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娜》是苏联著名导演米哈尔科夫的作品,他以苏联解体前后的历史为背景,记录了13年来女儿的成长历程,将一个人的成长寄身于历史的大环境中,从而成为一部具有历史文献意义的纪录片。
1980年,当安娜捧着-本厚书在自言自语地发着“A-N-N-A”稚嫩的读音的时候,此时6岁的安娜说她最想要只鲤鱼当宠物,最讨厌喝罗宋汤,最怕巫婆。在这个天真活泼的安娜看来,“最害怕”和“最喜欢”的都处于一个纯真的世界中,对世界的憧憬之中。她对世界的感知源于她的生活体验,而这种体验,更多的是来自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也许在安娜的一次家庭聚会中,让安娜对神秘的鳄鱼产生了神秘的兴趣,也许罗宋汤的味道是年幼的安娜无法接受的,也许在每次临睡前成人对她讲述的故事中,巫婆是缺乏怜悯和同情的,因此她才有了这样的极端。
当个体存在于这个社会现实中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无法超于他所存在的现实。“我无法拉着我的头发把我扯离地球”,同样我也无法把我的双手和未来垂暮之年的我紧握。但是安娜是幸福的,她的爸爸用一种影像的方式保存了她成长的痕迹,让她即使在成年之后仍然能窥见昨日的自己。纵使无法到达未来,却能与过去维持了一种紧密的联系,绘了成人的世界一个再珍贵不过的童年礼物。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的安娜,她无法逃避这个国家的现实,自冷战以来苏联经历的种种危机和冲突都在年幼的安娜身上得到了体现。俄罗斯公民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即使是年幼的安娜也在耳濡目染中具备了这种意识。当父亲的摄影机第二次对准她的时候,她已经学会了为这个世界、这个民族而焦虑。“最害怕的是战争”,当这句话从安娜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怀疑这是不是一个7岁的女孩所能了解、承受的世界,以及她所了解的内心?
从“巫婆”到“战争”,这种害怕的极端已经从家庭生活走向了社会生活,安娜的视野也在开阔,她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和投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所理解的范围。是的,离开了童年的纯真的幻想,离开了巫婆诡秘神话构建的世界,我们再也无法还原我们对世界童真的感知,安娜开始忧伤。这种忧伤不是安娜可以自由选择的,是这个社会,是这个特殊的年代赋予了安娜的社会历史使命感。直到安娜17岁最后出现在我们荧屏前的时候,对战争的恐惧依然困扰着安娜。
安娜既见证了自己亲人的死亡,也看着俄罗斯人民偶像的倒塌,虽然安娜依然在祈祷和平,恐惧战争,但是战争依然在消耗着无数个体的生命,那些曾经鲜活在镜头前的生命却被冰冷的墓碑所替代。希望和非希望的对抗,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承受的能力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否足够准确。在构建一种社会理想的时候,我们通常想到的,都不外乎是“平等、自由、博爱”,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图景总是充满了理想主义式的谋划。当苏维埃政府建立的时候,即使是西方曾经对其持敌视态度的文人、政客也不由得眼前一亮,毕竟这种社会建构的框架是前所未有的。而问题是,它能维持多久?安娜也许没有想过要去承担太多的历史责任,她不过是用自己的目光和经验来体验了苏联苏维埃政府的存在,以及这个政府发生的变化带给她的忧伤。
当安娜再次回到乡野的时候,已经是12年之后了。12年之后,安娜将要离开俄国,远赴瑞士。她的足迹即将要迈出国界,安娜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宽广。但是安娜对土地的感情是深沉的,也许她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对俄罗斯大地的情感,也许她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最后,她只能用一行晶莹的眼泪与为自己的俄罗斯辞行。在这样的影像世界里,似乎让我们对包括文学、音乐以及其他艺术在内的俄罗斯精神有了丰富的体验。
人最害怕的是什么?也许不是战争,不是巫婆,不是亲人的离逝,而是再也无法复原自己的内心世界,再也不能对自己忠诚,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再也无法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的时候,不但是安娜忧伤了,这个世界也忧伤了。
1980年,当安娜捧着-本厚书在自言自语地发着“A-N-N-A”稚嫩的读音的时候,此时6岁的安娜说她最想要只鲤鱼当宠物,最讨厌喝罗宋汤,最怕巫婆。在这个天真活泼的安娜看来,“最害怕”和“最喜欢”的都处于一个纯真的世界中,对世界的憧憬之中。她对世界的感知源于她的生活体验,而这种体验,更多的是来自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也许在安娜的一次家庭聚会中,让安娜对神秘的鳄鱼产生了神秘的兴趣,也许罗宋汤的味道是年幼的安娜无法接受的,也许在每次临睡前成人对她讲述的故事中,巫婆是缺乏怜悯和同情的,因此她才有了这样的极端。
当个体存在于这个社会现实中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无法超于他所存在的现实。“我无法拉着我的头发把我扯离地球”,同样我也无法把我的双手和未来垂暮之年的我紧握。但是安娜是幸福的,她的爸爸用一种影像的方式保存了她成长的痕迹,让她即使在成年之后仍然能窥见昨日的自己。纵使无法到达未来,却能与过去维持了一种紧密的联系,绘了成人的世界一个再珍贵不过的童年礼物。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的安娜,她无法逃避这个国家的现实,自冷战以来苏联经历的种种危机和冲突都在年幼的安娜身上得到了体现。俄罗斯公民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即使是年幼的安娜也在耳濡目染中具备了这种意识。当父亲的摄影机第二次对准她的时候,她已经学会了为这个世界、这个民族而焦虑。“最害怕的是战争”,当这句话从安娜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怀疑这是不是一个7岁的女孩所能了解、承受的世界,以及她所了解的内心?
从“巫婆”到“战争”,这种害怕的极端已经从家庭生活走向了社会生活,安娜的视野也在开阔,她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和投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所理解的范围。是的,离开了童年的纯真的幻想,离开了巫婆诡秘神话构建的世界,我们再也无法还原我们对世界童真的感知,安娜开始忧伤。这种忧伤不是安娜可以自由选择的,是这个社会,是这个特殊的年代赋予了安娜的社会历史使命感。直到安娜17岁最后出现在我们荧屏前的时候,对战争的恐惧依然困扰着安娜。
安娜既见证了自己亲人的死亡,也看着俄罗斯人民偶像的倒塌,虽然安娜依然在祈祷和平,恐惧战争,但是战争依然在消耗着无数个体的生命,那些曾经鲜活在镜头前的生命却被冰冷的墓碑所替代。希望和非希望的对抗,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承受的能力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否足够准确。在构建一种社会理想的时候,我们通常想到的,都不外乎是“平等、自由、博爱”,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图景总是充满了理想主义式的谋划。当苏维埃政府建立的时候,即使是西方曾经对其持敌视态度的文人、政客也不由得眼前一亮,毕竟这种社会建构的框架是前所未有的。而问题是,它能维持多久?安娜也许没有想过要去承担太多的历史责任,她不过是用自己的目光和经验来体验了苏联苏维埃政府的存在,以及这个政府发生的变化带给她的忧伤。
当安娜再次回到乡野的时候,已经是12年之后了。12年之后,安娜将要离开俄国,远赴瑞士。她的足迹即将要迈出国界,安娜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宽广。但是安娜对土地的感情是深沉的,也许她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对俄罗斯大地的情感,也许她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最后,她只能用一行晶莹的眼泪与为自己的俄罗斯辞行。在这样的影像世界里,似乎让我们对包括文学、音乐以及其他艺术在内的俄罗斯精神有了丰富的体验。
人最害怕的是什么?也许不是战争,不是巫婆,不是亲人的离逝,而是再也无法复原自己的内心世界,再也不能对自己忠诚,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再也无法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的时候,不但是安娜忧伤了,这个世界也忧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