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个多世纪前,美国著名肿瘤免疫学家William coley观察到急性细菌感染的软组织肉瘤患者肿瘤出现了自发消退.他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感染是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随后,Coley医生将链球菌的提取物直接注射给黏液肉瘤患者,并在一些病例中观察到肿瘤的痊愈。
【机 构】
: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多世纪前,美国著名肿瘤免疫学家William coley观察到急性细菌感染的软组织肉瘤患者肿瘤出现了自发消退.他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感染是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随后,Coley医生将链球菌的提取物直接注射给黏液肉瘤患者,并在一些病例中观察到肿瘤的痊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在不同P-gp表达水平的状况下,他克莫司对PHA刺激的淋巴细胞活化及IL-2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健康人P-gp水平(14.5%)为对照,收集78例移植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样本,分为低表达组(15%~20%)和高表达组(20%).有丝分裂原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以淋巴细胞分裂指数和白细胞介素(IL)-2为指标,观察他克莫司对不同p-gp水平淋巴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他克莫司浓度在(5~
Pokemon基因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一个肿瘤的总开关,已被确认为原癌基因.Pokemon蛋白又称LRF、OCZF、FBI-1,其是转录抑制因子POK家族的一员.目前已在多种肿瘤中发现了Pokemon的异常高表达,其表达水平能够预示着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1-2].为研究Pokemon与膀胱痛的关系,我们以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和分析其在膀胱癌的表达。
目的 探讨谷胱苷肽S转移酶M1(GSTM1)、谷胱苷肽S转移酶T1(GSTT1)基因缺失与甲母痣恶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77例甲母痣恶变患者和107例甲母痣患者中GSTM1、GSTT1基因缺失的频率.结果 病例组GSTM1基因缺失的频率为5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缺失频率42.1%(x2=4.811,P<0.05),危险度分析得出OR=1.938,95%CI为1.
布-加综合征(B-CS)在欧美国家多指Chiari病,即有症状的肝静脉血栓形成.而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多见的下腔静脉膜性梗阻(MOVC),其表现类似Chiari病。
目的 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三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37例肝癌患者及30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CD~+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的表达水平.结果 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比值较肝硬化患者显著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
目的 探讨改良钉棒系统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分析其生物力学性质.方法 在8例尸体骨盆标本上造模成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分别行TOS术式固定、骶髂螺钉固定、改良钉棒系统固定,检测1000 N载荷下骨盆刚度、骨折分离移位距离及局部应变改变.结果 骨盆标本骨折模型采用各种不同固定方式,经生物力学测试,改良钉棒系统在载荷1000 N下刚度(224.3±18.3)N/mm及骨折分离移位距离(1.98±
目的 观察nucleostemin基因在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肾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肾癌组织标本62例,透明细胞型50例,颗粒细胞型12例.同时取10例癌旁非癌肾组织和10例非瘤正常肾组织作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以GAPDH为内参照,检测上述组织nucleostemin基因mRNA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肾癌组织中,nucleoste
目的 观察人乳腺癌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AF在10例晚期乳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分布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PAF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 90%(9/10)的乳腺癌组织中PAF受体mRNA和PAF表达增强,而癌旁组织中80%(8/10)PAF受体mRNA和PAF表达减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乳腺癌中
目的 观察胰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相关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胰腺癌中PEDF和VEGF平衡关系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胰腺癌标本,观察PEDF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相应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和肿瘤血管密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血管侵犯、肿瘤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作单
目的 观察手汗症伴腋窝多汗患者腋窝汗腺中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探讨其与手汗症伴腋窝多汗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34例实验组和8例对照组的腋窝汗腺进行染色,在光镜下分别计算其腋窝汗腺数目,并进行比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上述两组腋窝汗腺进行AQP1、AQP3和AQP5蛋白检测,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中腋窝汗腺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06,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