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目前,用于血液透析的膜材料主要有聚砜和聚醚砜,在去除β2-微球蛋白及生物相容性方面尚存在缺陷.聚偏氟乙烯(PVDF)在血液透析方面尚无应用,本研究对PVDF膜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及血液透析性能的评价.方法 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膜;采用离心浇铸法将中空纤维膜封装成血液透析器,用实验室配制的模拟液代替人体血液进行血液透析实验.结果 PVDF膜断裂强力为20 cN左右,拉伸伸长率为
【机 构】
:
300160,天津,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300160,天津,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3001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目前,用于血液透析的膜材料主要有聚砜和聚醚砜,在去除β2-微球蛋白及生物相容性方面尚存在缺陷.聚偏氟乙烯(PVDF)在血液透析方面尚无应用,本研究对PVDF膜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及血液透析性能的评价.方法 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膜;采用离心浇铸法将中空纤维膜封装成血液透析器,用实验室配制的模拟液代替人体血液进行血液透析实验.结果 PVDF膜断裂强力为20 cN左右,拉伸伸长率为200%左右;纤维壁厚为30μm的透析器对尿素和溶菌酶的清除率分别为90%和75%,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可达到90%以上;添加剂聚乙二醇(PEG)质量分数为19%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为91%,较其质量分数为22%的条件下截留率高;增大透析液流速,可以提高尿素和溶菌酶的清除率,但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影响不大.结论 膜的力学性能满足透析要求,对尿素及溶菌酶的清除率有很大提高,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比较理想,可以作为透析膜材料进一步开发利用。
其他文献
2017年5月6日下午,A ME·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追梦计划系列之第二届演讲比赛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顺利举行(图1)。1前情回顾本次比赛于2017年1月启动,延续去
ABO组织血型抗原是人类重要的遗传标志,与临床输血、新生儿溶血、移植免疫等关系密切.在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ABO血型亦有应用价值.ABO抗原表达减弱或缺失在许多肿瘤疾病患者中发现,其发生机制也日益成为研究热点.ABO抗原表达改变在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存在不同特点,为肿瘤疾病的发展、演变和预后提供了潜在的诊断依据.本文将着重从ABO抗原在人类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以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
目的 研究和分析初次手术选择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1~4 cm甲状腺癌患者带来的效益和风险.方法 系统性回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间因分化良
目的 利用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1250-PEG1500-PCL1250)两亲性聚合物温敏凝胶作为载体材料,构建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载药体系.方法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聚乙二醇为引发剂,引发己内酯单体开环聚合,合成PCL1250-PEG1500-PCL1250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组成、结构及分子量进行表征:制备不同凝胶浓度及初始载药量的载药温敏凝胶,并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引发慢性高原心脏病、高原肺动脉高压等慢性高原病的基础病症,目前在慢性高原病的防治中越发受到关注.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是探讨防治该病的有效途径,低氧诱导因子-1引导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被证实是引发本病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其内在的发病机理.本文综合各种学说及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诠释该病的发病机制和与其发病相关的易感因素。
目的 探讨Ludloff截骨+跖趾关节置换治疗伴有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病的重度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的病例,共120例,术前通
目的 基于大鼠前额叶皮层多通道局部场电位和锋电位的频谱相干编码,研究不同模态的神经信号如何相互协同编码工作记忆行为事件.方法 应用Cerebus多通道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大鼠Y迷宫工作记忆行为事件中在体前额叶皮层上同时记录的2类不同模态的多通道神经信号:连续的多通道局部场电位(LFPs)和离散的多通道锋电位(Spikes).利用短时傅里叶(STFT)计算多通道LFPs的功率谱密度(PSD).发展和应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vWF-CP),其活性缺乏或减低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及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ADAMTS13在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非血栓性疾病中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就ADAMTS13在非血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引起循环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与颈动脉比较,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有很多穿支血管,供应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的脑干部位,因此椎基底动脉狭窄导致脑梗塞的后果较颈内动脉更为严重.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如不予及时处理,发生脑中风的危险很大,后果严重.随着神经放射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经过近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和探索,经皮血管内球囊扩张与支架成形术在椎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已逐渐走向成熟,并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