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艺术领域,弘一学贯中西、多才多艺,集绘画、音乐、戏剧、篆刻、诗词、书法、文学、佛学于一身,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而此册《弘一大师妙迹集》,八帧风竹千姿百态,极具大师气韵墨致。通观该册墨情笔趣,婆娑竹影纵览无余。从俯仰开阖到离合伸曲,从浓淡清远到回背虚实,从徐疾畅涩到干湿枯趣,从写实生动到笔随意至;形简意胜摇曳多姿,超迈张敛千姿百态,深具中国绘画神髓,兼得西画透视技法。整册意境,物我一体万法归心,艺术境界与佛法教义相随相通,充满人生哲理,给世人带来无限般若真泓。弘一大师的艺术气质与心境端现墨迹之中,宛若清风拂面,清凉萧散。这对于当今喧嚣浮躁的红尘,是一种恬静淡逸的洗礼。
弘一(1880—1942),原籍浙江平湖,祖辈移居天津。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身出天津官宦巨贾之门,其父李筱楼为同治乙丑科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后辞官从商,经营得度富甲一方。弘一大师集诗词、书画、音乐、戏剧、篆刻、文学造诣于一身,他在中国最早提倡话剧,最早传播西方音乐,最早研究油画、广告画、木刻,最早介绍西方艺术发展史,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终桃李成蹊,先后培养了丰子恺、刘质平等文化名士。他三十九岁祝发为僧后精研律学弘扬佛法,历僧腊二十四载;在深入研修潜心戒律中,著书说法身亲躬行,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被佛门弟子尊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从翩翩公子演变到一代大德,可谓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完成了从绚丽至极复归平淡天真的人生轨迹;是中国近代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在音乐、美术、书法、篆刻、教育、哲学等领域均有创造性建树。
出于对弘一大师个人修为及艺术造诣的拜敬,所以在我以往的鉴定生涯中,对大师的艺术创作关注研究甚多,应是理所当然。数十载烟云,俱是过眼;大师真迹确是不多,倒是像朱砂罗汉像之类笑话时见,唯有一物常浮脑海,今特撰本文与诸公共飨。
《弘一大师妙迹集》(海上名家高式熊题签),计画有“风、雨、雪、灀、清、晴、晨、生”墨竹八帧;高30.5、宽18.3厘米,为清中晚期厚金叶笺;每页署识盖章不题本款;红木夹版盛装一册(图1—9)。
纵览大师艺术里程,可知其绘画创作主要集中在其出家之前,嗣后书法唯多(甚至有说仅存书法);由于保管、战乱、年岁等诸因,现已大都散佚。但从存世并确真的《自画像》、《水彩》、《裸女》、《素描头像》等墨作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书件中,还是可以确证大师艺术创作的轨迹所在。素描画,洒脱简练且生动清灵;油画,色彩鲜明且造型准确;书法,自篆次隶再楷然行后草,早期雄健凝重、中岁圆润含蓄、晚年冲逸淡远;署款盖章,注重尺度且经营位置。
通观该册墨情笔趣,婆娑竹影纵览无余。从俯仰开阖到离合伸曲,从浓淡清远到回背虚实,从徐疾畅涩到干湿枯趣,从写实生动到笔随意至;形简意胜摇曳多姿,超迈张敛千姿百态,深具中国绘画神髓,兼得西画透视技法。竹随主题,或风、或雨、或雪、或灀、或清、或晴、或晨、或生,如秋水碧潭中正静穆,拙朴风劲飘而不浮,松而不散逸而不枯,老而弥秀圆转自若;大师笔致意趣力现,笔墨造化非凡了得,诚可谓舍大师神笔谁敢置喙!
因该册墨珍无有类比,故鉴者只能从大师独有的笔韵中去参悟,同时也参阅了大量关于大师的存世资料。据大师所著《画语录》中部分,可证视听,现摘录如下:“图画者,为物至简单,为状至明确。举人世至复杂之思想感情,可以一览得之挽近以还,若书籍,若报章,若讲义,非不佐以图画,匡文字语言之不逮。效力所及,盖有如此”、“图画者可以养成绵密之注意,敏饶之观察,确实之智识,强健之技艺,著实之想象,健全之判断,高尚之审美心。又若户外写生,旅行郊野,吸新鲜之空气,览山水之佳境,运动肢体,疏通精气,手绘目送,神为之怡,此又图画之效力关系于体育者也”;“艺术之情,极于无相,若了相,斯能艺而进于道矣”。
鉴考证知,弘一大师书风前后不一,字体特点应从早年偏扁到中年偏方再至晚年偏长。约在1930年初,其个性书风得以确立,字形由偏方至偏长,线条纯厚劲健;此后逐步演变至更为狭长,线条亦由纯厚丰满至质朴简练,落笔不作设计,真我自然含蓄无态;字间空白大有增多,章法亦趋疏朗,从奇崛至平淡乃至从外放成内敛。
该册主题款识字体偏方,笔力聚于毫端,清净怡淡超凡脱俗,韵致清远了无烟火,给人以宁静平和之美;是德行精修后的才性笔致,展现了大彻大悟后的顺和心静。诚如所述,并对照大师其他同时期代表作,该册主题款识字体与大师中年行笔结构特点完全一致,成鉴考有力佐证之一。
全册幅幅具印,计盖三章,分别是“佛印”小章一(0.7×0.5厘米)、“佛印”大章一(1.4×3.8厘米)、“弘一”章一(1.2×1.9厘米)。除“佛印”小章不见经传,其余二章与《近现代书画家款印总汇·弘一》(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所载完全相同,又印色纯正且位置合理,鉴为真印无疑,此成又一鉴考佐证。
全册所用清代厚金笺,包浆自如且字、画、印与笺体结合自如,无后仿之疑,当成另一有力佐证。
主题款识“风、雨、雪、灀、清、晨、晴、生”,深蕴无上禅理,不论以“晨灀晴雪,雨生清风”,或是“晨灀生风,清雨晴雪”,或是“风雨灀雪,清生晨晴”,还是“晨灀清风,雨生晴雪”等等排列,均可圆融无碍,华严境界若现;互生互缘又互转互联,相映成趣且相得益彰,非常人所能企及。
整册意境,物我一体万法归心,艺术境界与佛法教义相随相通,充满人生哲理,给世人带来无限般若真泓。弘一大师的艺术气质与心境端现墨迹之中,宛若清风拂面,清凉萧散。“悲欣交集”四字是大师预知其行将圆寂前留给世人的最后遗珍,此际窗外万籁俱寂,而我却神游沉思其中良久良久,似觉大师正告我:“吾在悲悯一切,欣皈三宝方脱净铅华,得证非悲非欣即悲即欣,了悟不生不死何生何死的奥义”。我慨悟:这是大师的墨珍缘起,正引领着我走进大师的心灵深处,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于我而言,莫不是另一种的“悲欣交集”。大师名曲《送别》,其间禅风绵密,曲调悠扬扣我心扉,早已在我心中构筑成了别样的天问风情:这是律己净行道业弥坚的大师又要跣足芒履云海天国?还是我在慨悟“悲欣交集”后,为了重逢而与大师的再次相别?!
弘一(1880—1942),原籍浙江平湖,祖辈移居天津。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身出天津官宦巨贾之门,其父李筱楼为同治乙丑科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后辞官从商,经营得度富甲一方。弘一大师集诗词、书画、音乐、戏剧、篆刻、文学造诣于一身,他在中国最早提倡话剧,最早传播西方音乐,最早研究油画、广告画、木刻,最早介绍西方艺术发展史,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终桃李成蹊,先后培养了丰子恺、刘质平等文化名士。他三十九岁祝发为僧后精研律学弘扬佛法,历僧腊二十四载;在深入研修潜心戒律中,著书说法身亲躬行,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被佛门弟子尊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从翩翩公子演变到一代大德,可谓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完成了从绚丽至极复归平淡天真的人生轨迹;是中国近代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在音乐、美术、书法、篆刻、教育、哲学等领域均有创造性建树。
出于对弘一大师个人修为及艺术造诣的拜敬,所以在我以往的鉴定生涯中,对大师的艺术创作关注研究甚多,应是理所当然。数十载烟云,俱是过眼;大师真迹确是不多,倒是像朱砂罗汉像之类笑话时见,唯有一物常浮脑海,今特撰本文与诸公共飨。
《弘一大师妙迹集》(海上名家高式熊题签),计画有“风、雨、雪、灀、清、晴、晨、生”墨竹八帧;高30.5、宽18.3厘米,为清中晚期厚金叶笺;每页署识盖章不题本款;红木夹版盛装一册(图1—9)。
纵览大师艺术里程,可知其绘画创作主要集中在其出家之前,嗣后书法唯多(甚至有说仅存书法);由于保管、战乱、年岁等诸因,现已大都散佚。但从存世并确真的《自画像》、《水彩》、《裸女》、《素描头像》等墨作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书件中,还是可以确证大师艺术创作的轨迹所在。素描画,洒脱简练且生动清灵;油画,色彩鲜明且造型准确;书法,自篆次隶再楷然行后草,早期雄健凝重、中岁圆润含蓄、晚年冲逸淡远;署款盖章,注重尺度且经营位置。
通观该册墨情笔趣,婆娑竹影纵览无余。从俯仰开阖到离合伸曲,从浓淡清远到回背虚实,从徐疾畅涩到干湿枯趣,从写实生动到笔随意至;形简意胜摇曳多姿,超迈张敛千姿百态,深具中国绘画神髓,兼得西画透视技法。竹随主题,或风、或雨、或雪、或灀、或清、或晴、或晨、或生,如秋水碧潭中正静穆,拙朴风劲飘而不浮,松而不散逸而不枯,老而弥秀圆转自若;大师笔致意趣力现,笔墨造化非凡了得,诚可谓舍大师神笔谁敢置喙!
因该册墨珍无有类比,故鉴者只能从大师独有的笔韵中去参悟,同时也参阅了大量关于大师的存世资料。据大师所著《画语录》中部分,可证视听,现摘录如下:“图画者,为物至简单,为状至明确。举人世至复杂之思想感情,可以一览得之挽近以还,若书籍,若报章,若讲义,非不佐以图画,匡文字语言之不逮。效力所及,盖有如此”、“图画者可以养成绵密之注意,敏饶之观察,确实之智识,强健之技艺,著实之想象,健全之判断,高尚之审美心。又若户外写生,旅行郊野,吸新鲜之空气,览山水之佳境,运动肢体,疏通精气,手绘目送,神为之怡,此又图画之效力关系于体育者也”;“艺术之情,极于无相,若了相,斯能艺而进于道矣”。
鉴考证知,弘一大师书风前后不一,字体特点应从早年偏扁到中年偏方再至晚年偏长。约在1930年初,其个性书风得以确立,字形由偏方至偏长,线条纯厚劲健;此后逐步演变至更为狭长,线条亦由纯厚丰满至质朴简练,落笔不作设计,真我自然含蓄无态;字间空白大有增多,章法亦趋疏朗,从奇崛至平淡乃至从外放成内敛。
该册主题款识字体偏方,笔力聚于毫端,清净怡淡超凡脱俗,韵致清远了无烟火,给人以宁静平和之美;是德行精修后的才性笔致,展现了大彻大悟后的顺和心静。诚如所述,并对照大师其他同时期代表作,该册主题款识字体与大师中年行笔结构特点完全一致,成鉴考有力佐证之一。
全册幅幅具印,计盖三章,分别是“佛印”小章一(0.7×0.5厘米)、“佛印”大章一(1.4×3.8厘米)、“弘一”章一(1.2×1.9厘米)。除“佛印”小章不见经传,其余二章与《近现代书画家款印总汇·弘一》(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所载完全相同,又印色纯正且位置合理,鉴为真印无疑,此成又一鉴考佐证。
全册所用清代厚金笺,包浆自如且字、画、印与笺体结合自如,无后仿之疑,当成另一有力佐证。
主题款识“风、雨、雪、灀、清、晨、晴、生”,深蕴无上禅理,不论以“晨灀晴雪,雨生清风”,或是“晨灀生风,清雨晴雪”,或是“风雨灀雪,清生晨晴”,还是“晨灀清风,雨生晴雪”等等排列,均可圆融无碍,华严境界若现;互生互缘又互转互联,相映成趣且相得益彰,非常人所能企及。
整册意境,物我一体万法归心,艺术境界与佛法教义相随相通,充满人生哲理,给世人带来无限般若真泓。弘一大师的艺术气质与心境端现墨迹之中,宛若清风拂面,清凉萧散。“悲欣交集”四字是大师预知其行将圆寂前留给世人的最后遗珍,此际窗外万籁俱寂,而我却神游沉思其中良久良久,似觉大师正告我:“吾在悲悯一切,欣皈三宝方脱净铅华,得证非悲非欣即悲即欣,了悟不生不死何生何死的奥义”。我慨悟:这是大师的墨珍缘起,正引领着我走进大师的心灵深处,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于我而言,莫不是另一种的“悲欣交集”。大师名曲《送别》,其间禅风绵密,曲调悠扬扣我心扉,早已在我心中构筑成了别样的天问风情:这是律己净行道业弥坚的大师又要跣足芒履云海天国?还是我在慨悟“悲欣交集”后,为了重逢而与大师的再次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