿。2015年,中国已经拥有7~8亿移动互联网人口。2009年8月14日,微博在我国大陆出现。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对外公测。至2010年10月末,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000万。2012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注册用户为5.03亿。至2013年3月末,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到5.36亿。2011年1月21日,微信在我国大陆出现;2014年6月末,用户突破4亿;截至2015年初,微信用户己超6亿。随着QQ、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人人都是新闻记者”这一梦想似乎就要实现了。与此同时,微传播、微教育、微引导也登堂入室,大行其道。
在微信刚出现时,有人预言——微信是基于熟人圈子的即时性互动。现在,这一预言早已被打破。随着功能的不断拓展,通过“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途径,微信用户与陌生人建立起了联系。在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取代智能手机之前,在生活、工作、社交等领域,微信得到广泛应用的趋势是毋容置疑的。未来,网民们甚至可以凭借微信等新媒体形成“掌上舆论场”。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流程再造
当前,新媒体再度扩张。谢晓萍等人认为——微信连接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在商业和民生领域产生的变化,使得微信上的每一次有效的连接都会形成有效的入口。所有产品和服务,只要插上微信的翅膀,都能形成价值。[2]大学生就业工作属于民生领域的重要一环,微信等新媒体大有用武之地。
微信平台在就业服务中的优势十分明显——
(1)高频、共享、精准。大学生通过手机等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资讯。图片、文字、音频都可以通过微信来传播。微信特有的对讲功能,使得社交不再限于文本传输。用户除了使用聊天功能,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通过转载、转发及“@”功能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群发推送是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功能。发一条群发消息,所有关注的人都会收到,精准性很强。(2)反应敏捷,互动实时。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即时向公众推送信息,迅速更新。微信公众平台中,大学生(用户)可以像与好友沟通一样来与公众号进行互动。微信公众号中还可以设置“回复功能”,让大学生(用户)直接获取相对应的信息。
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动态把握是政府、高校均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用微信跟踪毕业生去向,也会在近期获得高校的重视。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摒弃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用户被动接受的方式,特别关注用户(大学生)体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在“微时代”,高校就业服务的工作步骤必将重新设置,打造新的流程。从而提高效率,减少大学生(同时也是用户、粉丝)的痛点,增强黏性。我们现在可以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加力提速,网站、微博、微信“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新平台”正在形成。
四、对就业服务转型途径的几点设想
(一)就业指导课在“微时代”的升级
由于高职高专课时量的限制,就业指导课程不可能安排太多。此外,为就业指导教师单独评聘职称的新举措并未全面铺开,指导教师团队稳定性也不够,缺乏人手。要突破这两个“瓶颈”,只有向微信要资源。可以借鉴“海底捞”培训员工的方式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诸环节。[3]在高校职业指导走向个性化的道路上,在职业指导多元化的过程中,微信必将发挥独特的促进作用。
(二)与时俱进重置就业服务载体
虽然很多省区规定了每2500名大学生配备1名专职就业服务教师,但是,许多高校都达不到这样的比例,不可能调动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做就业服务工作。只有向科技要速度,只有向新兴媒体要效率。全国现有两千四百余所普通高等院校,如果每个高校都开发一个就业服务APP,一来浪费经费,二来后期维护成本高,三来学生培训也不方便开展。而将就业服务嫁接在成熟的互联网平台相对靠谱一些。微信公众号的普遍使用(也不排除微博的适时利用),会大大节约我国高校服务人员的体力、精力。 首先,高校可登录腾讯进行申请,完成网上注册,提供身份信息和照片,上传盖有单位公章的媒体信息登记表和授权运营书,经过审核,就可以开通官方微信(就业信息工作平台)。经过认证的官方微信(就业信息工作平台)甚至有被实名搜索的便利。
其次,高校就业服务微信平台需要有专门的团队来负责每天内容的更新。团队成员必须熟悉宣传图文、PPT、UI设计;对职业规划、生涯发展感兴趣;能够关注用户,持续改进;具有较强的业务需求分析能力、问题定位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及时回复粉丝留言;能够关注学生喜好和兴趣点,参与平台功能设计和优化,帮助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做事细心,有耐心;自信乐观,善于交流,有团队合作精神,乐于面对挑战和不确定性;能够独立策划并执行相关线上、线下生涯讲座、企业参访、招聘等相关活动;能够协调相关学院(系)、社团、企业,跟踪活动计划的实施步骤;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独特的创意。
(三)大学生“用户习惯”的培养
对于高校就业办(中心)发通知、用人单位“校招”、机关“公考”、线上线下投寄简历(就业推荐表)等传统择业渠道,许多大学生十分熟悉,但是,对于“微时代”的一些新渠道、新步骤,少数大学生不尽了解。高校在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后还可以要求每位毕业生通过扫码订阅公众平台号。在大学生通过新型媒体找工作这一过程中,高校就业服务人员要刻意培养他们的“用户习惯”——特别是通过微信寻觅工作岗位信息的习惯。这种行为习惯的改变与前述“就业服务流程”的再造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当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前景也不明朗。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失业人口达1亿9710万人,预计2016年全球将新增230万失业人口,未来两年,预计有80万新增失业人口来自中国。[4]2016年6月,中国大陆将有765万大学毕业生,同比增长16万人左右。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培养大学生使用微信等新媒体的习惯,更加紧迫,更加关键。
随着新兴媒体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大高校就业服务人员不能被动应付,更不能产生“互联网恐慌”,而应当“弄潮儿向涛头立”——主动迎接这一势头,积极应对,将就业服务工作提升一个台阶,向精准服务迈进。
参考文献:
[1]观察者.新华社今公布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EB/OL].
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5_11_03_339890_1.shtml,2015-11-03/2016-02-28.
[2]谢晓萍,陈志刚,张凤安.微信力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ⅩⅧ-ⅩⅩⅡ.
[3]谢晓萍,陈志刚,张凤安.微信力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6-75.
[4]南华早报中文网.联合国报告:未来两年中国将新增80万人失业[EB/OL].http://www.nanzao.com/sc/national/15263609114975b/lian-he-guo-bao-gao-wei-lai-liang-
nian-zhong-guo-jiang-xin-zeng-80-wan-ren-shi-ye,2016-01-21/2016-02-28.
关键词:新媒体;就业;服务;精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55-02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第七部分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其中(四)指出“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完善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1]在“微时代”,就业服务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有待我们去思考、探索、应对。
一、就业服务的传统载体
传统媒体中最古老的当为报纸。但是纸媒的全面萎缩已经在我国一、二、三线城市显现。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逐渐式微。
在2003年以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凸现,政府、高校、家庭、学生个体十分关注就业岗位信息,报纸、广播、电视、政府部门的官网、校园网、短信平台,逐渐成为就业服务的“主阵地”。为缓解扩招后的就业“井喷”,这些传统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居功至伟。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纸媒、广播、电视逐渐淡出就业服务体系,实属大势所趋。此外,传统的就业信息网基本都是针对PC界面开发的,没有预料到移动端(智能手机、平板)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
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是从2008年起步的,到了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人口达到5.7亿。2015年,中国已经拥有7~8亿移动互联网人口。2009年8月14日,微博在我国大陆出现。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对外公测。至2010年10月末,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000万。2012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注册用户为5.03亿。至2013年3月末,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到5.36亿。2011年1月21日,微信在我国大陆出现;2014年6月末,用户突破4亿;截至2015年初,微信用户己超6亿。随着QQ、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人人都是新闻记者”这一梦想似乎就要实现了。与此同时,微传播、微教育、微引导也登堂入室,大行其道。
在微信刚出现时,有人预言——微信是基于熟人圈子的即时性互动。现在,这一预言早已被打破。随着功能的不断拓展,通过“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途径,微信用户与陌生人建立起了联系。在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取代智能手机之前,在生活、工作、社交等领域,微信得到广泛应用的趋势是毋容置疑的。未来,网民们甚至可以凭借微信等新媒体形成“掌上舆论场”。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流程再造
当前,新媒体再度扩张。谢晓萍等人认为——微信连接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在商业和民生领域产生的变化,使得微信上的每一次有效的连接都会形成有效的入口。所有产品和服务,只要插上微信的翅膀,都能形成价值。[2]大学生就业工作属于民生领域的重要一环,微信等新媒体大有用武之地。
微信平台在就业服务中的优势十分明显——
(1)高频、共享、精准。大学生通过手机等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资讯。图片、文字、音频都可以通过微信来传播。微信特有的对讲功能,使得社交不再限于文本传输。用户除了使用聊天功能,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通过转载、转发及“@”功能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群发推送是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功能。发一条群发消息,所有关注的人都会收到,精准性很强。(2)反应敏捷,互动实时。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即时向公众推送信息,迅速更新。微信公众平台中,大学生(用户)可以像与好友沟通一样来与公众号进行互动。微信公众号中还可以设置“回复功能”,让大学生(用户)直接获取相对应的信息。
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动态把握是政府、高校均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用微信跟踪毕业生去向,也会在近期获得高校的重视。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摒弃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用户被动接受的方式,特别关注用户(大学生)体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在“微时代”,高校就业服务的工作步骤必将重新设置,打造新的流程。从而提高效率,减少大学生(同时也是用户、粉丝)的痛点,增强黏性。我们现在可以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加力提速,网站、微博、微信“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新平台”正在形成。
四、对就业服务转型途径的几点设想
(一)就业指导课在“微时代”的升级
由于高职高专课时量的限制,就业指导课程不可能安排太多。此外,为就业指导教师单独评聘职称的新举措并未全面铺开,指导教师团队稳定性也不够,缺乏人手。要突破这两个“瓶颈”,只有向微信要资源。可以借鉴“海底捞”培训员工的方式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诸环节。[3]在高校职业指导走向个性化的道路上,在职业指导多元化的过程中,微信必将发挥独特的促进作用。
(二)与时俱进重置就业服务载体
虽然很多省区规定了每2500名大学生配备1名专职就业服务教师,但是,许多高校都达不到这样的比例,不可能调动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做就业服务工作。只有向科技要速度,只有向新兴媒体要效率。全国现有两千四百余所普通高等院校,如果每个高校都开发一个就业服务APP,一来浪费经费,二来后期维护成本高,三来学生培训也不方便开展。而将就业服务嫁接在成熟的互联网平台相对靠谱一些。微信公众号的普遍使用(也不排除微博的适时利用),会大大节约我国高校服务人员的体力、精力。 首先,高校可登录腾讯进行申请,完成网上注册,提供身份信息和照片,上传盖有单位公章的媒体信息登记表和授权运营书,经过审核,就可以开通官方微信(就业信息工作平台)。经过认证的官方微信(就业信息工作平台)甚至有被实名搜索的便利。
其次,高校就业服务微信平台需要有专门的团队来负责每天内容的更新。团队成员必须熟悉宣传图文、PPT、UI设计;对职业规划、生涯发展感兴趣;能够关注用户,持续改进;具有较强的业务需求分析能力、问题定位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及时回复粉丝留言;能够关注学生喜好和兴趣点,参与平台功能设计和优化,帮助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做事细心,有耐心;自信乐观,善于交流,有团队合作精神,乐于面对挑战和不确定性;能够独立策划并执行相关线上、线下生涯讲座、企业参访、招聘等相关活动;能够协调相关学院(系)、社团、企业,跟踪活动计划的实施步骤;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独特的创意。
(三)大学生“用户习惯”的培养
对于高校就业办(中心)发通知、用人单位“校招”、机关“公考”、线上线下投寄简历(就业推荐表)等传统择业渠道,许多大学生十分熟悉,但是,对于“微时代”的一些新渠道、新步骤,少数大学生不尽了解。高校在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后还可以要求每位毕业生通过扫码订阅公众平台号。在大学生通过新型媒体找工作这一过程中,高校就业服务人员要刻意培养他们的“用户习惯”——特别是通过微信寻觅工作岗位信息的习惯。这种行为习惯的改变与前述“就业服务流程”的再造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当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前景也不明朗。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失业人口达1亿9710万人,预计2016年全球将新增230万失业人口,未来两年,预计有80万新增失业人口来自中国。[4]2016年6月,中国大陆将有765万大学毕业生,同比增长16万人左右。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培养大学生使用微信等新媒体的习惯,更加紧迫,更加关键。
随着新兴媒体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大高校就业服务人员不能被动应付,更不能产生“互联网恐慌”,而应当“弄潮儿向涛头立”——主动迎接这一势头,积极应对,将就业服务工作提升一个台阶,向精准服务迈进。
参考文献:
[1]观察者.新华社今公布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EB/OL].
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5_11_03_339890_1.shtml,2015-11-03/2016-02-28.
[2]谢晓萍,陈志刚,张凤安.微信力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ⅩⅧ-ⅩⅩⅡ.
[3]谢晓萍,陈志刚,张凤安.微信力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6-75.
[4]南华早报中文网.联合国报告:未来两年中国将新增80万人失业[EB/OL].http://www.nanzao.com/sc/national/15263609114975b/lian-he-guo-bao-gao-wei-lai-liang-
nian-zhong-guo-jiang-xin-zeng-80-wan-ren-shi-ye,2016-01-21/201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