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双源CT痛风结石检查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风湿免疫科疑似痛风患者86例入组,对比X线、CT诊断效用。结果:诊断为痛风70例、其他疾病16例。CT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各个部位的痛风石检出率、通风石检出的部位数高于X线。CT在足背、髌骨内踝处痛风石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对象进行手术治疗取石,手术取石直径累及合计(10.9±3.4)cm,CT检查后(10.1±2.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X线,双源CT痛风可以明显提高痛风的诊断效用,特别是隐蔽部位、较小痛风石,指导手术。
关键词:痛风;痛风结石;双源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痛风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发病率约为0.5%,多见于中青年人,该病病因十分复杂,与遗传、饮食、免疫损伤等引起的嘌呤代谢异常有关[1]。痛风危害极大,已成为中青年人群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治愈率较低,复发率高,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严重的痛风甚至需要截肢治疗,患者备受疾病的折磨,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准确的诊断痛风是开展痛风治疗的前提,既往主要通过X线诊断痛风结石,但诊断效用并不理想。CT是诊断痛风的主要方法,本文采用对比分析,评价双源CT、X线诊断痛风结石的效用。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风湿免疫科疑似痛风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疑似痛风的对象,有肢体肿胀等症状表现;②认知精神正常;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骨肿瘤病变;②恶性肿瘤病史,可能存在骨转移瘤;③存在CT检查禁忌症。入选对象86例,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龄(45.5±8.4)岁。患者以关节、肢体肿胀疼痛为主要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存在高尿酸血症36例。饮食换算嘌呤摄入量(514.4±146.6)mg/d。
1.2 方法
X线检查:采用数字化DR系统,对各个关节进行正位片、侧位片检查,将数据传输到DDV1.43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膝关节参数电压66Kv,电流8.97mAs,曝光时间23ms,踝关节与足关节参数电压55Kv,电流6.24mAs,曝光时间19.93ms。双源CT检查:采用德国64层双源CT扫描仪。扫描参数:手部140/80Kv,40/170mAs,探测器64×0.6mm,旋转时间0.33,脚、膝140/80Kv,55/234mAs,旋转时间1.0s。采用MMWP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1.3 觀察指标
金标准、双源CT、X线检查阳性率,双源CT、X线诊断各个部位的痛风结石的检出率。14例对象进行手术治疗取石,对比手术、双源CT检查测量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分析,CT检查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ean±D)()表示,手术以及双源CT检查测量值对比进行t检验,检出率、诊断效用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效用
86例对象,其中诊断为痛风70例、其他疾病16例。CT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痛风石检出情况
CT各个部位的痛风石检出率、通风石检出的部位数高于X线。CT在足背、髌骨内踝处痛风石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痛风石的直径
14例对象进行手术治疗取石,手术取石直径累及合计(10.9±3.4)cm,CT检查后(10.1±2.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X线检查灵敏度约为80.0%,符合率82.6%,阴性预测值较低,存在较多的假阴性[2]。
双能CT相较于常规CT有明显的进步,可进行低剂量、低对比剂扫描,成像质量更好。可以特异性的识别单钠尿酸盐结石的存在,可进行多范围的诊断,可以显示尿酸盐沉积的彩色图谱,为痛风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其他文献报道敏感性可以在80%以上,本次研究中CT诊断的符合率达到94.3%处于较高水平,这可能与纳入对象相当一部分有明显症状、病情相对严重有关[2]。对比研究显示,相较于X线,双源CT可以诊断更多的痛风结石,从而指导手术。双源CT在诊断足背、髌骨内踝处痛风石检出率更高,双源CT对几乎每处痛风石的诊断效用都优于X线。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双源CT检查也存在不足之处,较低的管电压(70kV),或削弱X线穿透能力,容易出现伪影。各种扫描模式在痛风时的诊断中的价值仍然不明确。扫描质量容易受到不同体质量指数、扫描剂的浓度与剂量等因素影响。
小结:相较于X线,双源CT痛风可以明显提高痛风的诊断效用,特别是隐蔽部位、较小痛风石,指导手术。
参考文献:
[1]张晓洁,姜林娣.痛风患者肾脏结石与关节部位尿酸盐晶体沉积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医学,2017,24(05):767-769.
[2]关舒元,郭濴,梅昂.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10):156-158.
关键词:痛风;痛风结石;双源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痛风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发病率约为0.5%,多见于中青年人,该病病因十分复杂,与遗传、饮食、免疫损伤等引起的嘌呤代谢异常有关[1]。痛风危害极大,已成为中青年人群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治愈率较低,复发率高,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严重的痛风甚至需要截肢治疗,患者备受疾病的折磨,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准确的诊断痛风是开展痛风治疗的前提,既往主要通过X线诊断痛风结石,但诊断效用并不理想。CT是诊断痛风的主要方法,本文采用对比分析,评价双源CT、X线诊断痛风结石的效用。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风湿免疫科疑似痛风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疑似痛风的对象,有肢体肿胀等症状表现;②认知精神正常;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骨肿瘤病变;②恶性肿瘤病史,可能存在骨转移瘤;③存在CT检查禁忌症。入选对象86例,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龄(45.5±8.4)岁。患者以关节、肢体肿胀疼痛为主要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存在高尿酸血症36例。饮食换算嘌呤摄入量(514.4±146.6)mg/d。
1.2 方法
X线检查:采用数字化DR系统,对各个关节进行正位片、侧位片检查,将数据传输到DDV1.43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膝关节参数电压66Kv,电流8.97mAs,曝光时间23ms,踝关节与足关节参数电压55Kv,电流6.24mAs,曝光时间19.93ms。双源CT检查:采用德国64层双源CT扫描仪。扫描参数:手部140/80Kv,40/170mAs,探测器64×0.6mm,旋转时间0.33,脚、膝140/80Kv,55/234mAs,旋转时间1.0s。采用MMWP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1.3 觀察指标
金标准、双源CT、X线检查阳性率,双源CT、X线诊断各个部位的痛风结石的检出率。14例对象进行手术治疗取石,对比手术、双源CT检查测量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分析,CT检查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ean±D)()表示,手术以及双源CT检查测量值对比进行t检验,检出率、诊断效用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效用
86例对象,其中诊断为痛风70例、其他疾病16例。CT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痛风石检出情况
CT各个部位的痛风石检出率、通风石检出的部位数高于X线。CT在足背、髌骨内踝处痛风石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痛风石的直径
14例对象进行手术治疗取石,手术取石直径累及合计(10.9±3.4)cm,CT检查后(10.1±2.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X线检查灵敏度约为80.0%,符合率82.6%,阴性预测值较低,存在较多的假阴性[2]。
双能CT相较于常规CT有明显的进步,可进行低剂量、低对比剂扫描,成像质量更好。可以特异性的识别单钠尿酸盐结石的存在,可进行多范围的诊断,可以显示尿酸盐沉积的彩色图谱,为痛风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其他文献报道敏感性可以在80%以上,本次研究中CT诊断的符合率达到94.3%处于较高水平,这可能与纳入对象相当一部分有明显症状、病情相对严重有关[2]。对比研究显示,相较于X线,双源CT可以诊断更多的痛风结石,从而指导手术。双源CT在诊断足背、髌骨内踝处痛风石检出率更高,双源CT对几乎每处痛风石的诊断效用都优于X线。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双源CT检查也存在不足之处,较低的管电压(70kV),或削弱X线穿透能力,容易出现伪影。各种扫描模式在痛风时的诊断中的价值仍然不明确。扫描质量容易受到不同体质量指数、扫描剂的浓度与剂量等因素影响。
小结:相较于X线,双源CT痛风可以明显提高痛风的诊断效用,特别是隐蔽部位、较小痛风石,指导手术。
参考文献:
[1]张晓洁,姜林娣.痛风患者肾脏结石与关节部位尿酸盐晶体沉积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医学,2017,24(05):767-769.
[2]关舒元,郭濴,梅昂.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10):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