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创建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践证明,很多时候是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学是低效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无奈与痛苦, 虽然有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干劲,可大多时候换来的是无奈的高耗低能!有时甚至后悔自己选择了教师职业,更后悔自己选择了当一名语文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终于发现了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说,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使他的学生学得快、学到的知识多,使他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使他的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情感上也愿意于亲近这位老师,那么,就可以肯定地说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各学科教师都很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问题。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寓教于乐”的教法,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也都是这样做的,因此我们要完成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学任务,只能依靠激发兴趣这一策略。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先让学生欣赏狗尾巴草的图片,后问学生:你关注过路边的狗尾巴草吗?你对它们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抒发感想,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平凡亦出神奇,美在于发现。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一往情深。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丽,看看他是怎样发现美又是怎样来表现美的。这样的导语很快就抓住了学生,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当然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二、要树立阅读的系统观念
  
  名著类,《中考说明》里涉及的七部都要通读通讲,文言文要把十二单元的课文读透,现代文要把各种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讲清。
  1、整体意识。阅读文本,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作品的中心(包括记叙文的事件、人物性格等,说明文的事物特征、事理成因等,议论文的总论点与分论点)和思想(包括作者的态度、情感与目的),才能在答题时胸有成竹、紧扣主题,不致于离题万里、答非所问。
  2、文体意识。尽管淡化文体的声音时有耳闻,但在学生的实际答题中确实离不开文体知识。在训练前,务必要给学生一定的文体常识,作为他们答题的理论依据与导向。学生有了这些装备,才能从文体切入,有效答题,不致于张冠李戴、混淆不清。
  3、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不管是仿写题还是赏析题,都离不开修辞手法、多义词、短语结构、句式等知识的运用。如果连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象征义都没有一个概念,就无法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了。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但求人人进步”是有效语文课堂的一个教学理念,要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教师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基本学习方法。古人也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足见指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何等重要。
  课前预习的方法适用于每门课程,而对于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更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掌握了课文的重难点,也有了疑问,在老师讲课时,学生就会有目的地听、带着问题听,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记忆,比无目的、无重点、无计划的被动听有诸多好处。课前预习在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
  课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语文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课文阅读的思路,即教给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大意、总结文章中心等方法,要从教学中不断摸索,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各种方法。例如,理清文章结构,可以用“抓过渡句法”;阅读不同的文章可采用“精读”、“略读”、“通读”、“跳读”、“速读”等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科学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样,每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就好比教给了他们点石成金之术,学生轻松自学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泛滥使用多媒体,如一位教师在上《故宫博物院》这一课时,就一味追求多媒体,把本来是一篇说明文的《故宫博物院》上成了地理课,脱离了实际。甚至有的老师从头到尾不写一字、不读一句,全让电脑取代,像展示科技成果一样,这样的课堂就割断了师生活动的情感纽带,忽视了教学的个性化。所以,只有慎用多媒体,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总之,只有目标明确、教法科学、学法正确、巧妙地进行课堂设计,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课堂让教师放手,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一旦“失去”了依靠,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其超常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方法,解决自己的学习困惑;我们也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真正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其他文献
各种数列问题在很多情形下,就是对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特别是在综合性比较强的数列问题中,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问题往往是解决数列难题的瓶颈。本文总结了九种求解数列通项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已知Sn求an   例1、已知: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它的前n项和Sn满足Sn= ,且a2、a4、a9成等比数列,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当n=1时,a1=S1= ,得a1=1或2;  当n≥2时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应该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对这种教学关系的最好诠释。科学划分小组,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小组活动增强趣味性和创造性,学生就会感到:团队力量大无穷。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团队 合作 探究 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倡导自主、合作、
期刊
“有效教学”主要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提出的一项教学实验,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有效教学指什么?余文森教授从专业角度认为:课堂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目前,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怪象: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拟就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谈几点自己肤浅的思
期刊
摘 要: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充分体验 新课改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数学教育也正进行着一场重大变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
期刊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也就是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驱动器,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   关键词:地理情趣 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
期刊
既然我们不能逃避,我们为何不迎接挑战,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来一个彻底的脱胎换骨,真正地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一种师生都乐于接受的融洽氛围呢?  面对这样的挑战,在自己的课堂上,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敬请同仁给予指正批评。    一、表演艺术的运用    翻开高中第四册语文课本的目录,我们不难发现前三单元是小说,四、五单元是戏剧。材料这样编排,自有它的目的,那怎么教,就是教师应该考虑的。  无论是小说还
期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积累,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在教学中要真正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创造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舞台,让课堂焕发出充满思想、充满智慧、充满诗情画意的活力。    一、启迪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美    语文教学是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的审美课堂。课堂
期刊
带着“数学是什么”的思考,看着现行小学数学课堂的热闹有余冷静不足、活动丰富内化有限、情趣盎然而理性欠缺的状况,如何在践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当下,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的趣味充实少年的生活,让数学的美妙滋润少年的心灵,让数学思想的碰撞迸发绚丽的火花,让数学文化的火种撒向校园和四方,使得数学的课堂运行在应有的趣、理、实、效的道路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紧扣“数学化”,培养学生“
期刊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地位,形成了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千篇一律,难以创造生气。课堂上,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过分地、强制性地要求他们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