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23日接到水产养殖户周先生的电话,称其所养鱼出现了大量死亡,笔者当即赶到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现将现场调查情况与事故原因分析如下,希望能引起广大养殖户思考,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一、现场调查
该池塘养殖的是常规鱼类,以银鲫为主,面积25亩,平均水深1米,形状不规则。为治疗银鲫孢子虫病,养殖户于6月20日上午全池泼洒硫酸铜12.5千克、敌百虫10千克、硫酸亚铁5千克、混杀安(水产用阿维菌素溶液)6瓶。6月22日上午全池泼洒纤虫速杀(苯扎溴铵)5瓶、鱼虫煞星(氯氰菊酯)8瓶,当日中午12时鲢鱼跳跃不安,晚19时鲢、鳙鱼开始出现死亡,接着银鲫出现死亡,养殖户以为是用药后的正常反应,未采取任何抢救措施。6月23日清晨草鱼、鳊鱼、青鱼、黄颡鱼及其他野杂鱼陆续出现死亡,这时才加水并泼洒小苏打进行抢救,但为时已晚,该池鱼几乎全军覆没。笔者23日16时到达时观察到池塘下风处漂浮着大量的死鱼(主要是银鲫),池中仍有银鲫、黄颡鱼等在水面打转,身体失去平衡,而后一头栽到池塘底泥中。捞取3尾活体银鲫观察,可见其鳃上与体表寄生有大量肉眼可见的孢囊,解剖发现胆囊色泽偏深,呈现暗绿色。将鱼体握于手中,能明显感觉到鱼体痉挛。
二、原因分析
根据鱼类死亡时的表现,结合当时的天气情况,笔者分析认为这是用药剂量、用药时机和事故处理均不当造成的药物中毒事故。
1. 用药剂量不当。这是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水产养殖中要慎用药物,尤其是硫酸铜以及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药物,因其毒性较高,如果频繁使用或大剂量使用,会损害鳃组织,损伤肝细胞,导致鱼类肝胆综合征的发生甚至中毒死亡。该起事故中,养殖户发现银鲫孢子虫病严重,于是下了一剂“猛药”,不但多种杀虫药物同时使用,而且每一种药物的剂量都取了该药物单独使用时的最大值,多种药物毒性累加,直接造成了鱼类的中毒死亡。
2. 用药时机不当。水产养殖中,外用药物应在晴好天气使用,避免在阴雨天使用。6月23日前5天为连续阴雨天,而养殖户治鱼病心切,在这样的连续阴雨天中接连两次泼洒外用药物。由于池中溶氧不足,用药后又杀死了一部分藻类,死亡藻类分解耗氧且产生毒素,导致溶氧进一步降低、水质恶化,加剧了鱼类的死亡进程。
3. 事故处理不当。第二次用药后,当天中午即发现鲢鱼跳跃不安,养殖户误认为是药物发挥作用的表现,没有及时采取加水、解毒等措施,隔日清晨才开始加水并泼洒小苏打,延误了抢救时机,最终导致全塘鱼几乎死完。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兴化市鲁中南路62号渔业技术指导站 邮编:225700)
一、现场调查
该池塘养殖的是常规鱼类,以银鲫为主,面积25亩,平均水深1米,形状不规则。为治疗银鲫孢子虫病,养殖户于6月20日上午全池泼洒硫酸铜12.5千克、敌百虫10千克、硫酸亚铁5千克、混杀安(水产用阿维菌素溶液)6瓶。6月22日上午全池泼洒纤虫速杀(苯扎溴铵)5瓶、鱼虫煞星(氯氰菊酯)8瓶,当日中午12时鲢鱼跳跃不安,晚19时鲢、鳙鱼开始出现死亡,接着银鲫出现死亡,养殖户以为是用药后的正常反应,未采取任何抢救措施。6月23日清晨草鱼、鳊鱼、青鱼、黄颡鱼及其他野杂鱼陆续出现死亡,这时才加水并泼洒小苏打进行抢救,但为时已晚,该池鱼几乎全军覆没。笔者23日16时到达时观察到池塘下风处漂浮着大量的死鱼(主要是银鲫),池中仍有银鲫、黄颡鱼等在水面打转,身体失去平衡,而后一头栽到池塘底泥中。捞取3尾活体银鲫观察,可见其鳃上与体表寄生有大量肉眼可见的孢囊,解剖发现胆囊色泽偏深,呈现暗绿色。将鱼体握于手中,能明显感觉到鱼体痉挛。
二、原因分析
根据鱼类死亡时的表现,结合当时的天气情况,笔者分析认为这是用药剂量、用药时机和事故处理均不当造成的药物中毒事故。
1. 用药剂量不当。这是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水产养殖中要慎用药物,尤其是硫酸铜以及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药物,因其毒性较高,如果频繁使用或大剂量使用,会损害鳃组织,损伤肝细胞,导致鱼类肝胆综合征的发生甚至中毒死亡。该起事故中,养殖户发现银鲫孢子虫病严重,于是下了一剂“猛药”,不但多种杀虫药物同时使用,而且每一种药物的剂量都取了该药物单独使用时的最大值,多种药物毒性累加,直接造成了鱼类的中毒死亡。
2. 用药时机不当。水产养殖中,外用药物应在晴好天气使用,避免在阴雨天使用。6月23日前5天为连续阴雨天,而养殖户治鱼病心切,在这样的连续阴雨天中接连两次泼洒外用药物。由于池中溶氧不足,用药后又杀死了一部分藻类,死亡藻类分解耗氧且产生毒素,导致溶氧进一步降低、水质恶化,加剧了鱼类的死亡进程。
3. 事故处理不当。第二次用药后,当天中午即发现鲢鱼跳跃不安,养殖户误认为是药物发挥作用的表现,没有及时采取加水、解毒等措施,隔日清晨才开始加水并泼洒小苏打,延误了抢救时机,最终导致全塘鱼几乎死完。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兴化市鲁中南路62号渔业技术指导站 邮编: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