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评价反映着教育的价值观念,新课程评价的变化对数学课程评价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数学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究,并详细介绍了5种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34-02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要想实现评价目的,就必须采取恰当的评价方法与策略,在数学教学评价中,评价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成长记录袋、问卷调查法、表现性评定等。这里主要介绍其中典型的五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现场实施的方法,它的价值也体现与此。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在事件发生的当时进行研究,可以及时捕捉到很多有效教学现象,积累第一手资料。例如,学生的学习态度、爱好、兴趣和参与程度等。相对于其它研究方法而言,观察法不能精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但该种方法的主观性较少,研究方法比较直接,能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尽管课堂观察也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实施,但相当于一般的系统研究方法而言,观察法简便易行,操作简单灵活,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原始资料,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面对面的交谈来收集资料、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访谈法一般运用于课后讨论中,作为一种信息反馈的手段。访谈,不仅是评价者向被评价者了解信息的有效渠道,更重要的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它有利于消除被评价者的防卫心理,促使被评价者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特别是评价者在访谈时通过充分尊重对方的意见的交流和倾听,使被评价者感到自己受到了理解和尊重,增强对评价活动的信任感,有利于进一步改进以后的课堂教学工作。
访谈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与学生单独的面对面交谈,了解学生碰到的问题,并且是如何应对的,从而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对此作出相应的评价,促进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认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最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根据评价内容设置一组测试题,并根据测试结果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测验法通常适用于收集教师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情况、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状况、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学生人格特征状况等资料。
测验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口头形式是评价者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该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编制一些测试题目,要求全体学生口头回答,或者要求部分学生口头回答,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书面形式指的是测验试题,而测验试题又分为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种类型。主观性试题是由应试者自由回答的试题,题型主要有概念题、列举题、演示题、说明题、论述题。这类试题无固定答案,无统一的评分标准。客观性试题主要有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等,有固定答案,有统一的评分标准。
相比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的优势就在于它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针对性较强,获取教学信息的量也比较充足。这种方法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四、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在国外的教育实践中已经被广泛运用,近几年来也开始受到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和实验。所谓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果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实践证明,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物质化的资料在反映学生学习成果,尤其是反映学生持续进步的信息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它不是简单收集学生作品的档案袋,而是更有意义地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作品样本。
在成长记录袋中要收录哪些内容,教师应该教授给学生,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收录印象最深刻的问题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解决问题的反思,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等。等到学期结束时,成长记录袋中应包含的内容有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数学笔记,测验试题,个人完成的项目(调查、制作等),小组合作完成的项目(调查、实践活动、制作等)。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学生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五、表现性评定
表现性评定这种形式比较少见,还未普及,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定义里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1)进行表现性评定时,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或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去选择答案。
表现性评定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得出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答。表现性评定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依然有着很多未被探索的解决方法,因此如果强行规定问题答案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且对社会发展也是不利的。
(2)进行表现性评定时,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
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在表现性评定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学生评价形式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卷面成绩。然而,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具有明显的时间跨越性和过程性。
(3)进行表现性评定时,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表现性评定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在于将学生分等或贴标签。它重视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全面发展各种实际能力。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客体,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被动性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评价的厌烦和畏惧, 形成心理抵触, 阻碍评价的顺利进行,妨碍评价功能的发挥。与之相反,表现性评定积极主张学生参与评定、成为评定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评价是发现问题、自我提高的方式。表现性评定的本质在于学生的创造。它将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联系起来的同时还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真实性或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问题,使教学多了一层现实意义。随着教育的改革,这种形式也将会逐步被运用与教育评价当中。
关键词:数学教学;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34-02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要想实现评价目的,就必须采取恰当的评价方法与策略,在数学教学评价中,评价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成长记录袋、问卷调查法、表现性评定等。这里主要介绍其中典型的五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现场实施的方法,它的价值也体现与此。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在事件发生的当时进行研究,可以及时捕捉到很多有效教学现象,积累第一手资料。例如,学生的学习态度、爱好、兴趣和参与程度等。相对于其它研究方法而言,观察法不能精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但该种方法的主观性较少,研究方法比较直接,能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尽管课堂观察也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实施,但相当于一般的系统研究方法而言,观察法简便易行,操作简单灵活,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原始资料,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面对面的交谈来收集资料、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访谈法一般运用于课后讨论中,作为一种信息反馈的手段。访谈,不仅是评价者向被评价者了解信息的有效渠道,更重要的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它有利于消除被评价者的防卫心理,促使被评价者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特别是评价者在访谈时通过充分尊重对方的意见的交流和倾听,使被评价者感到自己受到了理解和尊重,增强对评价活动的信任感,有利于进一步改进以后的课堂教学工作。
访谈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与学生单独的面对面交谈,了解学生碰到的问题,并且是如何应对的,从而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对此作出相应的评价,促进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认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最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根据评价内容设置一组测试题,并根据测试结果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测验法通常适用于收集教师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情况、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状况、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学生人格特征状况等资料。
测验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口头形式是评价者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该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编制一些测试题目,要求全体学生口头回答,或者要求部分学生口头回答,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书面形式指的是测验试题,而测验试题又分为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种类型。主观性试题是由应试者自由回答的试题,题型主要有概念题、列举题、演示题、说明题、论述题。这类试题无固定答案,无统一的评分标准。客观性试题主要有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等,有固定答案,有统一的评分标准。
相比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的优势就在于它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针对性较强,获取教学信息的量也比较充足。这种方法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四、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在国外的教育实践中已经被广泛运用,近几年来也开始受到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和实验。所谓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果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实践证明,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物质化的资料在反映学生学习成果,尤其是反映学生持续进步的信息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它不是简单收集学生作品的档案袋,而是更有意义地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作品样本。
在成长记录袋中要收录哪些内容,教师应该教授给学生,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收录印象最深刻的问题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解决问题的反思,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等。等到学期结束时,成长记录袋中应包含的内容有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数学笔记,测验试题,个人完成的项目(调查、制作等),小组合作完成的项目(调查、实践活动、制作等)。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学生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五、表现性评定
表现性评定这种形式比较少见,还未普及,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定义里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1)进行表现性评定时,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或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去选择答案。
表现性评定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得出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答。表现性评定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依然有着很多未被探索的解决方法,因此如果强行规定问题答案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且对社会发展也是不利的。
(2)进行表现性评定时,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
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在表现性评定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学生评价形式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卷面成绩。然而,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具有明显的时间跨越性和过程性。
(3)进行表现性评定时,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表现性评定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在于将学生分等或贴标签。它重视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全面发展各种实际能力。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客体,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被动性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评价的厌烦和畏惧, 形成心理抵触, 阻碍评价的顺利进行,妨碍评价功能的发挥。与之相反,表现性评定积极主张学生参与评定、成为评定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评价是发现问题、自我提高的方式。表现性评定的本质在于学生的创造。它将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联系起来的同时还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真实性或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问题,使教学多了一层现实意义。随着教育的改革,这种形式也将会逐步被运用与教育评价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