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践证明,很多时候是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学是低效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无奈与痛苦, 虽然有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干劲,可大多时候换来的是无奈的高耗低能!有时甚至后悔自己选择了教师职业,更后悔自己选择了当一名语文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终于发现了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说,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使他的学生学得快、学到的知识多,使他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使他的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情感上也愿意于亲近这位老师,那么,就可以肯定地说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各学科教师都很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问题。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寓教于乐”的教法,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也都是这样做的,因此我们要完成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学任务,只能依靠激发兴趣这一策略。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先让学生欣赏狗尾巴草的图片,后问学生:你关注过路边的狗尾巴草吗?你对它们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抒发感想,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平凡亦出神奇,美在于发现。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一往情深。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丽,看看他是怎样发现美又是怎样来表现美的。这样的导语很快就抓住了学生,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当然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二、要树立阅读的系统观念
名著类,《中考说明》里涉及的七部都要通读通讲,文言文要把十二单元的课文读透,现代文要把各种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讲清。
1、整体意识。阅读文本,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作品的中心(包括记叙文的事件、人物性格等,说明文的事物特征、事理成因等,议论文的总论点与分论点)和思想(包括作者的态度、情感与目的),才能在答题时胸有成竹、紧扣主题,不致于离题万里、答非所问。
2、文体意识。尽管淡化文体的声音时有耳闻,但在学生的实际答题中确实离不开文体知识。在训练前,务必要给学生一定的文体常识,作为他们答题的理论依据与导向。学生有了这些装备,才能从文体切入,有效答题,不致于张冠李戴、混淆不清。
3、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不管是仿写题还是赏析题,都离不开修辞手法、多义词、短语结构、句式等知识的运用。如果连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象征义都没有一个概念,就无法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了。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但求人人进步”是有效语文课堂的一个教学理念,要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教师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基本学习方法。古人也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足见指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何等重要。
课前预习的方法适用于每门课程,而对于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更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掌握了课文的重难点,也有了疑问,在老师讲课时,学生就会有目的地听、带着问题听,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记忆,比无目的、无重点、无计划的被动听有诸多好处。课前预习在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
课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语文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课文阅读的思路,即教给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大意、总结文章中心等方法,要从教学中不断摸索,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各种方法。例如,理清文章结构,可以用“抓过渡句法”;阅读不同的文章可采用“精读”、“略读”、“通读”、“跳读”、“速读”等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科学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样,每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就好比教给了他们点石成金之术,学生轻松自学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泛滥使用多媒体,如一位教师在上《故宫博物院》这一课时,就一味追求多媒体,把本来是一篇说明文的《故宫博物院》上成了地理课,脱离了实际。甚至有的老师从头到尾不写一字、不读一句,全让电脑取代,像展示科技成果一样,这样的课堂就割断了师生活动的情感纽带,忽视了教学的个性化。所以,只有慎用多媒体,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总之,只有目标明确、教法科学、学法正确、巧妙地进行课堂设计,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课堂让教师放手,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一旦“失去”了依靠,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其超常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方法,解决自己的学习困惑;我们也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真正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各学科教师都很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问题。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寓教于乐”的教法,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也都是这样做的,因此我们要完成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学任务,只能依靠激发兴趣这一策略。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先让学生欣赏狗尾巴草的图片,后问学生:你关注过路边的狗尾巴草吗?你对它们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抒发感想,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平凡亦出神奇,美在于发现。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一往情深。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丽,看看他是怎样发现美又是怎样来表现美的。这样的导语很快就抓住了学生,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当然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二、要树立阅读的系统观念
名著类,《中考说明》里涉及的七部都要通读通讲,文言文要把十二单元的课文读透,现代文要把各种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讲清。
1、整体意识。阅读文本,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作品的中心(包括记叙文的事件、人物性格等,说明文的事物特征、事理成因等,议论文的总论点与分论点)和思想(包括作者的态度、情感与目的),才能在答题时胸有成竹、紧扣主题,不致于离题万里、答非所问。
2、文体意识。尽管淡化文体的声音时有耳闻,但在学生的实际答题中确实离不开文体知识。在训练前,务必要给学生一定的文体常识,作为他们答题的理论依据与导向。学生有了这些装备,才能从文体切入,有效答题,不致于张冠李戴、混淆不清。
3、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不管是仿写题还是赏析题,都离不开修辞手法、多义词、短语结构、句式等知识的运用。如果连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象征义都没有一个概念,就无法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了。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但求人人进步”是有效语文课堂的一个教学理念,要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教师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基本学习方法。古人也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足见指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何等重要。
课前预习的方法适用于每门课程,而对于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更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掌握了课文的重难点,也有了疑问,在老师讲课时,学生就会有目的地听、带着问题听,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记忆,比无目的、无重点、无计划的被动听有诸多好处。课前预习在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
课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语文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课文阅读的思路,即教给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大意、总结文章中心等方法,要从教学中不断摸索,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各种方法。例如,理清文章结构,可以用“抓过渡句法”;阅读不同的文章可采用“精读”、“略读”、“通读”、“跳读”、“速读”等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科学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样,每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就好比教给了他们点石成金之术,学生轻松自学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泛滥使用多媒体,如一位教师在上《故宫博物院》这一课时,就一味追求多媒体,把本来是一篇说明文的《故宫博物院》上成了地理课,脱离了实际。甚至有的老师从头到尾不写一字、不读一句,全让电脑取代,像展示科技成果一样,这样的课堂就割断了师生活动的情感纽带,忽视了教学的个性化。所以,只有慎用多媒体,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总之,只有目标明确、教法科学、学法正确、巧妙地进行课堂设计,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课堂让教师放手,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一旦“失去”了依靠,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其超常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方法,解决自己的学习困惑;我们也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真正适应新的教学形势。